<p>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为了迎接第九个世界早产儿日的到来,11月7日下午14时30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第七党支部组织了“爱在这里延续”超早产儿线上随访党日活动。</p><p>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早产儿随访增加了困难,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到早产儿出院后的情况,做好出院后管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开展了线上随访工作,第七党支部党员全部由儿科医护人员组成,在世界早产儿日即将来临之际,支部书记江莲同志提议,做一次超早产儿线上随访的党日活动。</p><p> </p> <p> 超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他们出生时没有发育成熟,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救治,成功存活,出院后,一般至少随访至2岁。</p> <p> 本次活动选择的6名宝宝都是超早产儿,他们出生时胎龄都只有24-26周,体重最小的546克,最大的也只有700克,是名副其实的“巴掌宝宝”,现在他们的年龄在一岁至四岁之间,通过视频联线,江莲书记和全体与会党员向家长了解了宝宝的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语言发育,运动发育等情况,针对宝宝的情况和家长的问题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和耐心的解答。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曾经救治这些宝宝的李梅副主任医师参加,关于宝宝家长问题和宝宝下一步需要加强的锻炼,给予了很好的建议。</p> <p> 看到线上活泼可爱的宝宝,他们有的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有的唱歌跳舞,背诵诗歌,这些曾经救治过他们的医生护士也都露出开心的笑容,成功存活加良好的预后一直是早产儿救治的目标,为了每一个早产儿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一直在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