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虽已深,但阳光仍暖,老师们的教研热情更是火热。</p> <p> 11月5日-7日,义乌市初中数学“学为中心”研讨活动暨陈建新、张宏政、褚水林三地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在浙师大附属义乌实验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线下,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杨光伟老师、义乌市初中数学教研员吴仲玲老师、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培训部金云飞老师以及初中数学新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陈建新、张宏政、褚水林以及三地名师工作室成员、浙师大附属义乌实验学校全体数学老师参与此次活动。线上,向全省直播,点击量近5000。</p> <p> 活动第一项是由来自三地名师工作室的三位骨干老师给大家带来三堂异彩纷呈的研讨课。</p> <p> 陈建新名师工作室姚益婷老师执教的是《“共斜边”直角三角形的探究》。姚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基本功扎实,讲解细致到位,几何画板辅助教学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整节课姚老师紧紧抓住课本习题中“共斜边直角三角形”这一基本图形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颇高。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姚老师能及时而恰当地给予点拨,并且引导学生拓宽思维、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思维。</p> <p> 褚水林名师工作室方骏老师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生长型复习课《二次函数系数变化生长探究》。方老师先给出一个确定的二次函数,开放性设问,引导学生整体回顾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以及三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课堂进行了三次由浅入深的纵向生长探究,并且设置了三个配套的尝试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探究所得的成果。方老师的课堂很好地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次函数顶点沿某一轨迹平移——这一设计主线着实新颖!</p> <p> 张宏政名师工作室韩志明老师执教的课题《可分割为双等腰的三角形探究》,又是一场头脑风暴!韩老师教态自然,亲和力强,他的课堂问题设计充满着理性的思考,追问的技巧也很娴熟,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课堂各环节的衔接亦是顺畅自然,很好地呈现了数学探究课的各个程序“探究找到规律——质疑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让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究之旅更加有章可循。</p> <p> 接下来,是三堂研讨课的说课及评课环节。执教的三位老师依次对自己的课进行设计思路的分析以及教后反思。而后,三个工作室各派一名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细致的评课。</p> <p> 浙江师范大学杨光伟教授给老师们带来讲座《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杨教授指出,“骨干”是永远有干不完活的人。他指出,老师们要思考:1.如何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数学学习;2.如何教会学生数学地思考;活动是一种形式,如何在活动中成长(反思自身教学,形成论文;从课程视野看教学;潜心研究做课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注的老师们</p> <p> 浙师大附属义乌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陈建新给老师们带来讲座《问题设计与教学》。陈特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并给老师们提出三个思考:1.如何把模型教学和学科本质联系起来?2.比“你是怎么想的”更重要的是“你是怎么想到的”3.生成性资源怎么用?同时,陈特强调,老师应该关注讲三个点:过渡点、障碍点、提升点。</p> <p> 浙江省特级教师褚水林老师给大家讲座《生长数学、生命成长——基于生长数学的复习课建构与实践》。褚特与老师们分享了生长数学的内涵:是知识、方法、思想、经验、思维的生长,更是生命的成长。生长性、结构性、层次性是生长型数学复习课的三大基本特征。褚特分享的精彩课例让老师们深深感受到生长型基础复习课与生长型专题复习课的魅力!</p> <p> 浙江省特级教师张宏政老师同样给老师们带来干货满满的讲座《追求自然、简约、深刻 的思维课堂——基于“一题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分析》。张特强调:数学一定要揭示本质,知识是生长的,要注重结构性和过程性。他还指出,广义的“一题一课”,其课堂结构应该是:初始问题(开放性)——梳理知识 感悟方法——自主设计变式问题——形成系统 内化方法。数学的核心素养即十个关键词,而数学的三大关键词是:运动、普遍联系与广义对称。</p> <p> 张特还设计了互动环节,让老师们就“因式分解”复习课的引入环节进行教学设计。</p> <p> 此次活动让每一位老师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很好地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相信在名师的带领下,在团队的协作支持下,工作室的年轻老师们定能更快地成长为一批学习型优秀骨干教师!</p> <p style="text-align: right;">图:陈乐、虞显显、周天琪</p><p style="text-align: right;">文:陈鲜鲜</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陈建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