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双节前,去山西游览半月有余。当双节来临,我怕人多,人进我退,即撤回家;双节结束,人退我进,又重返山西,接着游览20多天,直到前几天才结束山西之旅。
其间有好几个朋友问我:刚去了山西,为何又去山西?我如实回答:因为山西风景太诱人了,让人念念不忘。现按照我的游程,放上几张图片,亲友们看看是不是与我多少有些同感。
雁门关
位于山西代县,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诗云:“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雁门关,早有耳闻,这次特意去看看实景,果然气势不凡。
在代县还游览了几个景点,其中阿育王塔历史悠久,距今1600多年,建筑风格独特。
大寨
我们这代人,没有不知道大寨的。当年全国的一面旗帜,我就想去看看到底如何?
当年连排的窑洞住房,仍然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
时代发展千变万化,但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张壁古堡
距介休市十多公里,是中国现有较为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星象、宗教活动为一体,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拥有1600多年历史。
古堡面积不大,却有四通八达、三层立体交叉、配套齐全的地道网。我在想,抗战时期的地道战是否在此得到启发?
赶上村里招婿,不知要什么条件?
绵山
绵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实话实说,以前我不知道有个绵山风景区。这次山西游期间,几个朋友向我隆重推荐绵山。于是,绵山成为我这次游览重点。
绵山故事很多,但多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有关,所以绵山又名介山。
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最为兴盛。现在看到的多是仿古建筑,大多依山而建,而且座座精致精美,成为这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室内精彩的浮雕塑饰,使人有置身仙境之感。本来禁止拍照,我与僧人说:“确实太漂亮了,能否让我拍两张图片做个留念。”他欣然同意。
景区山峰如刀劈斧削,壁立千仞,美得让人胆颤心惊!
临汾尧庙
尧庙原建于汾河西岸,唐显庆三年(685年)迁至今址,距今已1300余年,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清康熙、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曾御驾临此。
尧帝建都于此,也可说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该好好观赏一番。
尧庙旁的巨型华表,中国的华表也是发源于此吗?
华门,世界上最大的门,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壶口瀑布
大家熟悉的景点,不需我多说了。
多年前来过,是从陕西一侧观赏,这次是从山西一边观看。
八路军总部旧址
我敬仰八路军,这次特意安排游览了八路军总部旧址。不过,山西八路军总部旧址有多个,我选择了武乡县砖壁村八路军总部旧址。
著名的百团大战,指挥部就在这。
距八路军总部不远,就是百团大战中最激烈的关家垴战场。
板山风景区
位于武乡县境内,有“太行雄姿看板山”之说。我们去时遇上景区维修关门。不过,沿着景区公路游览,也可把整个景区风光一览无余。
远处就是黄崖洞,当年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还有黄崖洞保卫战也发生在这。本来计划去实地看看,但说是修路禁行,有点小小遗憾。
天脊山景区
该景区位于平顺县,苏轼有诗“上党从来天下脊”。宣传资料说这里荟萃了太行山水之精华,我的感觉是言过其实。
景色一般,但在这遇上了几个活雷锋,觉得比风景更美!
当天我们坐公交车到天脊山景区下车,但离景区大门还有8公里。网上说有景区巴士接送,结果只是“传说”。我们带着行李箱爬8公里山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遇上两辆来自长治市的小车,他们也是去景区游览,拦车一说就把我们带到景区,真是好人!
游览结束,返回的交通工具又成问题。在太行深处,无村无店,没公交、的士,游客也寥寥。没办法,只好又去找顺风车。还别说,山西果然是华夏文明发源地,我很快找到顺风车,一对青年男女免费把我带到了平顺县城,而且不愿留名,真的令人感动!
解州关帝庙
位于运城市解州镇,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清康熙年间毁于火灾,后经十余年修复,号称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关帝庙。
关帝庙留有康熙、乾隆等多位帝王御笔真迹。
运城舜帝陵
位于运城市鸣条岗,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现景区占地1778亩。
舜帝,华夏“三皇五帝”之一,创建的道德精华,虽历经五千年,但仍然影响着华夏子孙,令人敬仰。正因为如此,我们把参观舜帝陵作为这趟旅行的重要内容。
运城盐湖
网上介绍,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
以前我不知道,是看中央电视介绍,才知运城有个大盐湖。
我去过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这里的透明度无法与其相比,但色彩还是挺丰富的。所以,景区标注是“七彩盐湖”,倒是切合实际。
盐湖现在不产盐,改为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湖里鸟儿不少。我在想,这也是火烈鸟喜欢的环境,有火烈鸟该多好啊!不过,气温过低,估计不适火烈鸟生存。
挂壁公路
在太行山区有多处挂壁公路,我们参观的是平顺穽底村挂壁公路。全长1500米,双向车道,花了14年才凿出来。
挂壁公路可以说是一个奇观,但我感觉更多是一种精神。当年穽底村为了修筑通往县城的公路,没要国家一分钱,历时14年,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公路。这种自力更生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真的令人敬佩!
图中的山脊,又窄又陡,两边悬崖,这就是以前通往外界的道路,惊险异常!
穽(井)底村
最先我是在央视上看到的,说是在明朝,有人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因四周高山绝壁环绕,宛如井底,故名。现属山西平顺县管辖,距县城45公里。
这次本计划在穽底村住一晚,到此一看,当年的石头房子几乎都变成现代楼房。古朴韵味不存,我的游兴顿减。所以,在此匆匆游览一圈就走人。
这趟山西之旅前后两次,时间一月有余。山西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说看了大部分,给我留下了美好印象,值得慢慢品味。
另外说一下,我这趟旅行交通工具主要以公交为主,也有包车,但费用不高,连车带司机一天不过300元。加上其它费用,因为我选择淡季出游和自由行,开支也不多,算得上是省钱又开心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