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蓝天白云下,秋色满校园。踏着十一月的脚步,我们“起点”数学组迎来了本学年第四次教学研讨会!11月4日上午,全体数学教师在许金辉副校长的带领下齐聚录播室进行教学研讨。本次研讨会由王晋英和于丽两位老师作课,授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p> <p class="ql-indent-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基础上学习,是后面进一步学习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此知识点在第一学段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王晋英和于丽老师,无论在教材的解读,文本的处理,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都有自己的思考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可谓各具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p> <p> 王晋英老师课前通过让学生共做手语操,迅速活跃了班级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紧接着用一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只有加减运算或只有乘除运算时的计算顺序。王老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唤醒学生对已有混合运算的认知。</p><p> 在新究探知环节中,王老师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由学生熟悉的买文具的生活事例,提出问题。随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小组汇报时,出现了“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两种形式。教师及时点拨,让学生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再结合算理理解运算顺序,此过程教师适时教学递等式的书写格式。最后王老师引导学生比较“6×7+55”与“55+6×7”两个综合算式,得出: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时,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应先算乘法。在教学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时,王老师完全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实现了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需要运算顺序-需要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去分析运算顺序的建构过程,实现了计算与应用交融的目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好,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p> <p> 于丽老师的这节计算课,做到了融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让孩子感受到,源于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于老师先出示一组口算练习,对已学加、减、乘、除计算进行简单复习。继而抛出本课探究目标:当加法或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这种用问题引入,让孩子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目的性强。</p><p class="ql-indent-1"> 在探究探究环节中,于老师先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学生的众多问题中,于老师筛选出“买6个文具盒和一个书包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一个书包比六个文具盒贵多少元?”两个问题。接着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解答。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王老师通过此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建模,初步了解乘加和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接着将“7×6+55”和“55-7×6”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最后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算理模型得以巩固。整个教学环节衔接合理、步步紧扣。于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扎扎实实的数学课。</p> <p class="ql-indent-1">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王老师和于老师的课堂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p> <p class="ql-indent-1">观摩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后,全体数学教师分年级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最后年级代表发言,针对本节课的优缺点,真诚表达本年级的观点!</p> <p> 为了进一步加深全体数学教师对“起点”数学的认识,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知并把“起点”数学的六个环节熟练运用到课堂中去。经荆春艳老师再次整合,由谢静主任领学“起点”数学流程!</p> <p> 研讨会由许金辉副校长做最后总结。许校长首先对这两节课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两位老师的教学不只是教授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的获得。由此也证明了我们通过一节节课磨练、通过一次次教研总结出来的“起点”数学流程的成果是显著的。此外许校长也明确指出,“起点”教学流程只是辅助的教学手段,我们数学研讨的核心还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p><p> 另外,许校长给我们分享了一些外出学习的所感所得。如不同于我们“同课异构”教研形式的“同课同构”。即同一节课在同一个教研组内,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共同设计教案和课件,然后由不同老师上课。此种教研模式更能从导入模式、激励手段、评价方式、教学效果上体现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我们所有教师都要学习接受新生事物,让我们的“起点”数学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不断探索中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p><p> 最后许校长对我们下阶段教学工作做了如下安排:</p><p>一、各位老师把握好教学进度,做好期中考试的备考工作。</p><p>二、目前是教学黄金时期,要努力做好教学工作。</p><p><br></p> <p class="ql-indent-1">本次数学研讨活动充分展示了教师的风采,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达到了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我们“起点”数学组将继续为全体数学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们继续在教研中共享智慧,共同成长!</p><p><br></p><p><br></p><p>编辑: 雁</p><p>图片: 雁 娟子</p><p>审核: 旭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