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1月份主题党日活动,仁村税务分局党支部以“学习全会精神,开启发展征程”为主题,在做好学习的基础上,走出会议室,把党员活动搬到红色文化教育纪念馆,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让每名党员都在思想上接受一次洗礼,更加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p> <p> 在仁村税务分局的红色文化教育专栏,大家一起重温英勇的济源民兵在渑池战斗的革命史,一起向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致敬!</p> <p> 留庄英雄民兵营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兵队伍,也是济源民兵武装建设的突出代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留庄及周边多个村,在党的领导下联防抗敌,先后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作战400余次,打死打伤敌人320余人,活捉22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570多件,烧毁国民党军飞机2架,打退日伪和国民党军数次进犯,保卫了杜八联革命“小苏区”,有力支援了陈谢兵团强渡黄河,涌现出薛平华、李传玉等一大批著名的民兵英雄。他们与杜八联人民共创的“联防战”,同“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一起被载入我国民兵传统战法的光辉史册,曾被原太岳军团授予“河防堡垒”的光荣称号。</p> <p> 1963年,留庄村始建民兵展览馆,后更名为“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1964年4月22日,省委、省军区发出“关于向留庄民兵营学习”的号召。当年6月9日,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作出决定,授予留庄民兵营“英雄民兵营”称号。1970年,纪念馆迁建,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10间展厅里陈列着留庄英雄民兵营成长壮大的历史图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及一些革命文物。</p> <p> 在留庄民兵营纪念馆门口,两侧是鲜红的旗帜,中间是红色的木柱,我们共产党人就要作国家建设的柱石。</p> <p> 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幕幕革命场景,让我们肃然起敬。</p> <p> 纪念馆讲解员包含深情的讲述,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p> <p> 全国劳动模范、现任留庄民兵营教导员、留庄村委党支部书记李东风,亲自给我们介绍留庄民兵营的光荣历史。</p> <p> 进入纪念馆西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民兵群雕塑像,民兵们紧握钢枪、怀揣手榴弹的造型,充分展现了留庄民兵“英勇顽强、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p> <p>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是七十年代刊登于《人民画报》留庄女民兵葫芦队员的飒爽英姿。</p> <p> 这件文物是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授予留庄民兵营为“英雄民兵营”光荣称号奖状原件,虽然看起来有些老旧,但却代表了留庄民兵营获得的最高荣誉。</p> <p>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现在还陈列着当年留庄民兵对敌斗争的“三件宝”——葫芦舟、石雷、榆木炮,是国家的一级军事文物。这些自制武器和工具,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战斗精神和高度智慧。</p> <p> 一百多件实物, 500多幅历史图片、影碟以及《英雄民兵营的激情岁月》、《黄河之子》等书籍,都生动再现了留庄英雄民兵营光辉的战斗历程和英雄风采。</p> <p> 现场观看了纪录片《英雄民兵营》,民兵们刻苦训练的场面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不由得让人热血沸腾。</p> <p> 李东风书记代表留庄村现场向我们赠送《英雄民兵营的激情岁月》等5本留庄民兵丛书,我们也回赠一本渑池县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崤渑英模》。</p> <p>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原馆建于1998年,2001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纪念馆在原址上重建。新纪念馆分为黄河怒吼、众志成城、浴血苦斗、河防堡垒、战旗高扬、浩气长存等6个展区,以图文资料记录了杜八联人民的辉煌业绩,全面展示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生动再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杜八联革命精神。2020年9月1日,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p> <p> 在杜八联革命纪念馆门口,我们有幸邀请到泰山村委党支部书记王发林,我们一起合个影。</p> <p> 凝视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聆听着一件件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家都深受感动。</p> <p>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的讲话。</p> <p> 活动结束后,同志们纷纷表示,留庄英雄民兵营的精神和“杜八联”人民联防英勇抗敌的事迹令人难忘,也更加懂得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忠诚干净担当,勤奋踏实尽责,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奉献自己的税务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