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天津大学培训的时光,转瞬已过半月,每天往返于四十二斋住处与天大国际教育学院教室之间,行色匆匆地穿行在爱晚湖与友谊湖中间的通道。看到日渐泛黄的树叶,霜染流丹的藤蔓,才蓦然发现深秋就这样没有预约的来了。这多彩的秋,就象友谊湖畔随风摇曳的芦花,是那么轻,那么柔,那么美。它乘着金风玉露,悄无声息地带来了成熟,带来了婉约,带来了五彩斑斓的校园秋色。</p> <p>走在深秋的校园,天高云淡,空旷静远。躬身弯腰,轻轻拾起一片落下的黄叶,有几处已经被风化的薄如蝉翼,镌刻着被光阴打磨过的印痕,在每一片叶子清晰的脉络背后,都藏着风霜之痕、恬淡之情、岁月之美。</p> <p>秋水长天,秋叶如丹。波光潋滟,倒影如画的湖畔,天之骄子们遨游学海,潜心修炼。学在天大,志在天下。驻足校园,眺望山水一程的远方,为家为国会有更多天大人的力量。</p> <p>我喜欢的日子是简静的,就如这校园的秋天,霜叶流金,碧空如洗,秋水微澜。看到朝晖夕阳下,青年湖畔、北洋园中,或捧书静读或安然凝思的天大学子,是多么的可人、可心,恬淡而悠然。</p> <p>天大的秋天是婉约深沉的,丽影如画如诗一般,翩然落于素笺之上,将一段段美好的诗句铺陈开来,醉了心情,醉了墨。</p> <p>秋阳正好,秋意正浓。徜徉在深秋的校园,栌黄枫红,藤蔓醉染,垂柳依依。湖边芦白似雪,银杏如金;古朴端庄的教学楼前丹叶胜火,寒菊竞艳……秋的美,秋的净,秋的情,秋的韵,把巍巍北洋大学堂这个百年名校装扮地不是春光胜似春光。</p> <p>春华秋实,秋季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日子。金秋十月,正逢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校庆。历百廿五春秋,美名远扬铸辉煌;经两甲子轮回,弦歌不辍奏华章。</p> <p>天津大学就象一本厚重的书,记裁百年风风雨雨的故事,收藏今昔点点滴滴的风彩。</p> <p>天津大学原名北洋大学,前身是1895年由光绪皇帝批准而创办的 “北洋大学堂” ,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当时,中日甲午海战失败,国运衰微,民族危难。凄风冷雨、烟锁雾绕之时,在救国图存,兴学强国的时代变革中诞生了北洋大学。百余年历史的滚滚烟尘中,天津大学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危难与复兴;兴学强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打磨出她独特的古朴厚重;严谨治学,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使百年老校历久弥新,活力四溢。</p> <p>今年10月2日,是天津大学125岁生日,秋高气爽,红叶暖阳,“521天大125”,校园里洋溢着校庆的喜悦。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有幸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天津大学雕塑技艺高级研培班学习,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一起聆听专家、学者、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讲课,浸润百年名校文化底蕴,领略校园秋天的多彩与静美,真乃荣幸之至。</p> <p>记得有位智者说过,相遇和别离,都是一种缘。作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普通人,与天津大学从偶遇到至爱,从仰望到两次走进这座神圣的殿堂学习深造,这种缘是何等的深厚和绵长。此情永记,难忘北洋。</p> <p>十年前,送儿子来天津读书,初次步入天津大学校园。当穿过繁华喧嚣的卫津路,迈过卫津河桥,踏入庄严肃穆的天津大学东门时,举目而望校园,眼前的北洋园优美精致的让我惊艳,巍巍北洋纪念亭古朴庄严,赫然屹立于校园,艳阳照射下方正刚健的外表、通体洁白花岗岩的身躯,承载着这所学校历史的变迁与辉煌的纪念。花岗岩雕塑“读书少女”捧书凝神,优雅而安然。梦成真石带着三峡大坝基础花岗岩岩心的坚实与久远,寓意着北洋学府首创中国近代教育基石永固,莘莘学子筑梦成真;第九教学楼飞檐斗拱,古色古香,又兼具青春现代的风范。</p> <p>青年湖,水面宽阔,清雅宜人;爱晚湖,红鳞翻浪,莲叶接天;友谊湖,芦苇摇曳,绿柳拂岸;敬业湖,波光粼粼,清澈宁碧。求是亭,独立碧水优雅的如出水莲花风姿卓然……。</p> <p>一座北方的校园,水与其有不解之缘,它的校色是北洋蓝,校区“四湖一园”彰显了她的灵动与温婉。那次与天津大学不期而遇的初见,让我记住了这所优美典雅的校园。</p> <p>两年前,很荣幸参加了天津大学2018全国非遗传承人群葫芦雕刻研培班,一个月校园的学习、参观、体验,使我读懂了这所名校的昨天与今天。“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要实地把中华改造。”就象校歌所言,天津大学为强国而诞生,因使命而担当,这里星汉灿烂,历历风华;这里成绩辉煌,爱国奉献;这里桃李芬芳,硕果满园。</p><p><br></p> <p>今天,又一次学习深造在这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校,学知识,拓眼界,增素养,受益匪浅。</p><p><br></p> <p>我喜欢这座百年老校,深沉又充满活力,古朴却也不失可爱。春有海棠,秋有红叶,时殊景易,四时不同。这里,一季有一季的美,每个季节的北洋,都有它独特的美丽。春色满园,春水春花春柳迷人眼,堤上海棠如雪砌,花照艳阳枝凝碧。夏晴朗朗,天蓝水绿,野凫横塘,接天莲叶无穷碧。秋气深,高迥清寒,霜叶飘飖,清池锦鲤映红墙。冷冬至,雪明如月伴读书人,上下一白涤学子心。</p> <p>时下,秋已深,人添衣,走在天大的校园,秋水连天 ,暖阳拂面,满眼都是秋的绚烂。自古逢秋悲寂寥,但这里的秋,有醇醇书香,悠悠暖阳。秋叶飘落身旁,常常唤起关于秋天的回忆;秋阳洒在身上,温暖了多少秋日里的梦想。</p> <p>天大最美秋色,就在坐落于青年湖畔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此处近两千平米的大墙爬满青藤,蒙络摇缀,翠蔓满园。每到秋天,绿色转绯,霜叶胜花,万紫千红,蔚为壮观。这是全国高校最大的红叶墙,令天大人引以为傲,也吸引人们来此驻足欣赏,拍照赋诗,享受大自然慷慨的馈赠,用诗画留住校园红叶之秋,绚丽之美。</p><p><br></p> <p>朝阳晚霞之下,我多次步入这藤蔓幽深,丹叶满墙的文学佳苑,看锦鲤戏红叶,览黄树映紫藤,这里五色十光,流金溢彩,如诗如画,使人流连忘返。</p><p><br></p> <p>沉醉在秋色如画的校园,仰望苍穹,云是那么的高,天是那么的蓝,深邃得让人震撼,仿佛北洋正遨游在蓝天里,我又遨游在北洋里。此时,天空是美的,大地是美的,风是美的,云是美的,生命是美的,天津大学是至美的……</p> <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0年10月30日写于天津大学 </p><p style="text-align: right;"> 文图/福禄堂</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