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孩子们的鲜活教材。”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p> <p>让玉米成为“美”的代言</p><p> 在孩子们的眼中,玉米不仅是作物,更是进行艺术创造的给力材料。“作物+创想”,会产生什么奇妙反应?</p> 玉米粒剥剥乐 <p>剥玉米,是你记忆中珍藏的儿时快乐游戏吗?看,孩子们也乐在其中了。</p> <p>剥一剥,看谁剥的又快又多?</p> <p>试一试,剥玉米需要力气,小手还要不怕疼,我都能做到。</p> 玉米粒妙生“鱼” <p>合作、专注、成就感......颗颗玉米粒,赠与孩子们数不尽的“妙”体验。</p> <p>你一粒,我一粒,我们共同完成漂亮的小鱼吧!</p> 玉米核巧拼搭 <p>巧思妙想来拼搭,玉米核能变出啥?一起看吧。</p> <p>猜一猜,玉米核变成什么了?</p> <p>摆一摆,玉米核变成小飞机了</p> 玉米须来“搞怪” <p>扑哧”~孩子们的古灵精怪有没有感染到你?让你的嘴角也向上笑成了大月牙?</p> <p>瞧一瞧,我们像不像老爷爷~</p> <p>《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在开展“玉米趣”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主要观察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兴趣点,以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运用多种感官以及途径来对玉米的各方面进行探索,从而发现玉米一系列的“小秘密”。 </p><p> </p> <p><br></p><p> 只有亲历,幼儿才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进一步探究,大自然赋予了幼儿与植物间的感情,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和爱的情感,更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