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0.11月上旬,抚顺菊花盛开,秋果殷实,收获的季节。老三届初三.二班同学迎来专程从北京来抚赠书的学弟王加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加生满怀着对李晓光深深地思念,在李晓光逝世后的两年时间里,在两次心梗、两次心脏手术如此艰难的状况下,咬牙完成了王加生视为他这一生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写下了16万字洋洋洒洒的缅怀之作——《自由的灵魂》,奉献给爱妻李晓光,告慰在天之灵!並将此书赠与抚顺二中晓光的同窗学友,庄重践行自己心中许下的夙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晓光去世的两年时间里,王加生拖带病之身,每月两次往返150里路去墓地祭拜,倾诉思念之情,心中之痛,曾泣血在墓前,这些深深震撼着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晓光与王加生初恋于“文革”停课期间,终生牵手50年;与初三.二班同学走过55年,不幸于2018年10月25日在患肺癌12年后离开了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王加生来抚后与姜禹、赖晓原敲定了有关事宜。11月5日在抚顺友谊宾馆举行赠书並宴请初三.二班同学活动。在抚顺接到通知的有20名同学如约而至,共同追忆、缅怀与李晓光同窗时光和下乡的点点滴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时,建立了《初三.二班同学群》。建群后,同学们纷纷在群里发声,回顾与李晓光的情谊,也感慨两年没有聚会了,心的呼唤,新的路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赠书设宴在友谊宾馆B座二楼瑞辰餐厅。</p> <p> 签到桌。</p> <p> 与会者签名。</p> <p> 16万字的倾述。</p> <p> 王加生镜头中的李晓光——摘自《自由的灵魂》。</p> <p> 海有多大,心有多宽,爱有多深……</p> <p> 李晓光书信,摘自《自由的灵魂》。</p> <p> 著名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席米南阳亲笔为书中王加生年青时的诗挥毫。</p> <p> 初1.3班王加生,李晓光一生的伴侣。</p> <p> 同学交流。</p> <p> 入席23人,其中有随加生来的两名工作人员。</p> <p> 姜禹讲话视频。</p> <p> 王加生讲话现频。</p> <p> 王加生深情回顾。</p> <p> 高榜彦讲话视频。</p> <p> 赖晓原讲话视频(1)。</p> <p> 晓原讲话视频(2)。</p> <p> 陈姿讲话视频。</p> <p> 加生向晓光生前的同学、闺密敬酒。</p> <p> 初3.2团支书和群主高榜彦在聆听同学讲话。</p> <p> 交流。</p> <p> 二年后的重逢。</p> <p> 先浏览书的内容。</p> <p> 班长姜禹讲话。</p> <p class="ql-block"> 王加生讲话,深情回顾,娓娓道来。在李晓光2007年有病初期,通过建立的朋友资源,选择了最好的医院;国内最权威的专家组医疗;到深山大川寻名庙拜高僧许愿等。全身心投入到救治呵护中,使李晓光又走过12年,实现每季出国一次的行动中……</p> <p> 赖晓原讲话。</p> <p> 陈姿、查丽萍、郭淑娇和杨桂华,女生中的4/17。</p> <p> 杨占山、佟福生、曹洪贵、李国飞和刘勇。</p> <p> 动人之处纷纷亮出手机。</p> <p> </p> <p> 丁伦智、姜禹、王加生、高榜彦、赖晓原。</p> <p> 回顾</p><p> 这次同学群活动也引起外地同学的热烈反响。纷纷回顾那一年,那一天,那一次的相聚。</p> <p> 查丽萍、佟凌、李晓光、马秉坤在京相会。</p> <p> 袁广智、佟福生、查丽萍、佟凌、李晓光、马秉坤、付力、王志顺在京最后一次合影。</p> <p class="ql-block"> 陈姿为画面命题: 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18日李晓光回到抚顺,由陈姿安排与部分同学见面。这是她最后一次来到同学之中。</p><p class="ql-block">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一点也没有想到她已经患肺癌11年。听晓光讲述和加生旅游的见闻,践行着每季到国外走一次的计划。根据她的体会,我们夫妇从2018年起,也先后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日本、新马泰等地,先远后近体会旅游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沒想到这次相见,竞是与晓光的永别,天堂中的李晓光永远和同学们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许前镛 赖晓原 姜禹 赵世炎。</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郭桂华 韩琳琳 陈姿 李晓光 汪涓。</p> <p class="ql-block"> 李晓光在青年点待了6年,作为省部级领导的子女,当时因父亲还没有“解放”,迟迟不能回城。这也是不可理解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书中提供的2016年在土耳其由团友拍的照片。王加生和李晓光非常喜欢,加生在书中写到“在土耳其留下这手牵手的照片,看的我心里面暖暖的,在这浪漫的爬坡路上,我和老伴儿整整行走了快50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日后的人生道路会走的越来越艰难,但是我们依然会手挽手的走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郝鲁光在2019年初,得知李晓光去世后的悲痛心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刚刚得知李晓光的消息,为她的灵魂哭泣。我的好同学,我的好朋友,我的两小无猜的玩伴,我的内心时时敬重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两家住得近,中学上学一起走,我俩虽性格不同,我整天风风火火,她文文静静,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好友,一起在她家打扑克,一起在运动场上为班级争光,当接力跑了第一的时候,忘不了我们抱着,放声大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后来,她到了辽阳,我到了烟台,分手前还到我家去了一趟,讲了和王加生的事。我祝福她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再后来,她与王加生结婚并调到了北京纺织部工作。有一年的一天,她突然打电话,说她在烟台,我就是那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人……岁月流逝,但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她在宾馆开会,我坐在走廊上等,她那时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宾馆的好条件她不住了,跟我回到我那小蜗居,我们在一张床上,彻夜长谈,好多内容现在仍记忆犹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念你,怎知你生病;怨己,怎能久不联系;恨天,转眼已成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都会老了,生命累了,我们来生再聚;我们老了,我们天堂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想念你,李晓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曲奇:我和李晓光同学三年接触不多,最多的一次是文大期间我,杨志伟,王志顺,李晓光,林海燕,佟凌一起走了一天去奉天串联。再一次是1972年11月中旬在清原客运站遇到李晓光,她说回家去甘井子,我急着赶车没多聊,没想到永远见不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忠德 :初三二班的同学们,大家好!终于有了班群!得知了追忆李晓光活动,使我这个远在江苏的班级成员感慨万分!提起李晓光我脑海中便浮现出“热情、大方、温柔、华贵…,一位令我十分尊敬的小姐姐”。我和她已分别了半个多世纪,仅在二十多年前马秉坤抚顺家中聚会时通了一次话,竟成了人生中最后的交流!只能希望晓光同学的夫君,同是我们校友的加生同学在没有晓光陪伴的日子里,过得让天堂里的晓光姐姐更放心!并望各位多多保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陈姿: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晓光与加生在17岁时相遇且都是初恋,亦是奇遇;晓光与初三·二班同学同读于一室、受教于一师、共耕于一村,亦是奇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眼中的李晓光,一生素面于世,颇有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不雕琢”之雍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眼中的李晓光,无论是在学生之时、工作之日,迟暮之年,在学业中、职业中、生活中,都是值得赞赏值得尊重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 < 寄相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流年难驻几重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秋水依然花已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遥忆春光三月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惜菊晚对花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海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美西 /11-0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0' 古稀年重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追思同窗晓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赠书活动真诚感人的落下帷幕,没有参加聚会的同学,加生回京后,将根据提供的地址,把书一一邮寄到国内外同学的手中。感谢王加生的一片真情,希望他通过这次活动放下心结,祝愿他健康与我们同行。祝《初三二班同学群》在今后的时光中稳步慢行,夕阳之下共黄昏!</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深深的怀念》这首歌又一次由汪涓和邓静唱响,表达了对晓光深情的怀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完成这首歌是《天地人二中群》群主初1.4班卞桂荣创造的机会,在聚会时录制,收录到美篇中表达在座同学对李晓光的敬重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篇 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风华雨@悠闲 ,一代人忠贞不渝的夫妻情汇成一本书,十六万字的内容虽未阅览,其中的情感早已被感动!</p><p class="ql-block"> 意义非凡的一次同学聚会,感人至深的同学情感。</p><p class="ql-block"> 你们二中的同学都是精英,不少高干子弟都在你们班。</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已被时代的浪潮推到风口浪尖,用不上十年八载恐怕就被拍在沙滩上啦!</p><p class="ql-block"> 时光是那么的不经用,转眼都过古稀之年!走着走着不知谁就掉了队。</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过好余生,健康快乐每一天!该吃吃该喝喝,烦事不往心里搁。跟上队伍不掉队,争取长命和百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初2.2班刘绍华@悠闲 看到了你的美篇《同学情——心的呼唤》为初三.二班的这次有特殊意义的聚会点赞!为晓光学姐的早逝惋惜,为王加生的伉俪情深感动!让我们更加感觉生命的可贵,同学情的无价,让我们更加珍惜未来的时光。学哥的美篇一如既往的图文并茂,令人赞叹!</p><p class="ql-block"> 汪涓、邓静二位学姐的歌曲《深深的怀念》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唱功一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初2.1班张洁玉@悠闲</p><p class="ql-block"> 一部特别的美篇,令人动情。谢谢你还有晓原,为我们呈现了人世间美好的深情。也谢谢汪娟和邓静,用歌声怀念老友。尤其是合声部分,立体丰满声线优美。陶醉于声,感动于情,有友如此,晓光在天之灵当觉欣慰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如意魏丽@悠闲看完美篇,真的令我感动,这种夫妻情已变成了深深的怀念,珍惜当下,好好享受美好生活,不论亲情友情多宽容多理解,过好我们的幸福晚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初3.4班吕绍文 @悠闲 感谢你和晓原的辛苦付出,为我们展现了初三、二班难得的聚会感人场面。希望今后能常见到你班同学欢聚的面孔。</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初3.1王松滨@悠闲 看了你的同学情,心的呼唤美篇,感慨万千。真情,亲情,永远的怀念!更要好好珍惜当下我们的同学情,友情,亲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 </p> <p> 审稿:赖晓原</p><p> 视频和照片由丁伦智、赖晓原、徐承国等同学提供。</p> <p class="ql-block">方苹2025年追忆</p><p class="ql-block"> 少年不识愁滋味</p><p class="ql-block"> —忆晓光</p><p class="ql-block"> 又到清明!月光下孤寂一人,思亲人,思友人,思时光,思晓光……</p><p class="ql-block"> 从入小学起生活很简单,快乐也很简单。每天规律性的四点一线,家-课堂-体操馆-家,如此每日往返乐在其中,再无空余时间可做其它故虽同学泛泛皆潜交而已。直到那年课堂停了,训练停了,可做之正事停了,似乎只余下玩了。维此,也才有了后来的玩伴、挚友、闺蜜(时下流行称谓)- 心心念念的晓光。</p><p class="ql-block"> 在那特殊年代因哥哥的缘故结识了许多大哥哥大姐姐们,也结识了不同年不同班的晓光。同学好友至今虽有,闲暇时也会聊天叙旧,但晓光是我此生唯一最亲密的最不想失去的最好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的父母均因相同的缘故不在,家中留下的都只是孩子们,却也因此有了一丝丝可放任的自由。其时每天大街上或锣鼓喧天游行的或硝烟弥漫打斗的,许多小同学们也满怀少年志兴奋异常,但这些与我而言都是其它,我不介意不参与也无甚感慨,毕竟还有哥哥在,每日只是随着哥哥们可恣意玩乐而已,少年不识愁滋味吧。</p><p class="ql-block"> 快乐有吗?有!最兴奋激动的是天安门广场上见了二次毛主席。之后是遛街看各种热闹,再之后是下厂劳动还是看热闹,再再之后就只剩下在家里玩了。一切一切都和晓光在一起,每天几乎形影不离。快乐吗?快乐!</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6409厂,一天李玉顺大哥哥吃午饭回来我问他食堂有什么菜?他说芹菜炒粉。当时吃惊坏了,芹菜居然还可以炒粉条吃?我和晓光那天中午就是吃的芹菜炒粉,真的很好吃。简单的吃也可快乐!</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时间是玩扑克,当时也只剩下这一个玩乐项目了。最开心最得意的一次是我、晓光、加生、张小科在我家玩扑克,打百分。我和晓光打对家,加生和张小科打对家。最后一局我做主我打要的95,出牌到最后看看手里仅有一张主牌和一张副牌,此时对方还一分没得到呢。算算桌面上分数牌已经没有了,外面还有3张主牌,只能赌一赌了调主吧,只要确保不被抠底就赢定了。调主结果4张主牌全部落地,最后一张牌我的是梅花K,下家张小科是梅花Q,对家晓光是梅花J,上家加生是梅花10,赢了。窃喜!打牌嘛赢的就是会算牌出牌,大家都算出来我手里的副牌是梅花,而各自手里牌面大小就是牌运了。窃喜的是早听说张小科是二中数学竞赛第一名,今天算牌赢了他心中自然得意。玩,自然是快乐的!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p><p class="ql-block"> 不管啥环境下我家兄妹比较多还是可以热闹的。过年了大哥把晓光接来我家过年,小孩子嘛人多热闹,和晓光一起过年,真高兴!</p><p class="ql-block"> 玩乐终于结束了,下乡去了。一列火车把全校同学拉走了,小东站我下车了,站台上满满的少年同学站在那里不知道要去哪里?晓光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她应该在新立屯站下车,此时是来和我告别的,见到晓光我眼泪止不住流下。此次虽远离家乡也没啥的,下乡劳动嘛又不是没下过。原本也知道哥哥们也在车上,大家都在,可见到晓光心中突然感觉到此时确是要分开了,再没有天天玩在一起的时光了,再不能天天见面了,也是此时才尝到伤感的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此时识了。少年亦识愁滋味!伴随着愁滋味少年该是长大了吧!</p><p class="ql-block"> 此后数年我与晓光书信来往未断,犹如近在咫尺。黑山期间我去新立屯看过她,她亦来清原我家看过我,直到随家再回抚顺我俩见面的机会总是多了。再之后晓光和林海燕来沈阳我家中,记得那天我们包的饺子,一起回忆少年时代,真好!可再也不是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了。再再后每当过年只要晓光回沈阳爸妈家我就会去看她,直到近年我每每路过北京晓光都接我去她家,晓光北京曾经的几个家都去过住过,晓光家也是我此生除自家之外唯一住过的。晓光对我,我与晓光,与我而言,如此可见。</p><p class="ql-block"> 工作后遇二中初三的学兄亦是下乡同在小东农场牧养分场的师兄与我说,彼时在分场部偷拿过晓光寄给我的信,盖因其时他已是同门师兄故没好意思细问,不知被他偷走了几封。想来也是晓光太出众了有不少倾慕者的缘故,偷信亦是在意亦是关注,只当少年人少年时的恶作剧吧,</p><p class="ql-block"> 晓光走了,最温馨快乐的少年时走了。都说时光如流水可泯灭一切,万事皆可随流水逝去,其实不然。追忆少年时,流不走的自然会随心沉在水底,永存心底,晓光亦然。</p><p class="ql-block"> 于乙巳年清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