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

正大张兴平

<p>1-得病的就得淘汰吗?</p><p><br></p><p>答:看情况,发病初期淘汰发病牛有利于病情的防控。若是发病牛数量过多,很多单位各业主一般都淘汰不起,损失太太。</p><p><br></p><p>答:及时免疫预防可有效降低后期淘汰率。</p><p><br></p><p>2-治疗有管用药物吗?</p><p><br></p><p>答:病毒性传染病基本无特效药,多以辅助治疗为主,帮助牛尽快产生抵御该病的能力。多以消炎镇痛等处理治疗措施。例如,发烧的牛注射抗炎药物(美洛昔康、氟尼辛葡甲胺、安乃近等),结节破溃预防继发感染用抗生素,牛体表消毒用碘伏、高锰酸钾、甲紫等,辅以黄芪、板蓝根、蒲公英等中药,其他药物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根据情况选择使用。</p><p><br></p><p>3-肉牛,奶牛都会传染这个病吗?</p><p><br></p><p>答:是的。目前来看奶牛比肉牛更易感。</p><p><br></p><p>4-得病的牛还需要打疫苗吗?得病的怀孕母牛还能打疫苗吗?</p><p><br></p><p>答:全群免疫有助于该病的防控,遏制该病的传播。</p><p><br></p><p>5-怎么预防?用那些消毒剂?如何消毒?</p><p><br></p><p>答:受威胁地区及早免疫疫苗预防。</p><p><br></p><p>发病场及早揭发、及时隔离。</p><p><br></p><p>牧场不轻易引进牛。</p><p><br></p><p>不从疫区引进牛只和原辅料。</p><p><br></p><p>不用疫区的设施、器械、精液等。</p><p><br></p><p>出入人员、车辆和相关设施进行消毒,必要时封场管理。</p><p><br></p><p>实施吸血虫媒控制措施,灭杀饲养场所吸血昆虫及幼虫,清除孳生环境。</p><p><br></p><p>牛舍环境消毒、勤刷水槽、奶杯泡杯消毒、暂时去掉共用品(舔砖、盐槽等)。</p><p><br></p><p>牛奶巴杀消毒。</p><p><br></p><p>对被病原污染或可能被病原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p><p><br></p><p>6-买卖牛注意事项?</p><p><br></p><p>答:</p><p> 1,不从疫区买牛。</p><p><br></p><p> 2,注意观察不买病牛。</p><p><br></p><p> 3,买免疫过的牛。</p><p><br></p><p> 4,买牛前,自有牛提前15天进行免疫预防。</p><p><br></p><p>7-疫苗怎么打?</p><p><br></p><p>答:紧急免疫,发病场及受威胁场:</p><p><br></p><p>不论大小全群紧急免疫一次;</p><p><br></p><p>预防性免疫:>3月龄,全群免疫一遍;</p><p><br></p><p>后续免疫:1次/年,每年4月。</p><p><br></p><p>犊牛免疫:</p><p><br></p><p>发病场及受威胁场:0-10日龄,首免。30-40日龄,二免。6月龄时,再加强免疫一次。</p><p><br></p><p>未受威胁场:3月龄时首免。6月龄时,二免。</p><p><br></p><p>建议首选:高风险地区不论大小全群免疫一遍。</p><p><br></p><p>8-最近市面上出现很多防治产品,如何辨别?</p><p><br></p><p>答:选择有正规批准文号的兽药和疫苗,多咨询了解。</p><p><br></p><p>9-结节病潜伏期有多长?</p><p><br></p><p>答:目前来看潜伏期5-7天。个别牛4-20多天或者更长。</p><p><br></p><p>10-半年前买回来的小牛身上有疙瘩,现在没有别的症状,应该不是结节病吗?</p><p><br></p><p>答:看体温高不高,采食等情况。</p><p><br></p><p>11-疫苗免疫能管几年?</p><p><br></p><p>答:免疫保护期1年,疫苗研发时做过攻毒实验,保护期一年。同时考虑该病夏季6-9月份多发,冬季相对稳定。建议每年的4月份免疫1次,高风险地区,首次免疫后加强免疫1次(5月份)。</p><p><br></p><p>12-传播方式是哪种?</p><p><br></p><p>答: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蚊蝇等媒介传播、交易运输传播、器具血液传播等。</p><p><br></p><p>13-它属于寄生虫病还是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p><p><br></p><p>答:病毒,羊痘病毒属。</p><p><br></p><p>14-预防性免疫为什么选择3月龄后?</p><p><br></p><p>答:3月龄免疫,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p><p><br></p><p>一,是避免犊牛遭受过多应激。哺乳犊牛,易感染的疾病较多,有的牧场犊牛肺炎、腹泻等问题严重。</p><p><br></p><p>二,是该病主要激发的是细胞免疫,犊牛太小免疫应答较弱,避免免疫后保护效果较差。对于牛结节性皮肤病,<3月龄的犊牛免疫后保护率如何,目前还缺乏数据验证。羊上广泛使用的羊痘苗,通常也是在羊2月龄断奶以后再进行免疫。牛上目前在用的布病活疫苗(A19株),也是细胞免疫为主的疫病,目前牧场通常也是3月龄以后再进行首次免疫,即便如此,布病感染场免疫的过早的犊牛(90日龄左右免疫的犊牛),后期流产率较高,保护率跟6月龄后的免疫的牛群比表现差强人意。</p><p><br></p><p>三,是哺乳犊牛阶段,多数牧场喂养于犊牛岛内,牛只保定、免疫操作相难度较大,尤其是皮内注射,犊牛免疫多数选择皮下注射方式。</p><p><br></p><p>发病牧场及风险威胁高的牧场(牧场所在市或地区周边已经出现疫情),犊牛出生后即进行免疫。其他风险威胁不高地区的牧场,建议犊牛3月龄后再免疫。</p><p><br></p><p>15-加强免疫必要性?</p><p><br></p><p>答:加强免疫一次,有助于提高免疫保护率。有些牛在免疫期间难免出现因操作或牛只个体差异等原因,免疫1次应答较弱。</p><p><br></p><p>16-疫苗免疫后副反应情况如何?</p><p><br></p><p>答:目前我公司的羊痘苗已经免疫了60多万头牛,未出现明显副反应问题。未接到过敏情况反馈,未接到造成流产情况反馈,个别牧场出现不同程度的奶量损失,日单产损失约为0~2kg。个别某牧场皮下免疫后,反馈日单产下降1.5kg。其他牧场未反馈明显掉奶。南方很多牧场皮内免疫,反馈基本不掉奶。</p><p><br></p><p>17-疫苗免疫后抗体情况如何?</p><p><br></p><p>答:该疫苗介导的主要是细胞免疫,免疫后中和抗体较差,国内无羊痘标准的Elisa抗体试剂盒,Elisa抗体情况不明确。</p><p><br></p><p>男方某牧场7日发病,9日-12完成免疫,9月24日,再无新发病例,由此可见,疫苗免疫后免疫效果显著,免疫后10-14天产生相应足够保护。其他地区牧场情况类似。</p><p><br></p><p>未感染发病的牧场,免疫后无发病牛。</p><p><br></p><p>已感染未表现临床症状牛,免疫后,呈现零星散发。</p><p><br></p><p>已感染发病1月以上牛只免疫后,处于潜伏期已感染牛只会在免疫后15天内集中表现出轻微临床反应。</p><p><br></p><p>18-加强免疫第二针间隔多久合适?</p><p><br></p><p>答: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间隔30天以上(4周以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