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挨整的几个说法

黄波

<p>  挨整,意思是受整治、吃苦头。因为遭整的情况不同、程度不同,四川方言中有好多种不同的说法。我们今天来作一个简单的探讨。</p> <p>  首先讲几个比较常见的。第一个,遭收拾。这个说法普通话里面也常用。收拾一词,经整理义项有:(1)收聚、收集;(2)整理、整顿;(3)修理、料理;(4)招纳、收容;(5)收埋;(6)收拢、收揽、收敛;(7)烹调;(8)收割、收获;(9)拘捕;(10)整治、折磨、惩治;(11)杀死、消灭;(12)解脱、排除、消除;(13)准备、布置;(14)领略。其中和整治人紧密联系的义项是第五、九、十、十一4个义项,其中分别只是收拾的程度不同而已,最轻的是第十义项,最严重的是第五义项。第二个,遭修理。这个说法实际上在昨天《&lt;关于吹牛的四川方言&gt;注释》中已作有解释。这里不妨再啰嗦一下。修理基本解释有2个义项:(1)整治,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结构或功能等。修理的对象是物。如:修理机器。(2)用言语或暴力教训。修理的对象是人。如:你这家伙不听话,小心老子修理你。以此为基础的引申义有(1)治理;(2)谓治理得好,处理政务合宜;(3)操持、料理。(4)特指烹调、整治饮食;(5)处置;(6)整治,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结构或功能等;(7)整顿;(8)训练、演习;(9)撰写;(10)修剪梳理;(11)修身明理。与整治人紧密联系的基本解释义项是第二义项,引申义中密切联系的是第一、五、七3个义项。遭收拾、遭修理,普通话和四川方言都通用的说法。</p> <p>  现在再介绍几个四川方言才有的说法——程度凶得屄爆1——直接要老命、要小命的那种——先来两个:敲脑壳、敲沙罐。这几个说法在普通话里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叫送“你”回老家!先说敲脑壳、敲沙罐。四川方言中“敲”读作kāo,敲的字义有:(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2)敲竹杠,敲诈;(3)打、击;(4)推敲。上面两个词语中“敲”的字义可推断为第三义项。脑壳,本义是脑盖骨,四川方言中指头部,即脑袋。引申义有2个:(1)智商;(2)神经病。显然,敲脑壳的“脑壳”是头部即脑壳的意思。沙罐本义是指用来炖汤煨饭的陶土制作的罐子。这个地方是指长在人肩膀上的发布命令的那个大家伙——脑壳。笔者一直在想,为什么可以用沙罐来形容人脑壳呢?暂时想到的只有这么一点,就是两个的形状比较相似,都是圝不拢耸2的,甚至耳朵都是一边一个。是否有道理,这个就请读者去研究了。敲脑壳、敲沙罐,就是砍头、杀头或枪毙,总之是要别人“项上人头不保”。</p><p>1.屄爆:形容程度很严重、很厉害。</p><p>2.圝不拢耸:圝,读作luán,圆。圝不拢耸,形容物体形状似圆非圆。</p> <p>  再来两个:取老管子、请吃洋花生米米。管子,这个好理解,就是用于管道中输送各种流体的零件。管子断面通常为圆形,也有制成非圆形截面的异形管。老管子,指使用年限比较长的管道。花生米米,也容易理解,指花生剥掉外壳后性似米粒状的物体,实际就是花生米、花生米子、花生粒。洋花生米米,说的就不是外国进口的花生米子了。那这是什么东西呢?从前农村人把“子弹”称作洋花生米米。之所以如此称谓,笔者想来大概是因为两者形状上有些相似吧。在物资奇缺的时代,什么东西都喜欢加个洋字。比如,钉子叫洋钉,火柴叫洋火,土豆叫洋芋,煤油叫洋油,最搞笑的是番茄叫洋海椒。把子弹叫洋花生米米,就一点都不稀奇了。取老管子,就是要人老命、小命的意思。依笔者的想象,老管子可能是指人的气管。把人的气管取掉,自然就是要人的老命或者小命了。至于说请吃洋花生米米,那就是指“拖出去枪毙”,这个没啥难以理解的。</p> <p>  今天暂时说到这里。明天看看有什么新题目再讲。</p> <p style="text-align: right;">黄波,资阳,十一月五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