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牵手互助龙泉中学,<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的主题研修活动第二阶段。</span></p> <p>本次活动安排:</p><p>1、上午工作坊全体老师在微信群针对《世界人口》教学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的线上研修。</p><p>2、下午参听龙泉中学李博藩老师《世界人口》公开课。</p><p>3、针对李博藩老师一课进行课堂诊断。</p><p>4、坊主庄剑兰老师做《基于学情的单元教学初探》讲座</p> <p>一、活动部署</p> <p>为落实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牵手帮扶促进学校优质发展之推进安排》的工作要求,促进教师“双品质”成长,庄剑兰初中地理工作坊(以下简称我坊)基于2020年5月27日对海口市龙泉中学公开课的调研基础上,11月4日再次与海口市龙泉中学携手开展主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的主题研修活动。</p><p>活动形式分为线上研修和线下研修两部分。</p><p>1.线上研修:全体成员参与微信工作群的交流研讨</p><p>2.线下研修:课例展示+教学设计解读+互动研讨+专题讲座</p> <p>为了落实“牵手帮扶,促进学校优质发展”,我坊早早起草了方案,对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本次活动主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活动分为三个步骤:1、5月27日对海口市龙泉中学公开课的调研。2、11月4日与海口市龙泉中学携手开展主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的主题研修活动。3、11月11日携手海口市龙泉中学开展大单元教学课例再研磨。</p> <p>二、线上研修</p> <p>今天是开展主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的主题研修活动第二阶段。上午8:00,小伙伴们早早来到工作坊微信群打卡报到,全体成员参与微信工作群的交流研讨。关于“什么是大单元教学?” “如何实施大单元教学?”,小伙伴们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p> <p>三、李博藩老师公开课</p> <p>下午的研讨内容有两个,第一是听龙泉中学李博蕃老师的课,进行观察诊断,提出课堂教学第二次备课方案。第二是由坊主庄剑兰老师给大家做“如何开展地理大单元教学?”的专题讲座。</p> <p>下午工作坊全体成员顾不上午休,驱车来到海口市龙泉中学参加李老师《世界人口》的听课。</p> <p>工作坊每位老师根据分工选挥不同的观测点在认真听课,记录。</p> <p>四、《世界人口》教学课堂诊断</p> <p>课后,由工作坊副坊主陈静老师主持听课诊断的讨论,帮助李老师进行第二次备课。</p> <p>首先由李老师解读自己《世界人口》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李老师介绍了自已备漯的想法,同时也提到一些困惑。</p> <p>工作坊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观察点进行了点评。李老师课堂教学非常流畅,教学目标也非常清晰,教学资源准备充足,这对一个刚入行两个月的新老师来说,大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但是课堂教学也有不尽完美的地方。</p> <p>吴纪群老师、匡华老师、潘蕊老师负责教师行为诊断观察,三位提出的意见是:1.教师提问多为陈述问题和判断性问题,沦证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少。2.教师语言平淡,缺乏激情。3.对学生提问少个别提问,多集体提问,对学生的回答有时无互动,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资源少。4.应多一点激励性评价。</p> <p>童方舒老师、卢生鹏老师,陈静老师负责学生行为观察。提出:学生重在记,少思考。学生笔记时老师尽量不讲解。</p> <p>郭香英老师、张婷婷老师、孙静老师负责课堂文化诊断观察:课堂氛围沉闷。</p> <p>吴多坊老师、陈圣瑾老师、云影老师负责课程资源生成诊断观察。工作坊指导专家吴多仿老师负责课程资源生成的点评。指出:1.先学后教,课前常规性预习,要有导学案。2.一节有效的课要生成问题,学生有思考,有练习,有展示,有收获。3.设计有份量的问题。吴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陈圣瑾老师提出:1.预设资源丰富,有图片资源,有视频资源。2.生成资源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未达到点。3.做了资源整合但未生成资源推动课堂。</p> <p>工作坊指导专家孙静老师提出了Boppps模式,即六环节教学。1.导入一(吸睛)2分钟。2.建模:学习目标一世界人囗一大洲人口一中国人口。先建好前备概念,越到下位概念越接近生活。3.前测:学生基础。4.参与:课堂教学。5.后测:测试题检测目标达成度。6.总结,形式可以多祥。</p> <p>五、坊主庄剑兰老师专题讲座</p> <p>坊主庄剑兰老师解读地理大单元教学。指出:“大单元教学”指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广阔的视野,把一个学段作为一个整体,跨年级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整合,在教学内容上打破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重新构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学实际的新知识体系,把同类知识整合在同一模块中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避免知识重复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授课方式。</p><p>接着大家对本节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提出了探讨:如初一学的《世界的人口》和初二学的《中国的人口》,其实方法是相通的,都是从人口的数量、增长的特点、分布及问题等来展开学习的。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世界人口》是一节整体的方法学习而《中国的人口》属于具体的案例分析呢?大家各抒己见,热火朝天的讨论,以至夜幕渐降,大家还意犹未尽,沉浸在牵手的幸福中。</p> <p>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牵手互助,情深路长!借用吴纪群老师朋友圈的一句话:成功不是属于跑的最快的人,</p><p>而是属于一直在跑的人,加油!</p> <p>活动策划、主持:庄剑兰老师</p><p>协调前往车辆、签到:陈静老师</p><p>活动拍照:吴纪群老师</p><p>美篇:匡华老师</p><p>场地协调:吴金香老师</p><p>活动材料收集:陈静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