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白杨礼赞》

chjzh 陈

<p>  </p> <p> 近日, 逛旧文书店我淘到茅盾著的《旧闻杂记》。书中有我在读初中时学过《白杨礼赞》的文章。读着文章脑海里即刻浮现一排排白杨树从遥远的视线出现的景象,西北黄土高坡上的白杨树“参天挺拔”、“不屈不挠”伟岸,不畏严寒的品质一直令人不忘。上《白杨礼赞》课时,深深感受到的矛盾的文章饶有的诗情画意,精致、干练的笔风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白杨礼赞》是矛盾的现代表作,也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名篇。</p><p> 矛盾文中明是赞美白杨,暗是赞美有白杨精神的人。他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平凡”,继而以树为寓,借景抒情讴歌了在西北黄土上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p> <p>  再读“白杨礼赞” 学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白杨人在四十年代民族解放斗争中作出了贡献。杨树品质世代相传。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一个生活在新疆兵团底层的“盲流”人员群体“称他们为“白杨人”不为过,在兵团农场基层农业连队和工矿他们干最苦最累的活,拿最低的报酬、道别父母妻儿来到塞外边疆,忍受孤独寂寞奔波忙碌在生活的角落。为兵团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今天“盲流”、新疆兵团“盲流”人员。有关词语句子在网络、谋体等文章上基本消失了,兵团“盲流”人员的第二代,第三代溶入了主流社会,“盲流”人员年岁已高成为边缘人,有的还仙逝了。写点文字为“盲流”兄弟留点墨痕,不然的话,随着岁月的流逝“盲流”的这段历史逐渐消失。纪念我们的盲流弟兄,他们身上具有“白杨树”品质永茬。</p><p>根有关资料记载:</p><p> ……1953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 《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首次提出了"盲流"的概念。</p><p> 全国“三年困难时期”,全国粮荒。灾荒年间,各省都有大批农民外出逃荒,“盲流”大量涌入新疆。兵团为国家分担困难。各师安置“盲流”做农场和工矿单位的正式职工。保守估计,全兵团这段时间吸纳盲流(灾民)总数约有三四十万人之多。兵团的盲流人员象白杨树一样适应能力强、有执着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兵团实现了人生价质。</p> <p>  盲流人员与白杨一样,永远的追求上进,勇敢的与命运抗争。回忆、记录了几个片断:</p><p> 当时,我所在的畜牧班就有一个盲流来的小青年,灰黄的小脸,冬天,头上戴团部商店买的一元伍角一顶黑色老羊皮帽,身上穿一件破得露棉花的棉衣,二十岁不到显憔悴、迟钝、麻木、苦得像个如年龄不相称的“木偶人”,他的工作就是放羊,整天羊鞭不离手,放赶羊来却特别吃苦卖力,每天他放的羊群出栏时间最早,回羊栏的时间最晚,为了让放牧的时间长点,羊好长膘,他一般中午不回连队吃午饭,早歺多买一个馍装在口袋里中午吃。冬天,是母羊生小羊的高峯期,他就在羊圈搭个蓬子晚上睡在羊圈里,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由于他放牧能吃苦耐劳,羊饲养管理到位,他放牧的羊群出栏率和出栏量最高。他放的是一群“卡拉库”羊,羔羊皮特珍贵,出口换外汇,为连队、为兵团作出了贡献。</p> <p>  冬天到了,那时烧饭、烤火都是梭梭柴(胡杨木)。由于团场组建十来年了,连队附近的胡扬树木逐渐被拖完、用完了。拖一趟梭梭柴得跑很远的路程,当时,用马車拖一趟胡杨木回连得来去得十多个小时,这样的苦差事自然是盲流人员唱主角,他们往往是零时二、三点出車,下午四、五钟到家,不说找、检、搬胡杨上車的苦力,光来往途中天寒地冻,迎着刀子似的北风就够苦了,往往马車上放一个破脸盆,带一点棱棱柴,马车行走时坐在马車上烤火避寒。在他们的艰辛作力下,使连队职工安全渡过寒冷的冬天。</p> <p>  这二件盲流人员的工作的片断,只是四十余万盲流人员在兵团奋斗史长河中的汹涌澎湃急流里掬起二朵浪花。盲流人员对兵团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p> <p> 人这一辈子,最苦的事情是活着,最累的事情也是活着。我们都只是普通人,想要活得更好一点,那就必须要有白杨树品质,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象白杨树一样要有超强的适应能力,追求上进,勇敢与命运抗争。</p><p>无论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今天的改革开放都需要这种品质与精神。</p><p><br></p><p> 学笔于2020、11、5</p><p> 文章中图片匀来自网,如有侵权請联系珊除。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