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团标峪徒步穿越

梦哥.wj

<p>  团标峪,又称团彪峪,团彪沟,位于秦岭北麓周至县楼观镇。峪口海拔约530米,峪道全长约3Km,最南端腾家梁海拔约1200余米,可分别到马岔峪黄池峪。</p><p> 据记载清乾隆年间, 团丁在此捕获一大标虫而得名团彪峪。</p><p> 峪口定空寺,峪内有十二天门,每一道天门即为一座寺庙,这十二座铁门分别归周至户县武功等四县乡村管辖。传说六天门前药王洞内有神水,人患眼疾后,用洞内神水洗之,百医百好,有人不远百里前来为亲人取水,也有眼疾患者洗后顿感清爽明亮。每年农历初十,团标峪庙会一连三天人山人海,初七开始人们陆续上山,信徒整夜不眠,颂经守夜。</p><p> 相传峪内有十二道天门庙宇,是因隋末唐初,逃难百姓在危难关头得到菩萨现身搭救,为纪念菩萨而修建的十二座庙宇。</p><p> 团标峪景美,犹为秋天之红叶。更有十二天门使其成为秦岭北麓具有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一处户外圣地。</p> <p>车停定空寺,队友们从小路开始穿越。</p> <p>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盘旋着向上攀爬,边走边看边数,一、二、三、四、五、六……座庙宇。</p> <p>《登十二天门歌》</p><p>“头天门一夫当关,二天门头低腰弯,三天门提心掉胆,四天门心稍放宽,五天门暂且舒缓,六天门谢地谢天,七天门卧薪尝胆,八天门苦种桑田,九天门数星望月,十天门望天拜还,十一天门登高仰圣,十二天门极乐九天。”</p> <p>行至十天门小歇,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队员给大家表演倒立。</p> <p>攀登到十二天门,从庙宇后面两边都是悬崖陡壁的山脊小路上,在阔叶林中穿行。</p> <p>抵达最高点腾家梁,然后下行,开始进入佳境。</p> <p>经过风霜洗礼的树叶五彩斑斓,随手一拍都是美片。</p> <p>一阵风吹过,带起一片叶子,随风舞动,像一小团正燃烧得旺烈的火苗,又仿佛是一只正在翩翩起舞的红色蝴蝶。</p> <p>这些树上的红叶,都是由稚气而淡嫩的绿色叶片,经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才成为了今天这种灿烂,这也是它生命结束之前的灿烂。</p> <p>很多时候,自然界其实和人类极其的相似。</p><p>一生的坎坷,半世的情感,风雨寒霜,相侵无怨,成一片情、片片情的漫山流丹……</p> <p>“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p><p>在户外旅途中的每次收获和感动,都是自然与心的碰撞。</p> <p>不去深山,不知道晚秋的壮丽,不赏红叶,不知道季节的诗意。</p><p>让我们背起行囊,一起投入到这火红之中。</p> <p>“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p><p>时光匆匆,季节更替,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无私而慷慨的馈赠。</p> <p>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途中会经历坎坷,也能看到美景,会遇见同路人,也会错过一些人,不管结果如何,这一生都无法重来。</p><p><br></p> <p>或许我们走那么远,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去天地的尽头会一会自己。</p><p>因为只有在那样遥远的地方,你才能把喧嚣的人世抛在身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