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穿过的军装 (张远征)

张远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父亲张雨生,属蛇,公历1917年12月出生,具体日期不清楚。我们子女就以12月20日作为父亲生日。父亲老家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孙耿镇张举人庄,不知哪朝哪代这个村子里出了个举人,父亲就出生在这里,家中排行老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十三四岁時到济南府学买卖,在学徒的四年中,换了三家小杂贷铺干过,最后是在一家酱菜铺当学徒。他们师兄弟四人,拜为结义兄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6年春,他们结义兄弟因为与少东家打了一架,酱菜铺干不下去了,正好这年东北军正在济南招兵,他们四人就报名参军,这样就当了兵。兄弟四人被编入东北军53军116师647团3营8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一向衣冠整齐,坐有坐姿、站有站姿,很多人讲他最有军人样。父亲讲,东北军很讲究军容风纪,这都是刚当兵時养成的。父亲在647团3营干了一年多,升任排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6年西安事变后,东北军有些变动,父亲所在的647团3营加入到新编691团,团长为吕正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吕正操率着他的691团脱离东北53军,参加了八路军。父亲虽然1936年就当了兵,但参加革命的军龄从1937年8月1号算起,不算红军,稍微有些小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加入八路军后,于1938年初到抗大学习。一次一个营长带部队投敌,父亲率本排及一排、二排等三个排的战士返回,立了大功,直接升任连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河南交界处打游击,和日本人打了八年。父亲当时在冀中军区第一分区七支队十九大队任连长。1939年8月到11月,冀中部队再次整编,父亲为21团2营营长。1948年5月,编为中原野战军1纵2旅8团,父亲任团长。</p> <h3><br><br>战争年代有许多故事,父亲有一次当笑话讲给我们听:有一次在公路上伏击鬼子,一个鬼子向父亲投了一个手榴弹,刚好投在腰上,那里有自已造的土手榴弹,二颗手榴弹碰到一起,爆炸了,把父亲炸了个斤斗,鬼子看到父亲坐在地上,也沒有像受伤,楞了,父亲抬手一枪,打死了鬼子。事后战士都讲:张连长命大。分析原因,原来鬼子的手榴弹碰到土手榴弹,炸开后弹片被土手榴弹挡住,向外飞开,把人震倒,可沒受伤,土手榴弹保了父亲一命。<br><br>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父亲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符合当时的“二八五团”的规定。于是在一次庆祝抗日胜利的军民联欢会上,父亲相中了母亲。母亲河南南乐县人,母亲的大弟二弟早年都参加了八路军。当年母亲二十二、三岁,个子高窕,身材苗条,长得挺不错的,是村妇救会主任,己入党好几年了。父亲用望远镜相中的,经地方干部拉线,就成了。母亲对我们讲,当时父亲又黑又瘦,她心里有些不乐意,但地方头头牵的线,也只能答应。于是在1945年9月父母结婚。父亲也多次讲过,他是用望远镜找到了母亲。后来母亲参了军,跟随父亲的部队从华中到南,再到西,再到北,再到东,最后落在芜湖。<br>1945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陆续改编为“人民解放军”。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出通令,对全军的编制番号做了统一规定,也有了统一的军装。</h3> <h3><br><br><br>1949年,人民解放军成立了海、空军后,逐渐正规化,又有了50式的军装,军官配大檐帽,各军种区别在于帽徽不同。</h3> <h3><br><br>1950年8月,父亲从二野16军47师141团团长的位置上,调入空军,在哈尔滨第一航校学习轰炸机驾驶,飞了十几个小时,但眼睛视力不好,测距不准,改学地面指挥。一年后毕业在空9师任团长。</h3> <h3><br>当年抗美援朝中国空军发挥了巨大作用,创造了中国空军许多第一,打出了中国空军的威风,出了好几位战斗英雄。但父亲在空军第9师,听父亲说空九师没有参加入朝作战。<br><br>据《中国空军史记》记载:1952年7月5日,父亲受命率空8师轰炸机(Tu-2)6架,空9师歼击机(拉-9)5架,组成混合团,共11架飞机,从齐齐哈尔、吉林出发,到四川广元配合川西剿匪战役。父亲说一路飞过去,接连摔飞机,到广元后仅一架轰炸机,一架歼击机可以正常执行任务。因为东北是平原,西南是山区,飞行员经验不足,容易冲出跑道。<br><br>7月20日,部队发起进攻,8月20日全歼敌人,战斗结束。父亲在地面指挥,听飞行员在无线电中汇报说:到达某地上空……,发现目标……,投弹几枚……,要求返航……。父亲感觉很不过瘾,看也看不见,炸死多少也不知道,不如地面作战来的痛快。这是父亲加入空军后指挥的第一次战斗。<br><br>剿匪结束后,父亲一行人将飞机留在四川(该飞机在解放军入藏时空投物质,发挥了巨大作用),坐火车返回东北。这次战斗,父亲一行人带11架飞机南去,空身坐火车回来。<br><br>1954年父亲升任空9师副师长,1955年解放军授衔,父亲被授予空军中校衔。</h3> <h3><br><br>1955年9月25日,空9师整体划为海军航空兵,56年8月,父亲从沈阳到青岛,空9师编为海航6师,海航6师驻青岛流亭机场。这样,父亲又换成了海军军装。</h3> <h3><br><br>1958年年初,海航6师换防转场到了宁波庄桥(压赛)机场,父亲为6师副师长。1958年下半年父亲去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学回后从海航6师调到东海舰队航空兵后勤部任部长。</h3> <h3><br><br>1965年已经是十年动乱的前夕,偏左的激进思想弥漫着全国各地。在这种思想环境下,中国于1965年5月正式取消军衔制度。取消军衔,军装式样改为解放式,摈弃了大盖帽。海军军装呈红军时期的灰色,帽徽为红色五角星,领章为红色斜方形。</h3> <h3><br><br>1974年海军军服又作了改变。夏常服白色大檐帽,帽徽仍然还是65式的红色五角星,上身为白色,下身为蓝色。冬常服蓝色大檐帽,上下身均为蓝色。虽然这时父亲已经离休,但还是享受部队待遇,也换了装。陆军和空军却未换装,还是65式。</h3> <h3><br><br>1985年军装又进行了改变,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仅解放帽改为大檐帽,佩带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和军种肩领章。但此后军队离休干部改发服装费,不再发军装了。父亲他们老军人非常不满又无可奈何。我把我的85式军装拿了一套给了父亲,虽说是陆军军服不是海军军服,但父亲穿上仍很高兴。</h3> <h3><br><br>父亲这一生,19岁从军,穿过东北军军装、八路军军装、解放军陆军军装、空军军装、海军军装。直到1985年脱下军装,穿了49年的军装。戎马一生,参加大小战斗无数,陆、空、海全方位的军旅生涯,也是多姿多彩。<br><br>父亲2004年1月10日去世,享年88岁;母亲2005年1月18日去世,享年84岁。<br>我在1969年当兵离家,是大哥大嫂老妹一直陪伴二老,关于父母亲的回忆都是大哥整理的,才有了此文。仅以此文纪念我尊敬的父亲,慈爱的母亲。<br></h3> <h3><br><br> 张远征携哥张千里、嫂王春阳、妹张洁、妻杨玉民敬上<br><br> 2020年10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