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山球队与大雲山核质

痕迹

<p class="ql-block">  兰溪城东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一一大雲山,她与西边山漉之下的婺江、衢江、兰江之汇的西边相邻的横山遥相呼应。大雲山海拔高117米,山峰靠近城东有一座始建于宋朝治平年间的名塔曰之“能仁塔",在山峰的南则兰城东边建有一个亭名“东峰亭",在主峰上有个漂亮的逍遥亭。</p> <p>  据史料记载,位于兰溪大云山上的能仁塔,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明嘉靖年间逐渐衰败。清光绪十三年,对能仁塔进行复建。</p><p> 原塔共九级、高十一丈,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为避免日寇将能仁塔作为地标方位轰炸兰溪,能仁塔被国军六十三师所拆,仅剩塔基。1995年郑宇明任兰溪市委书记时重建能仁塔,便有了现在这座塔。</p> <p>东峰广场</p> <h3>大雲山上古木依稀可见。</h3>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雲山上一个羽毛球场,不知道当年是哪方神仙知道山上这个地方可打羽毛球?听说是当时兰溪有几个爱好打羽毛球的人其中一位叫老王选的地址,是老冯、桂珍、他们出钱出力耗时个把月修建了这世属少见的森林羽毛球场。</p><p class="ql-block">  春天时羽毛球场边有小鸟的欢声、山花的笑颜;夏天绿叶成荫、清凉氧多;秋天山上树叶青黄相间、人在那里即使不打球闻闻松脂也有益健康;冬天山上落叶铺地、日出暖阳直浴球场,让人感叹林中暖阳妙趣。</p> <p class="ql-block">  在山上打球为了卫生,大雲山球队创始人老冯、珍他们自己出钱引来了自来水。</p> <p>  有人说地上本来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就变成了路。而山上球场的路不同,是因为前人修了路后人才有路可走。</p> <p class="ql-block">  这不是古栈道,而是一群打羽毛球的人,他们走了整整十年的路。这条路时时要受到大雨的冲涮,但打球人中始终有那么几个人会经常维修与拓宽通往打球所场的路。</p> <p class="ql-block">  我赞叹在大云山打羽毛球的人群中有那么一些人,不但热爱打球还很有爱心,拓展球场修补球场总有他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打羽毛球是我的一个爱好,我每天都到大雲山球场打球,总看到有人自觉维护球场,而且把球场外的乱石整理出有图案小平地。</p> <p class="ql-block">  在大雲山上喜欢打羽毛球的人群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有如此勤快、有公益意识、还有如此雅兴人在球场边做起了小花园,种上了兰花草。</p> <p class="ql-block">在大雲山打羽毛球群里的人们,他们不光有运动的体征,也有唯美的维度。不论谁先到场,都把场地清洁得干净如镜。</p> <p class="ql-block">大雲山的美,美在风景,美在自然与人的活动和谐相处;美在人们在森林氧吧中开心打球!</p> <p class="ql-block">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十年风雨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本地羽毛球爱好者在此地已打了十多年,还有外地羽毛球爱好者如邻近的金华,远地的东莞、北京的球友都在交流球技欢聚畅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