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 以美化人 以美培元——记黄集实验小学美术艺术小组教研活动

邢敬雯

<p>🌾🌾🌾🌾🌾🌾🌾🌾🌾🌾🌾</p><p>金秋十月,丹桂飘香,</p><p>天高云淡,硕果累累。</p><p>时光清浅,岁月如歌,</p><p>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p><p>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p><p>&nbsp;&nbsp;&nbsp;&nbsp;</p><p><br></p> <p>教研工作部署篇</p><p>🌾🌾🌾🌾🌾🌾🌾🌾🌾🌾🌾</p> <p>  美术学科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文化理解等诸多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才能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传递给学生。</p><p> 教研没有终点,教师们的学习也没有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别样的开学季,带来教研工作的新视角。</p><p>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我校教研能力与业务水平,黄集实验小学在开学初,重新起航,凝聚智慧,精成合作,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p> <p>智慧教研篇</p><p>🌱🌱🌱🌱🌱🌱🌱🌱🌱🌱🌱🌱</p><p>&nbsp; 这是一场教学研讨的盛会,是一曲课堂比武的赞歌。本次教研活动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教导处、教研室全程参与;二是参与面广,各个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三是各位教师教学特点彰显突出;四是课后当堂教研评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教师们课前积极筹备、研讨教案,从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到新颖教辅材料的使用,以及现代绘画的方式方法等等。</p><p> &nbsp;教材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p><p> 大家纷纷表示,我们不但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术绘画精髓,还要顺应时代发展探究新的绘画方法、学习方法,不仅要激发学生对美术教育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来适应新时代的快速发展。</p> <p>🌾🌾🌾🌾</p><p> 课上,美术组的老师们倾其所长,展示出所独有的教学风采;课下认真反思,寻找差距,制定对策。学生们热情高昂,凝神聚力,吮吸着知识的乳汁。</p> <p>🌱🌱🌱🌱</p> <p>肖亚如老师.《色彩的和谐》</p><p><br></p> <p>  肖亚如老师的教学语言始终亲切,娓娓道来,无论是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在游戏中,都以优美动听的语言调动整堂课的气氛。她的教学准备很充分,一个个精心设计的趣味小互动,精美的图片,使同学们的认知非常感官化。</p> <p>🌾🌾🌾🌾</p><p>邢敬雯老师《儿歌变画》</p> <p>  邢敬雯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清晰,教态自然亲切。课堂上学生互动探讨,学习研究,参与学习的热情非常高。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本节课从知识走向生活,从生活切入艺术实践,教学效果十分理想。</p> <p>耳熟能详的儿歌,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将一首首儿歌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p> <p>🌾🌾🌾🌾🌾</p><p>王彦菠老师《美丽的花》</p> <p>艺术,就是自然与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培根</p><p>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最爱的吟咏对象,无论是她艳压群芳的美貌,还是富贵吉祥的寓意,都足以让国人心驰神往,翘首跂踵。王彦菠老师以牡丹为题导入新课,带领孩子们走进花的世界。</p> <p>  课上,王彦菠老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 渡自然,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教学内容丰富,联系体育知识,拓展恰当,用音乐融入课堂教学,体现新课标的精神。</p> <p>总结篇</p><p>🌾🌾🌾🌾🌾🌾🌾🌾🌾🌾🌾</p> <p>  邢敬雯老师教后反思: 儿歌是民间艺术家带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童画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特点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丽。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诵读了一些以典的儿歌,接着再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nbsp;</p><p> 在这节课美术教学活动中,我想,孩子们的作品完成的好不好并不重要,关键是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悟,这才是最重要的。</p> <p>肖亚如老师教学反思</p><p> 这是一节了解色彩基础知识的课程,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理解色相环上距离近的颜色就是邻近色;第二使学生体会到邻近色搭配组合都是和谐的。</p><p> 首先,用幻灯片播放的几幅色彩和谐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色彩和谐的美,在学生欣赏过程中学生被美丽的图片深深地吸引,达到了我这一环节的目的。也自然地过度到下一环节——分析图片为什么会给人舒适,和谐的感觉,即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和谐!</p><p> 其次在第二环节,通过欣赏向学生说明和谐的含义和感受。图片整体的和谐效果的欣赏,学生感受到色彩和谐的图片看着使人很舒服、很美!那么这就是和谐,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色彩和谐的含义。</p><p> 孩子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到色彩的和谐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获益颇多。</p> <p>  王彦菠老师教后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比较合理,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了图案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到了图案设计的有关知识。另外,在课上发现学生创作不够大胆,能够马上示范并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业效果较好。</p><p>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在图案创作方法的讲解上还有些粗糙,学生学习得不够深入,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带有花卉图案的生活用品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当时是怕学生画不完就把这个环节去掉了,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师生互动不够。</p><p> 总的来说,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算比较满意,今后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实备课,争取把课上得更好一些,使学生受益。</p> <p>  美术教育要符合新美育时代的特点,无论思想素质还是技能本领,对我们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具体,我们在实践中定要多思考,并以美术教师的“六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p><p> 教师们都认真地按照集体教研过的内容,灵活应对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生成问题;教学后,执教老师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针对不足找出适宜的方法,组内教师也会根据执教老师的教学活动情况,毫无保留的提出改进意见,执教老师虚心接受,及时改进,进行再次执教。通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等活动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p><p> 另在课堂中,我们都要以学生为本,以当下的客观环境为基础进行课程创作,结合当前疫情形势,树立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并要以一定的规矩去要求学生,与学生做好课前、课中的约定,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与预设工作。我们不仅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能力的引路人,更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p><p> </p>

学生

教学

教研

和谐

老师

教师

儿歌

色彩

美术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