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韦延鸿(1920-1949),男,重庆南川人,1920年出生。中共党员。父亲韦稚吕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人正直,历任南川县私立平儿院院长、道南中学校长、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副主席等职。父亲的治学为人,给少年的延鸿树立了楷模。1935年,韦延鸿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重庆市中(现重庆市一中)。1938年10月,周恩来受漆永忠校长的邀请,来向全校师生作报告,勉励市中学生为抗日战争努力学习,争取中华民族的最后胜利。1938年秋,韦延鸿考入重庆市联合中学第6班,在班上他不仅学习好,而且肯帮助同学,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42年,韦延鸿以优异成绩考入国民党中央师范大学数学系。1945年11月,韦延鸿报名参加了“知识青年远征军”,被编入远征军教导第三团。1946年,他又回到中央师范大学数学系,完成未竟的学业。1947年韦延鸿大学毕业,荣获学士学位。经南开中学国语教师韦廷光介绍,到南开中学教书。1948年,韦延鸿在南开中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领导校内的学生运动。因参加重庆“四二一”争温饱、争生存的学生运动,于1949年6月被捕,关押于新世界看守所。韦延鸿在狱中,受尽酷刑,贤贞不屈,拒绝在所谓“自白书”上签字。同年11月29日殉难于歌乐山松林坡。时年二十九岁。</p> <p>韦延鸿出生于民主人士家庭。幼年随父读书于南川平儿院,先后考入重庆市立中学、重庆联中。</p><p>出生于民主人士家庭。幼年随父读书于南川平儿院,先后考入重庆市立中学、重庆联中。在重庆市立中学时,是“自强读书会”的积极分子。1944年日军进犯贵州独山,川黔震动,他投笔从戎,参加了青年军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该军遣散,回中央大学复学。次年随校迁到南京,时值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争温饱的民主革命学运高涨,他积极投入其中,与反动军警搏斗。1947年在中央大学毕业后,返渝任教于南开中学。次年重庆学生开展大规模的反内战、反饥饿游行示威活动,他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赵晶片领导下,带领该校师生积极参加反内战斗争。从此,渐为敌特注目。1948年4月,经胡晓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17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先囚重庆城内罗汉寺数月,备受毒刑拷讯,坚贞不屈、敌特一无所获,后移禁渣滓洞监狱。重庆解放前夕,在敌人的集体大屠杀中遇害。</p> <p>韦延鸿,重庆南川县人。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系。1944年日军进犯贵州独山,川黔震动,1945年,韦延鸿报名参加了“知识青年远征军”,被编入教导三团。1946年夏天韦延鸿又回到中央大学继续学业。1947年春,他与同学一起,参加了南京学生组织的“反饥饿、反内战”示威游行。毕业后,韦延鸿到重庆南开中学任教。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14日,因积极支持进步学生投入争温饱、争生存的政治斗争,韦延鸿与赵晶片在南开校内被公开逮捕,先后被关押在石灰市、罗汉寺和新世界看守所,受尽酷刑,仍拒绝在“自白书”上签字。11月29日牺牲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刑场。</p> <p>1920年6月,韦延鸿出生于原南川县铁村坝。父亲韦稚吕一生从教,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和睦待人,给少年韦延鸿树立了楷模。他一生刻苦求学,追求革命真理,领导和参加了南开中学的学生运动,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战场”中作出了贡献。</p><p>弃笔从戎报效祖国</p><p>1935年秋,韦延鸿以优秀成绩考入重庆市中(现为市一中),开始了他青年时代的求学生涯。</p><p>重庆市中的民主空气和治学精神,冲击着韦延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1936年12月,韦延鸿参加鲁迅先生追悼会,观看了同学们排演的抗日救亡新剧和壁报,心中激起强烈的爱国热情。</p><p>1938年秋,韦延鸿考入重庆市联合中学第6班。学校里进步教师多,中共党员吴跃伦、周应德等支持学生会负责人张家辅出面挽留进步教师,掀起学生运动。国民党重庆市政府认为共产党支持学运,派宪兵到校镇压“异党”活动。联中开除43名学生后,韦延鸿与同学们一起到校长室前静坐示威一个通宵,校友声援呼吁,迫使校长收回成命,取得学运的胜利。</p><p>1942年秋,韦延鸿考入国立中央师范大学数学系,深得教授夸奖和同学爱戴。1945年11月,韦延鸿凭着对祖国的热爱,报名参加知识青年远征军,属该军教导第三团。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你的儿子也会随中华儿女的大队伍出现在凯旋门前的。那时你的家里,一定会充满特别的更多的快乐。即使你的儿子中途斗乏了!疲倦了,卸下了枪躺在广阔的森林中,或寂静的沙滩上,但是,只要那全国父子团圆的日子到来了,你儿子的灵魂也得到安慰。”字里行间展现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荣不畏牺牲的高尚品质。</p><p>领导学生运动反抗国民政府</p><p>1946年夏,韦延鸿回到师范大学数学系完成他未完成的学业。大学毕业后,经南开中学国语教师韦廷光介绍,韦延鸿到南开中学任数学教师。</p><p>1939年腊梅芳香时,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芩邀请周恩来到校演讲,播下了革命火种。1948年,韦延鸿、韦廷光等20多名教师加入半公开的南开教师组织——新教育研究会,该会名义上是研究教育,实际上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随后,韦延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负责领导校内学生运动。</p><p>国民政府军警镇压屠杀南京大学师生示威游行的“四一”血案传到山城,韦延鸿等人连夜组织师生,书写“严惩‘四一’血案凶手”“抗议镇压学生运动”“‘四一’烈士永垂不朽”等标语,在全校张贴。4月21日,白色恐怖笼罩山城,街上商店关门闭户,很少行人。一清早,南开师生和住在该校女师学院的师生组成的游行队伍,像一股奔腾的洪流冲出校门,涌向沙磁区街头,举行示威游行。韦延鸿与“六一”社成员吕朝金、李越等担任纠察,走在队伍的前头,当开路先锋。“四·二一”学生运动沉重打击了蒋家王朝的嚣张气焰,唤起了山城人民的觉醒。</p><p>被捕入狱,誓不背叛组织</p><p>“四·二一”学生运动后,国民党重庆特务机关派出大批特务,秘密“侦察”共产党员。</p><p>1949年8月14日,韦延鸿上完数学课休息时,和正在宿舍批改作业的赵晶片被特务逮捕。南开师生拉起手来挡往校门,不准特务把人抓走,要求把教师放回去上课。同学们质问特务:“凭什么抓我们的老师?”校内同学痛打特务,其中一个特务拔出手枪,其他特务也鸣枪警告,并把韦、赵押上吉普车,慌乱地开走了。</p><p>韦延鸿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拒绝在所谓“自白书”上签字。特务认为韦胆小,容易突破,决定先审。未曾想,韦延鸿面对酷刑,誓不背叛组织,特务将审讯笔录整理成“韦延鸿自白书”,但韦延鸿拒绝在上面签字。10月1日,特务将韦转囚于新世界饭店底层。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已到长江沿岸,国民党特务惊慌失措,将囚禁在新世界底层的韦延鸿、韦廷光等32人,用“囚车”载至歌乐山松林坡枪杀。</p><p>1949年12月27日,南川县人民政府在道南中学召开追悼韦延鸿、古承铄、韦廷光、封忠孝等烈士大会,余兆楠、韦稚吕等报告了烈士事迹。1950年1月,重庆各界举行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追悼会,韦延鸿被追认为烈士称号,忠骨葬于烈士陵园。</p><p>习近平总书记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韦延鸿同志虽然未能等到曙光的降临便已倒下,但属于他的革命丰碑永远屹立在烈士陵园,将激励着这方土地的子子孙孙。</p> <p>韦延鸿生于1920年,楠竹山镇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教南开中学,领导开展学生运动,1949年4月参与震动全国的重庆“4·21”爱国学生运动,5月被国民党重庆警备司令部逮捕,1949年11月29日牺牲于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所在的松林坡,年仅29岁。1950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p><p>“韦延鸿烈士是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他的光辉事迹一直教育和激励着全镇干部群众。”楠竹山镇党委书记蒋晓东说,该镇将借此机会,把楠竹山镇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充分发扬和传承烈士的崇高道德品质和革命精神,精心构筑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p><p><br></p> <p>泸州人的红岩情结——缅怀韦廷光和韦延鸿烈士</p><p>作者:周揽月</p> <p>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分批屠杀狱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对囚禁在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等监狱的革命志士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重庆11·27大屠杀。实际上大规模的屠杀一直持续到了11月29日,也就是重庆解放的前一天。解放后,有三百多名重庆解放前夕的殉难者在通过资格审查后被陆续追认为烈士,他们被统称为红岩烈士,安息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在这些烈士中,大家最熟悉的是江姐江竹筠,而我想通过这篇文章特别缅怀的是其中两位默默无闻的烈士韦廷光和韦延鸿,他们是爷爷的好友,殉难前是重庆南开中学的教师。</p><p>我的爷爷周永康,泸州人,1919年出生,2015年去世,退休前是泸州财经学校(现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教授级)。韦廷光和韦延鸿都是重庆南川人,韦延鸿是韦廷光的族侄。韦廷光生于1920年,浙江大学国文系毕业,1946年到重庆南开中学任教。韦延鸿生于1920年,原中央大学数学系毕业,1947年到重庆南开中学任教,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 <p>1944年,韦廷光从浙大毕业后前往四川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区)任教,而爷爷去了韦廷光家乡的南川县道南中学当老师。1946年,韦廷光受聘于重庆南开中学,并引荐爷爷到重庆南开中学任教,爷爷和韦廷光、韦延鸿成为了同事。重庆南开中学由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创办,张伯苓主张教育救国,和周恩来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张伯苓的办学也得到蒋介石的支持。1948年,爷爷因为结婚回到家乡泸州任教,没想到这次分别却成为爷爷和两位好友的生死之别。</p> <p>1949年4月1日,南京学生举行大游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和平条件,却遭到军警镇压,打死三人,打伤一百多名学生。消息传来,重庆大中学生成立了四·一后援会。4月15日“重庆学生争温饱争生存联合会”成立并举行了全市大、中学生参加的团结大会,会上宣布全市总罢课一周和在4月21日举行全市示威游行。4月21日,重庆大、中学生冲破军警的封锁分区游行,南开师生与沙磁区其他学校师生一道,冒雨在沙坪坝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韦廷光和韦延鸿在游行中表现积极。4月底,重庆市党政军干部联席会议召开小组会商量镇压学生运动,会议认为南开中学教员韦廷光、韦延鸿、赵晶片领导了南开的学生运动,三人被列入即时逮捕的名单上。1949年5月31晚饭后,韦廷光外出散步,被特务秘密抓走。接着,6月14日上午,特务闯进重庆南开中学,分别从教师休息室和宿舍抓走韦延鸿和赵晶片两位老师。三位老师被捕之后,南开多次努力营救,去监狱探望,但始终没能保释出来。韦廷光和韦延鸿在狱中受尽折磨仍坚强不屈。1949年11月29日,离重庆解放只有1天,重庆市区已经可以听到人民解放军的炮声,国民党特务将关押于重庆新世界看守所的韦廷光和韦延鸿等32人押到歌乐山松林坡,韦廷光和韦延鸿英勇就义。重庆解放后,南开接连数日派人前往歌乐山寻找韦廷光、韦延鸿、赵晶片三位老师,12月8日终于找到惨遭杀害的三位老师的遗体,用棺木收殓运回学校。12月9日,南开成立三位老师治丧委员会。12月10日下午,韦廷光、韦延鸿、赵晶片三位烈士追悼大会在南开大礼堂举行,参加者千余人。我在重庆图书馆查到49年12月11日的《重庆新民报日刊》(附图)以“无限哀思悼烈士,满腔悲愤憶屠夫——南开昨追悼三被害老师”为标题对追悼大会进行了报道,报道中谈到南开中学开会追悼被国民党匪徒杀害的教师韦廷光、韦延鸿和赵晶片三位烈士,追悼会现场悬挂着张伯苓校长哀挽的匾额“杀生成仁”和喻传监副校长的挽联“喜重庆光荣解放,丧先生惨痛牺牲”,喻副校长发言说三位烈士都是南开的优秀教师,他们的牺牲是南开的莫大损失。追悼会开到下午5点才结束。</p><p>爷爷曾在1994年写了一首诗纪念韦廷光和韦延鸿两位好友:</p><p>距今四十五年前,十一月间廿七天。</p><p>重庆沙坪坝惨案,南开同路人罹冤。</p><p>曾指三位为一体,不幸二韦泯九泉!</p><p>我趁鹊桥超苦海,莫非天意授良缘?</p><p>爷爷还对这首诗进行了批注:“昨晚电视报道当天沙坪坝惨案45周年悼念大会的场景,不禁引起我往昔的回忆,而产生对好友蒙难与乎自己幸免于难的哀吟而作。韦君被捕后一年间,彼此消息断绝,我在泸也遇到一连串可疑事迹,历时近半百,今乃咏而识之,庶几不忘焉!” </p><p>韦廷光和韦延鸿两位烈士生前共同战斗在重庆南开,共同受难在人间地狱,共同就义在松林坡,共同长眠在歌乐山下。两位烈士殉难时年仅29岁,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们的英名将永远被铭记,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p> <p>韦延鸿, 1920年6月生于南川县铁村坝。父亲韦稚吕一生从教,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和睦待人,给少年韦延鸿树立了榜样。</p><p>1927年2月,韦稚吕在平儿院任教,延鸿随父在院启蒙。他酷爱读书,同学称他为“老夫子”。</p> <p>1935年秋,韦延鸿在平儿院、道南校读完高小,以优秀成绩考入重庆市中,开始了他青年时代的求学生涯。</p><p>在重庆市中,学校的民主空气和治学精神,冲击着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p> <p>1936年12月,韦延鸿参加鲁迅先生追悼会,观看了同学们排演的抗日救亡新剧和壁报,心中激起强烈的爱国热情。</p> <p>1938年秋,韦延鸿考入重庆市联合中学第6班。这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对山城狂轰滥炸,联中迁到了长寿县。韦延鸿学习刻苦,他的成绩经常名列班上前茅,数学成绩犹为突出。</p> <p>重庆联合中学进步教师多,中共党员吴跃伦、周应德等支持学生会负责人张家辅出面挽留进步教师,掀起学生运动。《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论联中学潮》。国民党重庆市政府认为共产党支持学运,派宪兵到校镇压“异党”活动。联中开除43名学生。韦延鸿与同学们一起到校长室前静坐示威一个通宵,校友声援呼吁,迫使校长收回成命,取得学运的胜利。</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42年秋,韦延鸿考入国立中央师范大学数学系,深得教授夸奖和同学爱戴。他平时很少到公园去玩,经常在图书馆刻苦学习,因而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span></p><p><br></p> <p>1945年11月,韦延鸿凭着对祖国的热爱,报名参加知识青年远征军,属该军教导第三团。</p><p><br></p> <p>12月26日,他给父亲的信中说:</p><p>你的儿子也会随中华儿女的大队伍</p><p>出现在凯旋门前的</p><p>那时你的家里</p><p>一定会充满特别的更多的快乐</p><p>即使你的儿子中途</p><p>斗乏了 疲倦了</p><p>卸下了枪</p><p>躺在广阔的森林中</p><p>或寂静的沙滩上</p><p>但是</p><p>只要那全国父子团圆的日子</p><p>到来了</p><p>你儿子的灵魂也得到安慰</p><p>字里行间表现了他决心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荣,不畏牺牲的高尚品质。</p><p>韦延鸿投笔从戎3个月后,于1946年夏回到师范大学数学系,继续完成学业。</p><p>-----</p><p>1947年春,韦延鸿参加南京学生“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被宪兵镇压时打伤头部,这让他更加仇恨国民党反动政府。</p> <p>这年秋天,韦延鸿大学毕业,荣获学士学位。经南开中学国语教师韦廷光介绍,到南开中学任数学教师。</p> <p>1939年腊梅芳香时,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邀请周恩来到校演讲,播下了革命火种。</p> <p><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1946年,中共重庆市委妇女书记胡启芬领导共产党员葛林(女)、张伯山等,发动广大教师,开展争取复员还乡费的罢教斗争,取得了胜利。</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7年,中共党员刘博禹、张仲明、陈俊逸等到该校任教。是年秋,共产党员钱云仙发展姚澍为“六一”社(新青社)成员,在南开建立核心小组,创办《牧童》、《北斗星》等壁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8年,上级组织指示南开教师成立一个半公开的教师组织——新教育研究会,韦延鸿、韦廷光等20多名教师参加。该会名义上是研究教育,实际上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胡晓风与韦延鸿是重庆市中的同学。1948年5月,胡晓风来到南开中学津南村19号,借着和韦延鸿外出散步的机会,为韦延鸿办理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手续,并安排韦延鸿负责领导校内的学生运动。</p><p><br></p><p><br></p> <p>韦延鸿、赵晶片等串联青年教师在校内南园开会,组织募捐慰问活动,提出增加工薪的要求。</p><p><br></p> <p>1949年4月1日,南京10余所大学师生举行和平请愿游行,要求接受中共八项和平条件,遭到国民政府军警镇压屠杀的“四一”血案传到山城。南开教师韦延鸿、韦廷光、赵晶片等连夜组织师生,书写“严惩‘四一’血案凶手”、“抗议镇压学生运动”、“四一’烈士永垂不朽”等标语,在全校张贴。他还参加学生们举行的萤火晚会、扭秧歌舞等活动。</p> <p>4月21日,白色恐怖笼罩山城,街上商店关门闭户,很少行人。一天清晨,南开师生和住在该校女师学院的师生组成的游行队伍,像一股奔腾的洪流冲出校门,撞倒跑来劝阻的副校长喻传鉴,涌向沙磁区街头,举行示威游行。赵晶片和张仲明带头,韦延鸿与“六一”社成员吕朝金、李越等担任纠察,走在队伍的前头,当开路先锋。</p> <p>“四·二一”重庆学生运动沉重打击了蒋家王朝的嚣张气焰,唤醒了山城人民的觉醒。国民党重庆特务机关派出大批特务,秘密“侦察”共产党员。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群电令重庆当局,对山城学运实行镇压。</p><p>4月底,重庆市党政军联席会议(丙种汇报)决定,由各单位拟报“危险分子”和“异党名单”。南开中学当局向沙磁区特务报告逮捕韦延鸿、赵晶片、韦廷光等人。中统沙磁分区书记刘寿昌向重庆市党政军联席会议报告:“南开中学赵晶片、韦廷光、韦延鸿是中共分子”。</p><p>5月初,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重庆站站长吕世锟、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雷天元等,在左营街一号警司参二科开会,雷天元提出160多份卡片资料,分为甲、乙、丙类。甲类为决定立即逮捕者41人;乙类80多人;丙类40余人。重庆调查处二科科长张汉杰在会上说,南开中学教员韦延鸿、赵晶片、韦廷光3人都是共产党员,领导南开的学运,其负责人是赵晶片。当即将韦、赵等3人列入甲类,总计拟捕44人。</p> <p>特务为避免南开同伙的暴露,导演了密捕韦廷光,公开逮捕赵晶片、韦延鸿的毒计。南开中学的师生将面临着一场血雨腥风的袭击。</p> <p>1949年6月9日,本与在重庆大学读书的故乡朋友李思源商议一同回乡的韦延鸿在得知韦廷光被捕后,他决意留渝打救韦廷光,却未曾考虑自己的危险。</p><p>韦延鸿留在南开中学照常上课,接连两月平安无事, 直到8月14日,韦延鸿上完数学课到休息室坐下休息。两个特务闯进休息室,抓住韦延鸿就往校门走。同时,另外两个特务在宿舍逮捕了正在批改作业的赵晶片。南开师生立即拉起手来挡往校门,不准特务把人抓走,要求把教师放回去上课。</p><p>而另一组去抓捕民青社员郭辉鄂和方正美的特务,因被同学们包围阻止,没能成功。校内,同学们痛打特务,其中一个特务拔出手枪,打伤了赵挥琴。其他特务也鸣枪警告。特务头目怕久等引起麻烦,吩咐把韦、赵押上吉普车,慌乱地开走了。</p><p>韦延鸿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拒绝在所谓“自白书”上签字。</p> <p>8月下旬,韦延鸿被囚于石灰市监狱,后移罗汉寺看守所。特务认为韦胆小,容易突破,决定先审。未曾想,韦延鸿面对酷刑,誓不背叛组织,特务将审讯笔录整理成“韦延鸿自白书”,但韦延鸿拒绝在上面签字。10月1日,特务将韦转囚于新世界饭店底层。</p><p>1949年11月14日,蒋介石与毛人凤等由台湾飞抵重庆,由毛人凤主持召开军统负责人会议,执行蒋介石交待的大屠杀任务。会议决定分期分批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p> <p>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将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分批枪杀。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已到长江沿岸,国民党特务惊慌失措,将囚禁在新世界底层的韦延鸿、韦廷光等32人,五花大绑,口堵棉花,推上“囚车”载至歌乐山松林坡枪杀。</p> <p>韦延鸿一生刻苦求学,追求革命真理,领导和参加了南开中学的学生运动,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战场”中作出了贡献。</p> <p>1949年12月27日,南川县人民政府在道南中学召开追悼韦延鸿、古承铄、韦廷光、封忠孝等烈士大会,余兆楠、韦稚吕等报告了烈士事迹。1950年1月,重庆各界举行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追悼会,韦延鸿被追认为烈士称号,忠骨葬于烈士陵园。</p> <p>习近平总书记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p> <p>韦延鸿同志虽然未能等到曙光的降临便已倒下,但属于他的革命丰碑永远屹立在烈士陵园,将激励着这方土地的一代代家乡子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