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每年的十月份开始,都是美东新英格兰地区红叶最漂亮的季节。有碍于今年的新冠疫情,正在纠结于是否出动北上,还是宅家按兵不动。无奈看到身边认识的摄友纷纷北上拍摄满载而归,一颗驿动的心早已飘向了那一季的枫红……</p> <p>铁打的四人帮商定,为把风险降至最低,决定分两个星期间隔出发,连夜起程不留宿。第一程,在10月16日晚十点半从曼哈顿集合出发,计划驾车六小时到达目的地拍日出。</p><p>行前,名酒举杯壮行,祈望心随所愿。</p> <p>17号晨,晨曦微露,秋风习习,在有“美东大峽谷(Grand Canyon of the East)” 美誉的纽约州立公园“莱奇沃思州立公园(Letchworth State Park)的山头上,我们已架好了三脚架。</p><p><br></p> <p>日出时分,秋风萧瑟,层林尽染,一片金黄;阳光下,坐看秋色,凝望一湾秋水,眺望峡谷的红叶,仰望泛红的晴天,山、天、树、水之影重重叠叠,纯净无尘的秋色在心中逐渐升起。</p> <p>若秋林中有一飞泻瀑布,山映斜阳天接水,那这个秋景则是增色不少了。</p><p>这景致,被我们找到了。</p> <p>永恒之火(Enternal Flame)</p><p>位于美国纽约栗岭县公园(Chestnut Ridge Park)内一处瀑布下的洞穴中,据说是被印第安人在数千年前所点燃的。这团火位于瀑布下边的一处石岩下,大水时瀑布流下正好形成了一个水珠帘,看上去非常的漂亮,可惜我们到达时山水不多,没能目睹更漂亮景观。按理说水是可以浇灭这团火的,但奇怪的是并没有,专家也曾多次研究,但至今似乎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可以解释这团火至今不灭的原因。对于其燃烧不灭的原因,或许要等你们去参观研究后作出解答。</p> <p>永恒之火继续点燃……</p><p>第二程,24号晚,同样的时间地点又再整装出发了,一看日历,零时过后,这一天,恰好是九九重阳节……</p><p>正是:</p><p>日夜兼程精神醒,重阳登高福气增。</p><p>再苦再累也不怕,干粮大包趁热吃。</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还没亮,繁星点点,我们来到了麻省(马萨诸塞州)的甜面包山(Sugarloaf Mountai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要拍日出,我们要摸黑登山,登山有两条道可以选择,一条是大路(需时一个小时),另一条是徒步小径(需时半个小时),我们信心满满的选择了陡峭小径。也许是疫情期间宅家太久,背负着近三十磅重的摄影包,一手拿脚架,一手拿手电筒,行至一半,双腿竟然是瑟瑟发抖 ,气喘吁吁,宅家综合症暴露无遗。正歇着,也不知是谁说了声,天边发红了,霎时,个个象打了鸡血似的,三步拼作两步,一鼓作气登顶了。</span></p><p><br></p> <p>也许是我们坚韧不拔精神又或是重阳节带来的好运气,不远处竟然升起了两个热气球。</p><p>热气球徐徐升空,加入那秋的盛会。</p> <p>刘禹锡的《秋词》是这样描写秋色的:“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从悲凉的秋意里,感受到的是人生的另一番壮美 。我们何尝不是从肆掠的疫情里,感受到健康自由的可贵……</p><p>登临甜面包山顶,眺望群山峰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转眼又是一秋,那便要好好看看此时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p> <p>从Sugarloaf Mountain下来,沿途扫街,来到了这个童话般的小镇。</p> <p>这是一个古老的石屋教堂,位于波士顿附近。教堂被火红的枫林包围着,硕大的星条旗倒影在湖面上,不同的角度有不同构图。入夜泛着灯光,更是深邃迷人。</p><p>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点……</p> <p>秋色无边,静美怡人,令人不由自主地深深陶醉在秋的风韵里,流连忘返,特别是在这疫情困扰的时刻,烦忧尽消……</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阅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