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孟良书法】《聊聊创作与临帖》

雨飞堂(孙孟良)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聊聊创作与临帖》,刚刚为朋友创作了长卷书法《前赤壁赋》,本想做一《美篇》并携此引首简单聊一聊创作心得,思绪一开,想法就源源不断,结合近二年的学习心得,索性就来聊聊创作与临帖的自我感悟,抛砖引玉,躬请诸位不吝指正。</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1】大家都知道,书法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创作,多年临帖,千百遍的锤练,才会有行云流水的自信一挥。就如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射击场上的一箭穿心。而我以为创作更是一种检验自己阶段性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自己近期学习的综合体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我以为创作时要尽量放弃刻意设计的书写形式和章法布局,首先要体现自然,也就是说首先要学会去感悟、去理解古人书写过程中用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欹正、疏密、沽湿等要素的自然特点,按照自然书写状态去帖近古人,古人是写书法而非创作书法,书法只是他们把自己的文化修养、情感抒发通过笔端以自然流露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书写过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所以我们现在学书法、搞创作,就要时刻牢记并保持自然书写这个初衷原则,在创作时打破常规襟锢,不要刻意去布局章法,不要刻意去分割界限,去分辨我这字是王字风格,那字是米芾意韵,只要把平时所临所学、所记忆的深刻在脑海里的临书印痕,从笔端自然流露,把自己带入到忘我的自然状态,笔随意动,让各种风格在自然位置、任意章节上碰撞融合,这里的任意不是任意忘为,这里的自然也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建立在平时临帖所掌握、所感悟理解基础上的有法度、有依据、有来源的自然书写,也就是说你自然书写的每字每笔都必须是有根有据的,必须是都能在古帖上找到出处,找到答案的,通过自身的书法修养和扎实的临帖基本功,把所学所悟自然流露在字里行间(如果您在创作时还不能随意的、以本能自然的方式在大脑的记忆中调取创作所需要的每个字,运用自如,那证明你临帖学习还很生疏,尚欠火候,也就不适合来急着搞创作,而应老老实实继续临帖学习,做足基本功功课),活学活用,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内涵,才有深度,才会处处飘洒出古风古韵,并且从这种创作状态中你会更直接、更清晰、更深刻地发现自己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再通过有重点的学习训练,一个阶段后试着再去创作同一幅作品,你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如此往复,自己的创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不断写出新的意趣,达到新的高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3】书法想要写出品味、写出水准、写出高度、写出古人意韵,关键还是临帖,关键还是感悟。我以为临帖是学书人一生的功课,是学书人获得养份、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临帖的目的是为了有法度地改造自己、提高审美、积累素养。所以临帖时必须学会读帖、学会思考、学会感悟;要活学活用,不要死搬教条,切忌死啃外形钻牛角,我们学帖最终是要学古帖的内在意韵而非外形面貌,是要学古人的精、气、神,而不仅仅是追求外形的一致,临帖是学古良方,是强化肌肉记憶,优化书写本能的有效手段,是摒弃自己自由习气、吸收古人千年文化精髓的终极途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我学帖基本上不去追求每笔与原帖的完全一致,相对于临帖来说这既是我的缺点,但也是我的优势,缺点是太过放纵约束,尺度掌握不好就学不到原帖内涵,学成四不象,变成了抄书而非临帖,学习也就没有效果,再多的临帖也只是无用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4】但如果掌握得当、有度把握,就会充分体现出活学活用的优势,实际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临帖注重思考,活学活临,注重于古人内在的用笔用力书写法则,去思考古人的用笔习惯,与古人隔空对话,把自己置于古人写帖状态去理解感悟,寻求答案。临帖时注重与古帖对话交流,心静时我从帖中甚至能感触到古人写帖时平静、急燥、高亢、落魄等性情的喜怒以及环境的好坏、笔纸的优劣,有身临其景的感觉,就如同亲临旁观古人现场写帖一般,通过这种忘我状态去临帖学习,就能更深入理解原帖精要所在,从而更准确学到内涵意韵。但也正因如此,我临帖与原帖相较,在外形上与原帖会有出入,所以也经常有网友会质疑我的临帖方法,质疑我临米芾与原帖不够一致,甚至有些笔画与原帖出入较大。但大家是否有这种感觉:我虽然临帖与原帖有差异,但我所临,所创的书法,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审视、去分析理解,从整篇看上去是否都会有浓郁的米意风格呢?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大家对我的米意书风也普遍都是认同的、是肯定的,这也足以证明我这种临帖学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也是我临帖的与众不同之处———用心感悟、用心临帖、活临活用。</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5】因人而异,当然这种学习方法相较传统的临帖方法,如果认识理解不够充分、不能准确把控自我则也会很容易走入岐途,也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还是非常适合我自己的,我也因此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我把我临帖历程大概说一下,看看大家是否能从中有所感触、得到启发。我非常喜欢行书,风格主攻米芾,学书开始也即从临米开始,从下决心练习书法的第一天开始,所选择所接触的书帖只是米帖,这也是我坚定的学书审美取向,随即开始了疯狂痴迷的六年临米生涯,“痴【米】不改、不能自拔”,这六年间不学其他,只学米意,非常专注,每天临帖四小吋,前二年是单字练习,范本米芾《苕溪诗卷》,规范、把握单字笔画,重点学单字结构、欹侧、扬抑,放大米字特征,第三年起开始通临,重点体会上下启承、左右呼应,目的通过大量的通临让米意章法、布局自然积累于胸;临帖很用心,也很刻苦,每天早上五时至七时,晚上再抽二小时,硬是每天工作之余抽足四小时进行临帖练习,从不间断,也从不找借口少练或不练,把存世的六十多帖米芾书法、手扎临了个透彻,书店买不到的米帖,就在网络上翻找,找到后打印下来再临习,因每天临习,手头所有米帖书籍也都几乎翻烂,每学一遍每临一篇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到目前为止米芾每帖每札我临习都超过八百遍,总临超过四百万字。从前年开始兼习王铎,去年开始兼习北碑,今年开始兼学书谱。所有兼习都是建立在不丢弃前面临帖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前年在习米芾的基础上兼习王铎,去年我学米芾、学王铎再学北碑,而今年我每天都会临米、临王铎、临北碑、临孙过庭。今后每年我还会增加一种兼学书风,一直这样,循环往复。</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6】【对于楷书学习我这里需要穿插一段自己的感触:我原先对楷书学习是有抵触的,因楷书用笔与行书明显不同,我一直认为楷书写多了会制约行书行云流水的特性,实际上这种制约作用也是确实存在的,所以我学书法起步就与众不同,我起步是直接从行书开始的(实际上每种书体都可以被作为学书起步选择而不必纠结于是否一定要从楷书起步,这是我的观点,也是书法界一直争论、探讨的焦点)。我二年前写过一篇小文也一直秉持这种观点,甚至我现在还坚定这种观点。但往往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亊实上楷书对行书的支撑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从兼学魏碑一年来看,我明显感觉到了楷书练习对我行书笔力的提升作用,所以也坚定了继续兼楷的决心,但问题来了,既然学楷,那怎么去解决楷书对行书的制约影响呢?就我学习行书的感受,对比临帖过程我认为只要解决学书的顺序问题就能明显消除这种影响,也就是说先学行书,形成深刻固有的行书用笔习惯,努力使行书用笔深植脑海,再回过头来兼学楷书,则此时楷书再怎么学也难以影响,或者说影响微乎其微,这仅是我个人的经验体会,是否经得起检验不敢保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7】我现在这样兼学、混临,目的也就是刻意让所有所临习的各种风格自由碰撞、混淆融合,打破风格界限,产生化学反应。我学米芾重“意”,学王铎求“势”,学北碑取“骨”,学书谱寻“线”,各有侧重,这对我提高自己书法素养、提高创作能力、形成自己独特风格还是非常有效的。就拿我刚刚创作的《前赤壁赋》来说,创作时我根本未曾思考如何来写,因纸是长卷纸,因此也没有去考虑章法、布局、篇幅长短(这里说明一下,如果是在纸张尺寸受限的条件下创作作品就首先需要考虑字数篇幅的谋划布局,以便整篇书法作品更统一、更协调),只是在电脑上打印一下内容即照着内容开始创作,与其说创作,还不如说是抄写(当然这种抄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抄写,是建立在临帖功夫扎实,能运用自如,对笔法、章法、上下左右承接呼应胸有成竹的基础上的创作),把这篇文章按自己临帖所学所悟进行自然书写,不刻意,不做作,也不去考虑什么风格,只是对相同字稍加注意,尽量以自己所学体现不同的写法、不同的表现形式。夹楷带草,但主基调仍是我所喜欢的行书。一气呵成,完成创作,创作完成后再回来审视,整篇仍是米意为主基调,当然这也是我的根,我的基。米意占了七成,王铎风格占了二成,其余的北碑、书谱味道各半。当然整篇行文尚有很多不足,稍显生硬,但足以体现我现在的学书状态,也体现我的书风味道和今后的发展方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8】说到这里再聊一个话题也就是入帖与出帖的问题,有书友说学书入帖容易出帖难,许多书家也秉持这种观点,我也认同这种观点,但我所理解的入帖与出帖与大家传统的理解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解读。首先我认为入帖本身就很难很难,你以为临到原帖一致就入帖了吗?还差得远了,临帖当重韵而非形,这在上面章节中我已经表明过态度;重外形,虽然临到原帖一致而并没有认识理解原帖内在的用笔用力自然规律,那只属描帖,只能算稍懂皮毛,临得再像也只能算临帖的初级阶段,所以临得再好、临得再像你只能写出形而永远写不出韵,离开了原帖参照你就会被打回原形,写不出帖中味道,你也就永远不会把帖学转化为自己的装备(当然我所说的这个初级阶段也是临帖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基础,只有建立在这个根基上的活学活临才是王道,才会走得更高、走得更远);只有理解了、感悟了、写出帖味了,你才算入帖。而对于历经历史长河洗礼而流传、传承至今的古代名家碑帖,每帖每种风格都是经典,都是千锤百练,都是博大精深。无论是魏晋风骨还是唐法宋意或者其他流派,其中每一种风格就是穷我们一生的精力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天资聪明者终其一生也许能领悟原帖的十之一二,天资平庸或学习不刻苦者虽耗时多年却也只能在门外徘徊;一种帖学风格都还学不透,更未深入,那你为什么就要急着出帖呢?何必要出帖呢?呆在帖里继续学习不好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9】就我而言,上面也说了,我学书开始即临米,临到现在了,对米意也有一定的了解了,我每天还在临,还在感悟,一方面每临一次总能在一个点或一个方面上获得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深印象,加强肌肉记忆,生怕淡化、生怕忘记、生怕刚刚学到的帖意风格又会慢慢流逝。所以我临米我非但不想出帖,我而且是想永远呆在米帖中,把米意深刻牢固掌握,在大脑中永留印痕,时时去感受古人的博学广才。这是说的入帖问题,是我对入帖的理解,再说说出帖,其实真正掌握了入帖的精髓,你能很自然的写出原帖神韵,变帖学为本能,运用自如,把原帖韵味写得自然奔放、出神入化,实际上说你早已经出帖了。有人说要把所临所学忘掉,摆脱原帖要素、摆脱原帖依赖写出自己的风格才能算出帖,这纯属扯蛋,忘掉临帖那你当初何必去临去学呢?要知道临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去除习气、改造自我,我以为入帖出帖其实没有明确的界限,他是一种慢慢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自然的而非刻意的转变,是量变与质变的转换。走出一种风格也不是靠刻意的去忘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10】当然你如果一定要从一种风格中走出来,也有多种办法,最简单的你可以在学习原有的风格的同时试着每天兼学另一种风格,让二种风格在平时的临帖练习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久而久之,你就会在不经意间减弱了原帖对你的影响和依赖,从而帮助你走出第一帖的困境;同样你可以再第二种风格中走出,去感受第三种风格,如此反复,循序渐进,通过不间断的学习领悟,吸收到不同的养份,去感悟、去寻找,游离在每种风格之间,这样才会慢慢形成一个全新的特点鲜明的自我,也就是真正的出帖,确立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所在,也就是书法的传与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本想简单聊几句,写一篇小文,谁知话闸一开,思序即来,兴致所致,仅以手机为书写载体,就这么一蹴而就,啰啰嗦嗦简单一说就成了五千字的中篇文章了;我所说所想,随性而为,没有严密清晰的逻辑条理,只是个人的一点思考、一点感悟,很是片面、很是肤浅,也没有参考过业内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所以我的观点也没有过硬的专业理论来支撑论证,也许有些观点确实有违传统理念,不值得学习效仿,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讨论的话题,诸位尽可广开言路、指点迷津;亦可当头棒喝、严肃批评。不屑指点,请一笑了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作者简介】孙孟良,男,1968年生于江苏宜兴,宜兴市书协会员。书法根植传统,取法米芾,上追魏晋、下涉王铎,以古为师,努力追求与古人先贤对话交流,崇尚晋韵宋意,在临帖学古中逐步形成个人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近期荣誉】2016宜兴市第二届书法临帖大赛入展(市书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7年宜兴市《法润陶都》书法比赛优秀奖(最高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8我有匠心第二届全国书法赛金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8宜兴市第四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市政府)入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9“双城墨韵”深圳罗湖——江苏宜兴双城书法联展入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9宜兴市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优秀提名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9第三届【壶中日月】当代书画紫砂名家作品展(宜兴书法专题展)入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9【我有匠心】全国书展金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9江苏省全省职工书画大赛优秀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