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工程 】舞蹈及文化 创新与构建

小酥酥

<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主要课程]</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上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地方舞蹈文化在高校的建构与传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傅丽教授主讲</span></p> <p><br></p><p><br></p><p>傅丽,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公派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访问学者、赣南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传承基地”的负责人,先后到北京舞蹈学院和厦门大学进修。主要从事舞蹈教育教学、舞蹈编导、赣南客家舞蹈理论研究,主持省级科研10项;主持赣南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一项;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6项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二等奖; 2015年编排节目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晚会;2017年11月获江西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二等奖。</p><p><br></p><p><br></p><p><br></p> <p><br></p><p> 有文化自信才有民族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传统民间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傅教授通过赣南非遗舞蹈《采茶戏》领我们透过地方舞蹈解读赣南文化,非常耐人寻味。</p> <p><br></p><p> 傅丽老师带领同学们体验赣南非遗文化《采茶戏》</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下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学舞蹈普及教育方法探讨与经验分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杨丹主讲</span></p> <p><br></p><p>杨丹,广东实验中学舞蹈高级教师、广东省“强师工程”舞蹈骨干教育培训专家、广东省中小学生舞蹈委员会委员;获得广东实验中学“青蓝工程”公开课比赛两届一等奖;曾带领广东实验中学舞蹈团分别以作品《我们的天空》、《靠岸》、《敬酒歌》、《盛世刀歌》参加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荣获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p><p><br></p><p>主要承担《中学舞蹈普及教育方式方法探讨与经验分享》、《中学舞蹈普及课程创编实践》等培训课程。</p><p><br></p> <p><br></p><p> 杨丹老师把学员分为两组,分别模拟师生进行授课示范。通过破冰,游戏等让我们感受师者对课堂的调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把在云端的舞蹈落地。</p> <p><b>【我们的成果】</b></p> <p><br></p><p>【我们的感受】</p> <p>第一组“舞花柔”心得</p><p>作者:张旎</p><p> 11月3日,是为期八天的中小学舞蹈骨干教师示范培训班的第五天。虽然今天的天气降温了,但是学员们学习的热情依然没有减退。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两位优秀的老师,上午是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傅丽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地方舞蹈文化在高校教育的建构与传承》这门课程。</p><p> 地方舞蹈文化在高校教育的建构与传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传统民间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重要文化基础。传统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记录着劳动人民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地方历史的稀世物证,更是地方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传统民间艺术既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劳动人民的自我表达方式和文化象征。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是尊重的,尊重的前提是了解。首先,要了解传统文化原本的真实样貌。进而,须深入了解其产生形成的原因,尤其应明晰其在过去动荡的社会变革中如何自然衍变以适应时代变迁。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的主力军,高校教育担负着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及传承的重任,与此同时又必须在尊重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性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活态传承。当前,在构建国际多元文化语境的地方文化背景下,如何引地方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又如何在教学中建构其教学体系?这是高校教育工作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最后傅老师带领我们感受了有关采茶戏的传统舞蹈基本动作,无形中宣传了采茶戏的文化。</p><p> 下午的课程是由广东实验中学舞蹈高级教师杨丹老师给我们上课,首先把各位老师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一小段授课,第一组在课程中学习了四个队形,分别是两横排密集型 四排密集型 四排分散型 圆形 在课堂中利用了石头剪刀布等小游戏提高学生注意力,在无形中也维持了课堂纪律,接下来杨老师为我们解决了教学上会遇到的课堂问题,第二组一开始调动气氛,热身环节,让学生不能身体热了,心情也要热。建立关系后可以植入,可以舞蹈创编,1.创编不需要舞蹈基础2.当学生意识到我在这一门课程没有优势情况下,会出现叛逆心理3.建立信念,激发学生兴趣(找素材) 4.动作开发解放天性也需要游戏 上完杨丹老师的课后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明白了上课的多种形式</p> <p>  二组心得体会(作者:吕宇慧)</p><p> </p><p> 11月2日是此次省培的第五天,我们受益匪浅。</p><p> 上午由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傅丽教授讲授课程巜地方舞蹈文化在高校教育的建构与传承》。傅丽教授详细精彩地讲授传统民间艺术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劳动人民的自我表达方式和文化象征。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的主力军,高校教育担负着对文化传统的活力传承。傅丽教授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赣南客家采茶戏。一、赣南客家采茶戏的发展脉络。二、赣南采茶戏艺术形成的历史轨迹。三、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艺术形态。傅丽老师用课件,视频,老师示范学生学习,生动地展示赣南采茶戏。由此让我们思考传承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传承与创作作品要了解当地的地理,人文,经济,历史,艺术形态。傅丽老师为我们以后创作非遗舞蹈作品做了很好的指引。</p><p> 下午是杨丹老师现场实践舞蹈课堂:巜中学舞蹈--普及教育方式方法探讨与经验分享》</p><p>一、如何开展第一节舞蹈课堂</p><p>1.学生四种排队类型:用三秒训练四种队形。</p><p>2.讲八个方位,单数在正,复数在斜角。抽查学生方位。</p><p>3.听老师口令做剪刀石头布</p><p>4.现场学员提出自己教学问题,老师和学员们共同解决问题。</p><p>二、当与学生熟悉后,讲述接下来的课程如何开展。</p><p>1、热身活动,每组做一套6个动作,每个动作做后敲鼓返回。</p><p>三、讲述如何让学生爱上舞蹈课</p><p>1.圆形,老师带头,往右进行,所有人模仿。</p><p>2.四排散开队形,一组热身动作。</p><p>四、开发舞蹈动作思维。1.身体各部位展示。2.五人一组,各自五个号显示,做连接展示并做熟练。4.打乱动作顺序。5.加上节奏并展示。6.课后作业,用两句歌词创编。</p><p> 今天的课程对我们实际教学有着启发作用,意义非凡!</p> <p>三组心得(郑晓云)</p><p>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的培训活动,短短几天学习,让我受益非浅!今天早上,学院迎来了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傅丽老师!着重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客家采茶戏的发展从孕育到成型的几个阶段!从地理空间环境,文化背景,到欣赏了它的传统戏剧,感受到了采茶戏的文化魅力!</p><p> 下午又迎来了广东实验中学舞蹈高级教师、广东省“强师工程”舞蹈骨干教育培训专家、广东省中小学生舞蹈委员会委员杨丹老师!杨丹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又实用的舞蹈实践课、我们从中学会了利用团队的力量创编小舞蹈。整个活动累并快乐着,收获颇多!</p> <p>  四组心得(潘家裕) 今天上午非常有幸听了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傅丽副教授的巜地方舞蹈文化在高校教育的建构与传承》讲座,收获颇丰:在理论层面上她以导游般的方式让我们深层次地领略了赣南客家采茶戏的独特魅力,瞬间让我身临其中,心生向往;在巜采茶戏》舞蹈的教学中,她居然能让我这个没有一点舞蹈基础的也能跳得神拟,给我极大的信心!特别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不同地方文化的了解,更能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 </p><p>今天下午我似乎在"玩"着上课,一直都在游戏中而"留恋忘返"地结束了广东实验中学舞蹈高级教师杨丹老师的巜中学舞蹈普及教育方式方法探讨与经验分享》课,她会让你忘了这是一节舞蹈课,原来可以跟学生在不断地玩游戏中就能让学生学会了有序的队型,学会了自己创编舞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仅是一堂舞蹈课,更好地为我指明上以后音乐课的明路!</p> <p><br></p><p>一个结束意味另一个开始,期待我们的第六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