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者行远 思者常新

淡然一笑

<p>  “午读时间,安静阅读”伴着这样的提示语我们富力分校的孩子们进入了午读时间,我也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读书时光!每天中午我捧起的书是《佐晓梅教育随笔》。</p> <p>  《佐晓梅教育随笔》是通辽市教育界名人,我们富力分校的佐晓梅校长的著作。就像书中前言所述:向书本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底蕴,增加自己的底气;向专家、名师学习,特别是学习人家经验背后的精神、理念,以他人之石攻己之玉;向实践学习,把一次次成功、失败,都化作脚下一级级通往名师之路的阶梯。当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佐校长还勤于反思,在反思中保持清醒,笃行求索。记录着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被人们忽略的细节。</p><p> 一篇篇小文章读着不累,有着深刻的哲理,每当读的内容感同身受时还会默默地落泪!</p> <p>  全书主体共分为:读写笔记、赛课随行、精巧心思、感动之人四个部分。捧起这本书,跟随佐校长去拜访文化名人,走近千年古迹,走入自己的内心……书中说,阅读,是与智者的心灵沟通……写作,是与自己的内心交流……那么,在与智者促膝长谈中,我受益良多。</p><p><br></p> <p> 其中,讲到一个茶山的故事:宜兴有种紫砂壶,用的时间长了,壶中会长出茶山,也就是陈年茶垢。长有茶山的茶壶不放茶叶也有茶味。有位老太太家中有把上百年的老壶,她拿到市场上去卖,要价五钱银子。一位买主竟然出价三两,说过会儿来拿。老太太心想,这么一把旧壶三两银子,里面太脏多不好意思,于是,把茶山给刮净了。买主回来一见茶山没了,掉头就走,五钱也不买了。故事讲到这,想必大家都懂了,老太太手里真正值钱的不是那把茶壶,而是老太太感觉“太脏”而被刮干净了的茶山。这茶山是经过了上百年的积累、沉淀的,在买壶人的眼里,它的价值已经远远地超过了那把百年的老茶壶。</p> <p> 书中还谈到了小雁塔为何能千年安然。小雁塔跨越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历经几十次地震,3次开裂又3次复合,尤其是1556年的一次地震将其由56米的完整高度震为现有的43米高度,但是至今塔身不倾斜。后文物工作者发现小雁塔塔基四周直径60米左右的地下,由外到塔基中心处的夯土层逐渐加深,中心部位是数层青石,上面用砖砌出塔基,同时地面垒了三米高的台基,其中,上方才是塔身。通常,人们目光所及的多是小雁塔的秀美塔身,地下如同实心锅一样的庞大载体却被人忽略。但是,正是地下的庞大载体让它具有了如同不倒翁的原理与功能,减缓了各种外力,尤其是地震时外力的作用,让它虽经千年风雨而能保存至今。</p> <p> 茶山的累积非一日之功,小雁塔的秀美也许我们未曾领略,关于“勇敢”却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跟随佐校长,我们一起细品“勇敢”。“勇敢点!”我们时常这样鼓励遇到各种困难的学生。这样的鼓励就是最好的吗?我们可以去书中寻找答案。</p><p>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险情,她能带着孩子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她就像妈妈一样保护着每一个孩子。她的爱,让略显孤僻的孩子也能寻求安慰。</p><p> 就像我们看的电视节目,我们只是看娱乐,但是却能引起她对教育的思考!在她的世界里,处处都是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p> <p>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本书中的人、事、物,都如同明镜,读后令我正衣冠、明得失。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的反思,勤于动笔记录美好瞬间,一步一个脚印沉淀人生的茶山。而若想如小雁塔一般,夯实知识基础,须“吾日三省吾身”,培养自身的科学态度,即要有实事求是和批判精神。恒者思远,思者常新!</p>

茶山

雁塔

学习

佐晓梅

塔基

塔身

我们

名师

老太太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