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旅(二)

江跃

<p>2020年9月14日晴转多云。早餐后,告别我们居住了三天的云顶金熙酒店。</p> <p>早九点离开酒店,沿214国道向德钦县前行,约220公里,预计四小时。实际走了走了八个多小时。</p> <p>皆因沿途有风景区,车子驶出香格里拉约二十多公里即来到尚未开发的纳帕海共比草原。</p> <p>纳帕海共比草原。</p> <p>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香格里拉市境内,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城西8km处,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季节性湖泊湿地类型。</p> <p>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p> <p>停车游览,立刻被她原始质朴的美所震撼。</p> <p>纳帕海(高原湖泊)与湿地相连,湿地与草原相连,天然一体,水天相接。</p> <p>周围群山倒映水中,随微波涟漪轻摇略摆,湖光山色,滟潋多姿。</p> <p>此时,天上的阳光在浓云中冲撞蕴藏,厚重的云落入清澈的湖水中,被洗成丝丝缕缕的絮状,与湖水融合成奇特景观,人间难得一见。</p> <p>与湖水相连的湿地溪流密布,或隐或现,既不闻水流之声,也难觅细流之影。</p> <p>由湿地过渡成草原,水草丰润嫩绿,牦牛马儿自由自在低头啃食,各种野生海鸟展翅略过水面,构成令人心醉的高原风景,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海拔三千五百米的自然天成的画幅。</p> <p>频频举起的相机和手机,无论你拍摄的技巧多么高明,你无法与再现纳帕海共比草原自身之美相比。</p> <p>十点四十,离开纳帕海共比草原继续向前进。</p> <p>巴拉格宗一一被上苍眷顾的地方。</p><p> 我们置身于巴拉格宗,集雪山、峡谷、冰川、河流、高原湖泊、原始森林于一体。</p> <p>区域内最高海拔巴拉格宗雪山是香格里拉市第一高峰,海拔最低点是与四川省接壤处的水庄,河谷平均海拔约2650米,年平均温度约14.8摄氏度,属北亚热带气候。</p> <p>巴拉格宗景区是一种无以言喻的大美,峡谷、河流、乱石、雪山、草原、湖泊以及绚丽多彩的藏民俗文化囊括于其中,实乃堪称一绝。</p> <p>车子逐渐由山脊驶向山谷,在谷底又与奔腾的金沙江不期而遇,车子与江流并向而驰。</p> <p>行约数十公里,车子弃江流沿盘山公路蜿蜒向上,在横断山脉半腰行约数十公里来到金沙江大湾。</p> <p>午12:00点抵达金沙江大湾观景台。</p> <p>BSR_蓝天救援队员们在观景台上巡逻。</p> <p>购票进入金沙江大湾观景台,忙不迭伸头向下一看,哇塞!又一奇观惊现眼前。</p> <p>只见崇山峻岭的深峪大堑里,奔腾的金沙江突遇一座巨型大山档住去路,江水只好驯服的顺圆形大山绕山脚而行,于是一个状如马蹄形的江流大湾自然天成。</p> <p>一路千里直行奔驰向前的江水竟在莽莽苍苍的大山之谷蜿蜒成一个不封口的圆形大湾,真是让人叹为观止。</p> <p>感慨造化之神奇,感慨天地之伟力,感慨大美之无形。</p> <p>此时,初秋的阳光在深谷大江的蹄型水面浮泛起金光,温婉的江水环山而走,流淌成高原一大奇观。</p> <p>金沙江峡谷与金沙江大湾:</p><p>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因江水中含有大量金沙而得名。</p> <p>金沙江西起青海玉树,东至四川宜宾,全长2316公里。</p> <p>由于金沙江主要穿行于高山和高原地区,经过数百万年的河流侵蚀,沿金沙江形成了许多高差达2000—3000米的壮观峡谷。</p> <p>在云南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金沙江在峡谷中转了一个“U”形大弯。</p> <p>在大地上勾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被称为“金沙江大湾”。</p> <p>离开金沙江大湾观景台。</p> <p>离开大湾后车子一路盘旋向上。</p> <p>沿途古树参天,群山连绵起伏,一幅幅大自然的杰作略窗而过,令人目不暇接。</p> <p>云岭山脉在西藏境内称为芒康山(宁静山),进入云南后称为云岭山脉。</p> <p>云岭山脉高耸绵延,南北向纵贯云南西部,山脊线平均海拔4200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余座。</p> <p>自德钦县往南,云岭山脉分为西、中、东三支,名山众多,西支主要高山包括白马雪山、清水朗山、雪盘山等。</p> <p>中支主要高山有甲午雪山、察里雪山、老君山、点苍山等。</p> <p>东支主要高山包括哈巴雪山、玉龙雪山、绵绵山等。</p> <p>站在云岭山脉上,你看这手机显示此地海拔高度4234m。</p> <p>天空湛蓝,云朵洁白。又行至三千八百多米的海跋高度,来到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p> <p>雪山之巅云遮雾绕,不见真容。驱车向前翻过4292米的哑口。</p> <p>一路前行穿过德钦隧道。</p> <p>到达德钦县,看到“德钦欢迎您|!顿感亲切,心生暖意。</p> <p>16:30来到藏式迎宾门头观景台,这里是观看梅里雪山的最佳地方。</p> <p>进入迎宾门首先看到的是梅里十三塔,高山背景云雾缭绕,显得白塔更加肃穆。</p> <p>天空忽然云转多晴。</p> <p>好客的德钦人在此建了十三座白塔,迎接各方游人来到梅里雪山,沐浴高原的和煦阳光,因此被称为“梅里迎宾十三塔”。</p> <p>到了梅里十三塔,只想到了两字:神圣!蓝天白云,圣洁的白塔,让人心境顿时无比澄明,合手仰慕膜拜,一切纷扰杂念皆无影无踪。</p> <p>这里是梅里雪山的一个著名观 景台,从迎宾梅里十三塔向对面(西侧)的山望去。</p> <p>梅里十三塔对面(西侧)就是梅里雪峰山。</p> <p>在那澄净的蓝天下,映衬着高洁雄奇的雪峰,梅里雪山的锋芒直指苍穹。</p> <p>梅里雪山在德钦县境内,属于怒山山脉,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维西碧罗雪山相接,总面积7.6公顷。是康巴地区最著名的神山之一,藏区人民称其为“绒赞卡瓦格博”。每年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民都要前来朝拜。</p> <p>民国年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汉文献中或称“四蟒大雪山”,或以卡瓦格博主峰为界,北半部称梅里雪山,南半部称太子雪山。</p> <p>1991年1月25日,中日电台和电视台同时向世界发布中日登山队17名队员在攀登梅里雪山时全部遇难的消息后,世界上更多的人们便把这神秘的雪山名称统称为“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m,为云南最高峰。</p> <p>在卡瓦格博峰周围,八座5300m以上的山峰一字排开,巍峨壮丽,宛如雪山的仪仗队。群峰中的卡瓦格博形态对称,伟岸高大,充满王者气概。南侧(下图左边)的缅茨姆峰线条秀美,傲立苍穹。</p> <p>五方佛峰如一道巨大屏风,横亘天际…。雪山前面是深邃的澜沧江峡谷,山峰与江面的高差超过4000m。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能够让人如此近距离大尺度地领略雪山之美。2005年,梅里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成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最引人瞩目的一张“景点名片”。</p> <p>梅里雪山峰群</p><p> “梅里”为藏语,意为“药王山”。山巅雪峰林立,高僧巴沃·赤塘烈绕多杰在《神圣卡瓦格博外传胜迹指南经》中写到:“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奕的佛塔。”按《德钦县地名志》,梅里雪山从南到北,主要的雪峰有八座:从图片左起</p><p> 缅茨姆峰海拔6054米</p><p>吉娃仁安(五方佛)峰海拔5470米</p><p>巴乌八蒙峰海拔6000米</p><p>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p><p>粗归拉卡峰海拔5993米</p><p>芒框拉卡峰海拔6400米</p><p>奶日顶卡峰海拔6379米</p><p>说拉曾归面布峰海拔5295米。</p> <p>梅里十三迎宾塔观景台也是欣赏梅里雪山的最佳位置之一,雄伟的梅里雪山耸立在蓝天下,气势磅礴、震憾无比。</p> <p>人们都说神山只现给有缘人看,在许多的时候,云就罩在雪峰顶上,或系挂于山腰,使其更加缥缈朦胧而神秘。</p> <p>我们等了大约半小时,梅里雪山峰渐渐云消雾散,人们一阵欢呼,终于得见梅里雪山真容。</p> <p>此时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梅里雪山突显轮廊。</p> <p>看到此等美景,两只眼睛再配上相机镜头都感觉不够用,无法尽情的饱览此等美景。</p> <p>梅里雪山,秋末冬初,藏川青甘香客,迢迢赶来朝拜,心灵的自然丰碑。</p> <p>梅里雪山藏民绕匝礼拜,少则七天,多则半月,称为“转经”。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百十倍,匍匐登山,叹为观止。</p> <p>梅里雪山最高的卡瓦格博峰,为云南第一高峰。海拔为6740米,是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传说为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龙区八大神山之首,在当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号,是康巴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p> <p>梅里雪山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当地人认为: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p> <p>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语“白色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传说原是九头十八臂的凶恶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领乃制敌宝珠雄师大王格萨尔麾下一员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p> <p>1991年,中日联合学术登山队的17名队员对梅里雪山主峰发起了冲击,他们从三号营地出发冲顶,上升至海拔6400米时天气突然变得恶劣只好下撤准备第二天继续冲顶。然而当晚当队员与大本营进行过最后一次语音联系后,在海拔5000多米处遭遇大规模雪崩,所有队员全部遇难,长眠在了卡瓦格博。</p> <p>梅里雪山卡瓦格博主峰,由于90年底91年初相继登山队登过此峰,结果全部遇难。2000年,一个宣言被通过,卡瓦格博,作为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将永远不允许被攀登。所以卡瓦格博峰,迄今是“处女峰”。</p> <p>卡瓦格博成了人类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的发生地。部分遗体于数年后被放牧的藏民在主峰另一侧的大冰板发现。人类对雪山之神征服的尝试又一次以彻底的失败告终。</p> <p>从此也更让人领会到藏族同胞对人与自然关系更为真诚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若一心与自然为敌,只意欲征服自然,则必将以灭亡告终。</p> <p>有的游客已经在梅里十三塔观景台守候了整五天,有人守候了三天,今天才有幸一睹梅里雪山风采。而我们仅到来30分钟左右,就见此盛景,且云☁️中泛出彩虹,真是运气爆好,心中由然生起敬畏神山之意。</p> <p>当你以虔诚之心不远万里来朝拜神山,无论你是否能一睹梅里雪山尊容,你的灵魂已受洗涤与净化,同时你已得到卡瓦格博神的祝福与保佑,带上欢喜之心,扎西德勒!</p> <p>只因一路美景太多,梅里雪山盛景一生难遇,大家的手机、相机电池皆已耗尽 。</p> <p>梅里雪山我早已向往之,心中的神圣山,有幸目睹您的尊容,仰慕您的壮丽,信念您的佛灵,分享您的光辉,福运人生❤,梅里雪山再见!</p> <p>2020年9月14日当晚宿德钦县城达圣酒店。明日过飞来寺再跨省界入藏。</p> <p>2020年9月15日天还没亮,早6:00再次登上梅里十三塔观景台,幻想着能拍摄到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p> <p>期待一见梅里雪山日照金顶的盛景。</p> <p>但好运不常有,等到八点许,对面群峰依旧重云密锁,身后的太阳迟迟不露脸,虽心有不甘也不得不离开赶往飞来寺。</p> <p>车行至G214国道,前方500米处就是飞来寺。</p> <p>飞来寺位于德钦县城西南10公里处,海拔3439米。飞来寺藏语称"觉吾南卡扎西",始建于清朝初年,现有建筑为民国时期重建。</p> <p>飞来寺(觉吾南卡扎西),即虚空吉祥,意为飞来的佛祖像,汉语称“飞来寺”。</p> <p>传说建寺者南卡曲吉嘉措活佛在卡瓦格博圣地闭关修习时,在禅定之中见到一尊佛像从印度飞来降临在卡瓦格博对面的一座山头上。</p> <p>活佛观察缘起后果真找到了一尊佛祖真身像,并明白了佛祖的旨意,于是组织村民兴建了寺庙。举行开光庆典时,佛祖亲驾寺庙上空,为寺庙和庙内主供的佛像祝福,由此,朝拜觉悟南卡扎西等同于朝拜了拉萨大昭寺佛祖像。</p> <p>飞来寺庙名声大振,寺内壁画享誉藏地,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飞来寺内壁绘有60多平方米的清代壁画。</p> <p>其壁画内容以门楣为界一分为二,两边分别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和宁玛派师承及护法诸尊。</p> <p>十世班禅大师于1986年11月12日亲临寺庙,朝拜卡瓦格博圣山。</p><p>参观完飞来寺庙,徒步去飞来寺观景台。</p> <p>我们行走1公里左右到达飞来寺观景台。飞来寺观景台是看梅里雪山极佳之地。</p> <p>到飞来寺观景台后,直眼巴巴的盼望着,十点半钟云山雾罩,梅里雪山尊容不见。</p> <p>飞来寺观景台上八座白塔。</p> <p>白塔是由第二世嘎玛巴活佛噶玛巴希创建的。</p> <p>当时噶玛巴希开辟了朝拜卡瓦格博圣地的道路,妨碍了凶煞神的活动,惹怒了煞神,煞神总是给村民和朝拜香客带来灾难。</p> <p>为了镇伏煞神,噶玛巴希大活佛就在这里建造了第一座白塔一一菩提塔。</p> <p>后来建造飞来寺观景台,在观景台上新建了八座同样大小的白塔。</p> <p>飞来寺观景台上设有邮局。</p> <p>德钦县为了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打造由国际田联认证的品牌体育赛事,全球宣传“香格里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助推德钦梅里雪山体育旅游发展打造品牌,中共德钦梅里100公极限耐力赛2018曾经举办。</p> <p>梅里雪山玛尼堆</p><p> “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成“玛尼石”。藏族人容牢固不变之心为“如同石上刻的图纹”,认为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保存久远,如格萨尔的足印、拴马石印、马蹄印以及某历史名人的脚印等。</p> <p>人们刀笔不停,艰苦劳作,在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上刻写上经文以及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色彩,使平凡的石头变成了玛尼石。虔诚的藏族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p> <p>我们约定:</p><p>让每一次的到来,</p><p>始于向往与期待,</p><p>止于敬畏与仰望,</p><p>化为纯净心灵的一次远足…</p> <p>我们约定:</p><p>以一颗虔诚、安静、感悟的心,</p><p>一颗善良、纯净、尊重的心,</p><p>感念梅里的自然、文化、宗教、信仰…</p> <p>我们约定:</p><p>珍爱这里如自己的家园;</p><p>不伤害这里的任何生灵;</p><p>不采集、不带走这里的物种标本;</p><p>不踩踏、不攀爬冰川;</p><p>不攀登梅里圣峰。</p> <p>我们约定:</p><p>轻轻地来,悄悄地走…</p><p>带走自己的弃物,让善心可现;</p><p>带走别人的弃物,让功德高尚。</p><p>行为高贵、博爱无疆,在彼此的心间…</p> <p>看看风光摄影中赤金满度的梅里雪山,只有借张照片满足心里安慰。</p> <p>只好悻悻然离开飞来寺观景台,前往下一站—一西藏盐井镇。</p> <p>上午十一点到达滇藏连接地一一“隔河界”,看到“西藏芒康欢迎您”的门界心情小激动,西藏 是一个多么令人无限向往的神秘之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在我底内心深处就有一种声音呐喊着一定要去一趟啊,天下没有远方。</p> <p>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8年末常住人口343.82万人。</p> <p>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打卡拍照留影后就进入西藏辖区,入乡随俗。</p> <p>进藏不久,即由横断山顶下到山谷,又与金沙江相遇,公路随江婉延,车子与金沙江逆向而行。</p> <p>中午一点半抵达西藏第一站一一盐井镇。小镇位于金沙江旁,海跋2600米,以产盐而名。</p> <p>盐井乡的正式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p> <p>茶马古道上的明珠,纳西族人称其“察卡”即盐井,“察”是食盐,“卡” 是洞眼。</p> <p>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是滇藏公路上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p> <p>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p> <p>盐井地处横断山脉、宁静山脉南北贯通,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自然资源丰富,现辟有盐井自然保护区。</p> <p>落脚后,乘兴游览了西藏境内惟一的天主教堂,位于滇藏公路旁(国道214线),距芒康县城107公里,是1865年由法国传教士邓得亮神父创建。</p> <p>当时西藏政教合一不允许其它教派的入侵,传说邓得亮神父用一牛皮地,一牛角水智取教堂的地皮和水源。该教堂占地面积12225平方米,建筑风格兼藏汉建筑之精华和西洋建筑之长。</p> <p>教堂外观及左右两侧的建筑极具藏族特色。</p> <p>走进大厅气氛肃穆,仿佛置身欧洲最传统的教堂中。</p> <p>1865年至1949年先后有17位外国传教士来此传教并进行宗教活动。至今,当地80%以上群众都信奉天主教,每周都做礼拜,念译成藏文的《圣经》,目前有一名当地藏族神父主持。</p> <p>谁都无法相信在藏传佛教兴盛的西藏,两百多年前就有天主教在此传教并建起一座屋顶有着十字架的精美教堂,这真是一大宗教文化奇迹。</p> <p>这是一处来到盐井最值得一看的地方,不管怎样我愿把教堂里的两句话送给大家:“虽至洁不弃污者,虽全善不绝恶者。”愿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大爱与胸襟。</p> <p>有趣的是游览完盐井的天主教堂后,我们又去了一处叫做“扎古西峽谷.文成公主庙”的典型藏传佛教寺院。</p> <p>寺院深藏在一个险峻的峡谷里,很少有游客知道这里,也少有人到此游览,这是一个极其清净的地方。</p> <p>我们到达时见寺院里外有不少年轻的僧人在诵习经文,大家猜想这里可能是僧侣们研修佛经的寺院。</p> <p>这里的峡谷又名“觉龙桃花沟”,据说每年三、四月间桃花盛开,如火如霞,美如仙境。</p> <p>觉龙桃花沟是国道214线进藏赏花的第一站,整个村子处处是天然的桃树,犹如人间世外桃源,每年的4月桃花节让人更有品不完的加加面、葡萄酒、酥油茶、跳不完的弦子舞、听不完的山歌等。</p> <p>觉龙桃花沟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使这个村庄显的更加富有高原特色。</p> <p>扎古西峡谷·文成公主庙“扎古西”藏语意为“打开山崖门”,峡谷峭壁上处处有溶洞,传说这里是高僧、活佛修炼的地方,文成公主庙就坐落在悬崖底部。</p> <p>庙里有一座大岩石,上面有自然形成的藏王松赞干布和唐朝文成公主神像,神像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是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而成的,让人赞不绝口。</p> <p>游览约一小时许,返回盐井镇上,当晚入驻盐井“珠穆朗玛”酒店。房间干净整洁,床上用品清洁卫生。</p> <p>酒店老板四川人,价格实惠一百一标,真是良心价。酒店窗外景色。</p> <p>饭后已是晚上七点半了,大家出去逛了逛小镇一会儿,回宾馆休息,准备明日观赏千年古盐田。</p> <p>2020年9月16日晴,早晨八点半, 吃完自备早点:牛奶、鸡蛋、面包,九点前往参观西藏芒康盐井盐田,景区千年古盐田,门票90元,60岁以上半价,两天内有效。</p> <p>我们的车驶过横跨江面的大桥,进入晒盐的村庄。</p> <p>自驾进入,道路凹凸不平,极难走,一直向江底开去,古盐田在江岸边,岸边的山崖呈赭红色,含盐丰富,</p> <p>路边有藏族村民摆摊卖自产的盐,听说这些盐含杂质较多,不能直接食用。</p> <p>江边藏族村民采挖装袋背到盐田里,加水稀释后铺晒在盐田里,待水分蒸发后就出现白色或红色的细粒结晶,这就是盐。</p> <p>所以,这里所产的盐根据颜色分为白盐和红盐。红盐为我平生未见,今天算是开了眼界。</p> <p>最近二三十年藏区的藏民已经不吃盐井所产的盐,只是用它腌制食物和喂养牲畜。</p> <p>江两岸盐田层层叠叠,多数呈长方形,宽两三米长四五米,大小不等。</p> <p>阳光照在盐田上,水面倒映蓝天白云,有的呈赭红色,有的呈银白色,各块盐田晒盐时间有先有后,色彩自然各不相同。</p> <p>盐田一块连一块,一片接一片,形成特有风景,这样的风景在全国其他地方找不到,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含义,值得一游。</p> <p>西藏自 治 区 昌都 市 芒 康 县纳 西 民 族 乡,是一 个 多 民 族 文 化 融 合 的 地 方 !它 拥 有 千 年 盐田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p> <p>盐井是西 藏 唯 一 的 天 主 教,文 成 公 主 庙,千年盐田,集众 多 世 界 文 化 自 然 遺 产 而 闻 名 于 世 界,是 一 个 多 民 族 多 宗 教 和 谐 相 处 的 地 方 !</p> <p>天 主 教 ,藏传 佛 教 相 融 相 传,汉 族、藏族 、纳 西 族 , 一 百年 以 来 都 在 这 里 过 着 平 静 而 祥 和 的 生 活 ! 故 而 都 称 盐 井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p> <p>11:30中午饭返回到盐井镇上,品尝当地最有名“舌尖上的中国🇨🇳一口面”。</p> <p>《 盐 井 正 宗 佳 加 面 》 , 它被誉为 世 界 饮 食 文 化 遺 产 , 拥 有 千 年 历 史 , 在 央 视 台 远 方 的 家, 《 美 食 主 张 》 《 舌 尖 上 的 中 国 》 等 相 继 播 出 过 。</p> <p>“一 口 面 ”又 名 “ 佳 加 面 ”堪 称 盐 井 一 绝 。 佳 加 面 之 所 以 美 味 , 因 为 它 的 配方 独 特 。 据传 , 佳 加 面 是 以 四 川 的 面 , 云 南 的 肉 , 当 地的 3 种 配料 精调细 作 而 成 , 有 近 千 年 的 历 史 , 算 是 老 古 董 了 。</p> <p>公 元 1265 年 , 八 思 巴 接 受 元 朝 封 赠 返 回 西 藏 , 途 径 盐 井 地 区 , 当 地 以 “ 佳 加 面 " 供 奉 。 为 了 尊 重上 师, 调 和 上 师 食 欲 , 厨 师 以 小 碗 面 敬 奉 。 八 思 巴 一 下 吃 了 好 几 碗 , 并 大 赞 其 鲜 美 。</p> <p>从 此 , 盐 井 “ 一 口 面 ”以 小 碗 “ 加、加 ”的 方 式 流 传 下 来 , 经 过 不 断 的 创 新 和 发 展 , 已 成 为 当 地 特 色 饮 食品 牌 。</p> <p>当地养殖的一种叫“ 枇 杷 猪 肉 " 的 加 入 , 使 传 统 的 “ 一 口 面 " 味 道 更 加 鲜 美 , 在 区 内 外 享 有 盛名 , 故 而 有 “ 来 盐 井 , 不 吃 盐 井 一 口 面 而 遗 憾 终 生 " 的 说 法 。电影名星吴奇隆曾经到过这里。</p> <p>每位二十五元,管够。老板娘和服务员都是藏族姑娘,极热情,一边为顾客加面,一边唱着欢快的藏族民歌,还不断用汉语和藏语为顾客喊加油,鼓励多吃一口再加一口。</p> <p>顾客每吃一碗就把一粒石子放在自己的前面,最后数石子计算自己吃了多少碗。我们一行八人最多的吃了三十碗,最少的也吃了十二碗。据说该店的吃面记录是147碗,至今未能打破。</p> <p>面的味道不错,更重要的是吃法独特,气氛欢乐。其实人们吃的不仅仅是一口面,而是一次次由衷的舒心和欢乐,一次次以吃得多为荣耀的新奇感受,这真是一次奇特的吃面体验。</p> <p>吃完面后驱车上路,开始由盐井到芒康县如美小镇的旅程。全程156公里。</p> <p>下午前往如美镇经红拉山,途中要翻越海跋4448米的红拉山口。</p> <p>红拉山属国家自然保护区,也是滇金丝猴栖息保护地。</p> <p>崇山峻岭森林密布,红拉山处经幡飘扬。我们在红拉山观景台未敢多停留,向芒康县城驶去。</p> <p>到达芒康县城,短暂停留。</p> <p>进入芒康县城逛了逛农贸市场,买了些时鲜蔬菜,菜价比昆明稍贵。</p> <p>出县芒康县城二十多公里就到拉乌山,这是入藏后我见到最美的景色。</p> <p>千顷高原草甸四周是冷杉松柏森林,森林一美直漫延到远处连绵不绝雄伟高山,高山之巅是蓝得透明纯净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p> <p>初秋的高原草甸将黄未黄,似青不青,一片片一丘丘铺展开来,草旬上五彩经幡在风中猎猎飘飞,似手隐约能听到秋风用呢喃的藏语吟诵的经文。</p> <p>晃眼一看你会误以为置身于北欧迷人的风景中,置身于勃朗宁经典的乡村风景油画中,但天空的西藏蓝和远方中国气派的横断山脉远,面前的五色经幡都在告诉你,这里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拉乌山高原草旬。</p> <p>相机手机镜头还有人的眼睛和心灵一起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恨不得变成草甸边沿的一株株冷杉,千年万年融入自然之景,我们的车冲上此山顶,成为拉乌山的守望者,成为自然之景的一部分。</p> <p>由于在拉乌山逗留太久,到达如美小镇竹卡村时,已经七点多,吃完晚饭八点多,发完相片十一点多,想到明天还有新的旅程新的景色新的体验在等待,那就早点休息。</p> <p>2020年9月17日上午酒店早餐后,出发前往八宿县。</p> <p>海拔渐渐升高,天气温度下降。</p> <p>途经东达山,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p> <p>根据最新测绘结果显示,东达山海拔实际高度为5130米,成为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一高度的东达山。</p> <p>“生命禁区”——东达山,一年四季都有雪。</p> <p>东达山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海拔5130米,山的一边是奔腾的澜沧江,山的另一边是左贡县。</p> <p>东达山距然乌湖316公里,途中要经过很多人文自然景观。</p> <p>车辆前行至横断山脉天空晴朗处,这里分布着众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横断山脉是西藏自治区东部和四川云南西部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p> <p>通过业拉山莲花广场。业拉山属横断山脉,由藏语“年拉”音译而来,海拔4658米,从业拉山垭口到怒江峡谷陡峭的几十公里路程落差达2000多米,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依次呈现出峡谷暖温带、高原温带和高原寒温带三种不同垂直气候,并造就了业拉山“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象。</p> <p>在这里形成了"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内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景观。是世界上罕见奇特的自然风光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p> <p>“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域内的然乌湖、怒江大峡谷、康巴藏区、三江并流、邦达草原、雅鲁藏布大峡谷怒江等等地方早已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成为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无限向往的旅游目的地。</p> <p>在业拉山顶游人不仅可以远眺环绕四周的洁白雪山,近距离观赏大自然的精美“雕塑”山顶石洞,置身于千百年古老神话之中。</p> <p>关于此天然石洞传说众多,有人说是远古时期藏王格萨尔为镇压妖魔,拔箭射出此“石洞”,以起到威慑作用;也有人说此石洞是上天之眼,为世人照明前程,驱散厄运…</p> <p>看罢山顶胜境,沿318国道向八宿县方向,在业拉山依次可以观赏到蜿蜒壮观的盘山公路、地形复杂多样的怒江峡谷。</p> <p>业拉山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塌方、滑坡频发。过了垭口之后,在业拉山的西侧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p> <p>天路七十二拐(卓卓康巴)</p><p>半个多世纪以前,一群英雄儿女,放弃了眼前的安逸和幸福,毅然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险和危难的伟大征程。</p> <p>他们有的进军途中出师未捷洒热血,有的疾病缠身壮志未酬别高原,历经种种艰险筑成川藏天路。</p> <p>川藏公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2400多公里。沿途穿越横断山脉和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多。</p> <p>位于八宿县境内的天路72拐和怒江天堑是川藏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展示了四十多年前,十八军筑路的艰辛和英雄壮举。</p> <p>至今在怒江的石崖上还留着“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1950年的青藏高原不仅没有一公里现成的公路,甚至连一张准确的地图都没有。</p> <p>《西藏始末记要》记载,一位探险家对西藏的地理描述:“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步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p> <p>目睹盘山公路壮丽景色,我们更应铭记革命英雄的奉献,以及他们给世界屋脊带来的万里春色和吉祥霞光。</p> <p>行驶在七十二道拐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七十二道拐的壮丽,更能感受到修筑这条路的先辈们的大无畏精神。</p> <p>进八宿县城时,前面经过一个很小的多拉寺,寺前牌坊上写有多拉神山。</p> <p>八宿县坐落于怒江峡谷边的多拉神山尤为神秘。多拉神山旁奇石矗立,有大圣沐浴、天下第一猪等奇特景观。</p> <p>八宿县多拉神山遍布的经文石刻、日复一日前来转山的信徒,也使之富含浓厚的宗教气息。据当地百姓说,转神山一圈可消灾祛病,转三圈可保佑家人安康、五畜兴旺,转得越多得到的保佑也就越多。</p> <p>18:49入住八宿县城兴源精品酒店。</p> <p>2020年9月18日啨,多云。</p><p> 上午9时从八宿出发至波密,总行程310公里,走318国道预计下午五点抵波密。途中游两大景点,然乌湖和米堆山冰川。</p> <p>山水已变,山是念青唐古拉山脉,水是雅鲁藏布江上游支流之一的帕隆藏布江,江流汹涌澎湃。</p> <p>车在帕隆藏布江大峡谷底顺江而行,路面平整,山高林密,冷杉和青冈林通直挺拔,雄奇高大的山峰略窗而过,白云飘浮的群山中雪峰时现。</p> <p>这是我见过的最美公路,一点不逊色怒江最美公路,难怪帕隆藏布江大峡谷被人们称为小瑞士,确实比瑞士风光还美。</p> <p>10:00来到路边上的然那村。</p> <p>我们的车子行至四、五十公里时叉向一条水泥路,驶上一座小山丘,只见山顶立着一座不大的白塔,翻过山顶。</p> <p>眼前的景色令人惊讶,只见一片片金黄的草甸顺山坡铺展开来,三、五成群的牦牛散落在金黄的草甸上,自由自在,悠悠地低头觅食。</p> <p>走下山坡,一座藏族村寨静卧山脚,村寨背靠雄奇山岭,四周是金黄的牧场,牧场边沿冷杉林青冈林一直铺向山腰。</p> <p>村寨的对面是一座高耸的雪山,雪山在洁白的云朵里藏着,偶尔羞怯露出的肌肤在阳光下闪耀。</p> <p>走近牧场仔细一看,地上长的不是草,而是收割后留下的麦茬,高高的麦桔垛矗立在牧场金黄的麦茬草甸上。</p> <p>无人看管的牲畜静静觅食,小溪从牧场周围流过,温暖的阳光洒在牧场上,高山大地森林村寨宁静祥和。</p> <p>走进村寨,只有老人妇女儿童,年轻人很少,老人大多数不会说汉话。在村里遇到一位老大爷,我们连比带划问他雪山叫什么,他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用藏语连声回答:“巴东,巴东。”哦,原来是巴东雪山啊。</p> <p>什么是田园牧歌,什么是世外桃源,什么是人间仙境,人们在这里找到了答案。</p> <p>这个距318国道不到三公里的藏族村寨带给我们无限惊喜,这里就是游人很少光顾的“然那村”。</p> <p>我们坐在高高谷堆旁边……。</p> <p>中午十一时来到满怀期待的然乌湖景区,眼前的然乌湖游客不多,湖水平静,景色优美。</p> <p>然乌湖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然乌乡。然乌湖成因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就紧靠318国道公路。</p> <p>然乌湖清新如镜面反映,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p> <p>离开然乌湖观景台。</p> <p>在然乌小镇吃完午饭后,两点半到达米堆山冰川景区。</p> <p>购完门票后,搭乘观光车行驶6公里,再行走2公里小路,才能到米堆冰川观景台。</p> <p>米堆冰川位于西藏东南林芝市波密县玉普乡境内,也是八宿县然乌镇与波密县城之间。距波密县城103公里,离318国道8公里,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p> <p>米堆山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与伯舒岭接合部,由两条700一800米长的世界级冰瀑汇流而成,是我国六大最美冰川之一。</p> <p>山腰两条冰瀑汇合而下,在山脚堆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川在阳光照耀下局部呈现浅蓝色。距冰川底部不远是一个小湖,湖面雪峰倒映水中,仿佛冰雪王国中的童话世界。</p> <p>我们几个云南人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赏过冰川,立马被这种陌生而又熟悉的美震慑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将我们带入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中,久久回不过神来。</p> <p>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洁如玉,景色秀美,形态各异,姿色醉人。</p> <p>站在观景台上只见秋日阳光从雪峰对面斜射过来,主峰银光闪耀,白雪皑皑,峰顶云朵漂浮,天空湛蓝 。</p> <p>米堆冰川被地理学家们称作“世界级冰川奇观”,它不仅拥有雄伟壮观的宝座形状,还有着近800米落差的冰瀑布。</p> <p>冰瀑奇观只有在补充丰富、消融得快的冰川上才会出现,如消融得快而补给不足,冰瀑就会中断,形成“悬冰川”;而补充过快而消融不及,冰雪就会把悬崖埋没。</p> <p>米堆冰川是一条补充和消融都很“均衡”,具有灵性的冰川。此外,它还是一条会“突然跃动”的冰川,这在全世界的冰川中都是非常罕见的。在我国境内的46298条冰川中,只有两条冰川会做这种“特技动作”。</p> <p>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米堆冰川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p> <p>大家在亢奋拍摄冰川奇景,与冰川合影留念,忘情于西藏雪域,流连于大自然奇幻梦境。</p> <p>18:00到达波密己是晚上七点多,住在一家叫“三原色”的酒店。</p> <p>酒店类似民宿,有温馨宽敞的庭院 ,有后院停车场,有供游客随便使用的厨房,而且价位适中,标间仅120元,这是我们住得最满意的一晚。</p> <p>晚餐后行走波密县步行街。</p> <p>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p> <p>夜景下帕隆藏布河水静静的流淌。</p> <p>我们白天游览的米堆冰川就是波密重要景点。</p> <p>波密县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p> <p>转玩波密夜色,回三原色酒店休息,明天继续新征程。(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