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江西南昌,青山湖畔,秋风送爽,2020年10月29-30日,全省初高中地理优秀课例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育华学校拉开序幕。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六个主题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呈现。</p> <p> 来自全省各地的13位老师各显神通,极尽所能,让我们欣赏了一场场精彩无比的课例展示。</p> <p>主题一:海陆变迁</p><p> 来自景德镇四中的罗老师和萍乡六中的童老师就海陆变迁这一主题进行了不同的展示。罗老师通过沧海桑田的故事导入课堂,借助拼图方式突破板块运动,整堂课诗句频出。</p><p> 童老师通过设置通关寻宝环节带领学生通过爱拼才会赢——板块变形计——实践出真知三个关卡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p> <p>主题二:亚洲</p><p> 来自宜春袁州学校的郭丽萍老师借助希沃白版小游戏带领学生识亚洲地形观亚洲河流,并通过APP诊断学生答题情况,将新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现场掌声不断。</p><p> 来自吉安思源实验学校的章胜琴老师化身为空姐,带领学生来一趟南昌直飞土耳其横跨亚洲之旅,通过在机舱上看到不同国家的景象来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两位老师通过构建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走进亚洲了解亚洲。</p> <p>主题三:《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p><p> 安福城关中学的彭静晨老师和江西师大附中的万婧璐老师给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巴西热带雨林。彭老师通过绿萝的作用导入到雨林的作用以小见大知识迁移,并通过虚拟法庭的方式讨论巴西究竟该不该开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p><p> 万老师通过构建江西师大附中根与芽社团森林会议的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加会议发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巴西热带雨林的未来。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得出要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观点。两位老师的课堂氛围浓烈,学生积极性很高,现场掌声不断。</p> <p>主题四:河流的开发与治理</p><p> 临川一中的黄丽群老师和九江同文中学的涂恬恬老师分别以黄河和长江为案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治理方式,黄老师以俗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为导入推导出黄河的水文情况,并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植物差异的角度探讨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p><p> 涂老师展示的《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以名篇做引,诗意盎然,借助图文资料,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继而再引诗文,巧妙过渡,设计探究活动--长江之“美”与长江之“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长江的水文特征所带来的利与弊。通过实验与板书板画,突破重难点--川江及荆江河段的治理。借助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中学生可以为保护长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总结,将课堂推向高潮。</p> <p>主题五:工业</p><p> 本主题两位老师选取了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了我国的工业发展状况,南昌市龙腾学校刘琳老师从工业这一课题出发,而来自新余分宜中学的晏欣老师选择了高新技术产业这一课题。</p><p> 刘琳老师从一瓶饮料入手,从饮料的生产过程导入到《工业》这一内容,并用地图贯穿整堂课,以专题地图为媒介,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小组讨论等方式得出我国工业的分布及其原因。</p><p> 晏欣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晏老师以对比新旧教室图片的不同,让学生领悟科技变化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为导入。并结合生活中交通、支付方式、粮食、发电等例子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接着抛出中国高新企业分布图,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影响科学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p> <p>主题六:台湾</p><p> 最后出场的三位老师以台湾省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赣州第九中学的喻红老师以地图为基础,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推导出台湾省的自然环境;鹰潭一中的毛菁琴老师从描画台湾——走进台湾——历史回眸三个环节讲述了台湾,并在最后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结尾,提升了学生的家国主题情怀;上饶第三中学的吴蒙老师以“乡愁”视频导入到台湾,并通过构建情景让学生化身为小导游设置一场爱国之旅游台湾来了解台湾的自然特征。</p> <p> 大咖云集,各显神通,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让我收获颇丰。通过这次观摩,让我知道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观摩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需努力的方向。地理教学,永远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