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塑最强团队――冀英中学九年级数学组十月份工作总结

李晓盈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十月,伴随着学校“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开展,初三数学教学团队积极响应,我们的青年教师经历了两年的磨练,不断的蜕变,教学能力提高了,课堂的驾驭越发得心应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新一轮的青年教师展示课,再次锤炼教师的教学能力,授课技能,老师们潜心研究、精心打造,力求每节课都完美呈现。</span></p> <p>  听师傅的课,已经成为习惯,授课前听,借鉴优点,及时调整;授课后听,对比不足,共同进步。李晓盈、李娜、惠进朝作为老教师,既是学科带头人,更是护花使者,关心着每个青年教师的成长,不遗余力的给予最大的帮助,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p> <p>  张悦老师讲授的《一元二次方程》作为课堂“6+1”的样板课首先登场,教师沉稳自然,语言严谨干脆,课堂把控井然有序,收放自如,学生紧跟步伐,积极探索,气氛热烈,成功的展示了课堂“6+1”的授课模式,得到了初一听课教师的肯定。</p> <p>  我们总是在设法证明几何图形中的全等和相似,可是在人类社会中绝对没有全等,就像你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无法发现完全一样的两个个体,他们永远只能是相似,无法全等。贾彤老师的《相似多边形》带领孩子们在相似图形的世界里去发现奥妙,甜美的笑容,清脆的声音,与学生互动自如,学生展示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p> <p>  兰立花老师讲授了《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课,类比《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经历,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授课过程老师敢于放手,学生操作中适时给予指导,形成结论并能够加以证明,自我体验完整的探索过程胜过任何讲解。</p> <p>  张凤老师再次挑战《黄金分割》,三年前上课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这一次张凤老师又有了新的体会,在发现美―探索美―揭示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享受成功的乐趣,知道了身边很多美好的事物原来是蕴含着这样数学知识。</p> <p>  秦伊伦老师讲授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课带领学生继续发现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内容设计合理,课堂实施顺畅,教师激情四射,学生精神抖擞,师生配合默契,令人振奋。</p> <p>  可爱的祝梦霞老师一节《图形的位似》展示了图形变换的美妙,丰富的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讲解,知识变得好学易懂,学生在作图中体会图形的放大、缩小尽在掌控中,数学乐趣多多啊。</p> <p>  郄思雨老师讲授了《投影》,一曲芭蕾、一段皮影的引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投影试验的视频录制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了物体在投影面上投影的变化规律。精心的内容设计,让孩子们兴趣十足,郄老师的亲和力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舒适。</p> <p>  每一节展示课,我们都在认真聆听,记录优点,发现问题,每一处不足都是我们改进的目标。</p> <p>  评课一直是大家最紧张的环节,我们的评课是严肃的、诚恳的、客观的,没有过多的修饰。授课教师的自评过程是陈述设计思路,环节设置,在脑海回放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大家评议过程中优点会肯定,那是成长的印记,问题、失误会指出并给出更合理的解决办法,大家轮流发言,再到畅所欲言,由开始的拘谨,到思维的碰撞,我们在教研中不断提升自己,彼此学习,取长补短。</p> <p>  我们勤奋的、积极努力的年轻老师完成了本轮的展示课后都认真的进行了反思总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且不同的人特点不同。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了解自己,学会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用优质课堂的标准对照自己的课堂,必定会百炼成钢。</p> <p>  初三的教学面向中考 ,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强大的个人,只有强大的团队,接受新的挑战,我们全力以赴。 </p>

课堂

老师

授课

学生

教师

相似

展示

探索

青年教师

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