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骆驼祥子》阅读推进课

珍珍

<p><br></p><p>吸取上一节课的教训,施教时,减少了“我”,多了孩子。于是,今天的课,主宾尽欢。</p><p><br></p><p>先漫谈了我的读书体悟,和大家聊了聊“穷人”这个话题。</p><p><br></p><p>《骆驼祥子》里的穷人是没有任何出路的,穷人是绝望的可怜的,那为什么作者不给他们出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着重刻画的是穷人的高贵品格。严历笔下的《穷人》虽更为抽象,但是我们也能体会到穷人的无奈。</p><p><br></p><p>我年幼时读《骆驼祥子》,只觉得里面的人可怜。等我成年之后再读它,却觉得它过于职业化,是作者的炫技,所选的内容题材太过市场化,腥性,人性的丑恶。后来再读,却又再次反思,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悲剧,为什么里面的人如此立体。</p><p><br></p><p>当我结合《柳家大院》《月牙儿》再看《骆驼祥子》,似乎更能感受到小福子命运的必然。</p><p><br></p><p>由此引出《柳家大院》和《月牙儿》。</p><p><br></p><p>再次回到“穷人”这个主题。当我们对社会有体悟,我们能够把自己的目光跳脱于眼前的课本,我们更能理解小说。</p><p><br></p><p>和学生聊了上次我去精准扶贫户家采访的所见所闻。</p><p><br></p><p>刘苏生,一家四口都是重度残疾,妻子和两个女儿生活不能自理。他本人虽然是残疾人,只能佝偻着身子生活,但是却火眼金睛,能凭丰富的经验用肉眼判断钨矿的纯度。但是为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女,他空有一身本领,却眼睁睁看着家庭走向赤贫。国家的精准扶贫,让他们丰衣足食,但是他们的人生却是荒漠和绝望。这种绝望是精神上的苦闷。</p><p><br></p><p>聊到这里,我希望孩子们放眼看世界,知道我们的世界绝非眼前这一点点书和知识。</p><p><br></p><p>然后,进入孩子的阅读时间。</p><p><br></p><p>他们可以看自己手头上的书,不管是《红星照耀中国》,还是《骆驼祥子》或者其他。他们也可以看我准备好的材料《柳家大院》和《月牙儿》节选。</p><p><br></p><p>大部分孩子选择看我准备的材料,当他们的心随着小王媳妇的命运波澜起伏的时候,当他们对“二妞”有着咬牙切齿的厌恶的时候,还有五分钟就要下课了。</p><p><br></p><p>我让他们猜测二妞的命运,我请他们谈体会。并展示了《月牙儿》的节选。请他们关注到小说的叙述视角。</p><p><br></p><p>可是孩子们说:老师,我们还想看《柳家大院》。</p><p><br></p><p>师:你们特别想看二妞的命运,希望她得到惩罚是吗?</p><p><br></p><p>生:是。</p><p><br></p><p>师:其实二妞是作者安排的反派。她的出现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在作者的安排里小王媳妇必须死,不死就没有办法实现他的表达意图。怎样让小王媳妇死得“到位”,就需要有人推波助澜。</p><p><br></p><p>生开始阅读剩下的文段。</p><p><br></p><p>最后,我问:以后我们的阅读课这样上好吧?不累了吧?</p><p><br></p><p>生:可以,就这样上!不累!</p><p><br></p><p><br></p><p><br></p><p><br></p> <p>我不知道孩子具体获得了什么。</p><p><br></p><p>但是,当我的翻书员(一个坐在最边上,平时不太爱看书的男孩子,他负责帮同学们翻页)义愤填膺的谴责二妞时,我觉得这节课比之前任何一节结构严谨,设计精巧的课都更要有阅读课的味儿。</p><p><br></p><p>以前年轻时,我们上课喜欢就课文讲课文,后来有点经验了,就会把课堂丰实一点,会在课文后面垫很多东西。</p><p><br></p><p>今天这节阅读课,我不再局限于<b>这</b>一整本书,而是通过一些其他的文本,去让学生更理解<b>这</b>一整本书。</p><p><br></p><p>下课后,我问孩子:我们下一本书是读《朝花夕拾》,还是《儒林外史》?</p><p><br></p><p>刘琳:老师读《儒林外史》吧!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讽刺小说啊!</p><p><br></p><p>这么敢挑战的吗?</p><p><br></p><p>好。</p><p><br></p><p>那该怎么读呢?</p><p><br></p><p>就先从我最喜欢的那个情深深雨濛濛的严监生开始吧,他骗了我多少眼泪。竟然让我想到了《浮生六梦》,情深不寿啊。</p><p><br></p> <p><br></p><p><br></p><p>这节课的漫聊阶段,我有聊到国际形势。</p><p><br></p><p>也聊了虽然在中国见不到绝望的赤贫,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国家,那里的低种姓的妇女可能还过着和小福子、小王媳妇一样的生活。</p><p><br></p><p><br></p><p>还说,有的孩子在初中阶段自己把高中的课程学完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阅读能力。还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雅思,他们学习英语绝不局限于眼前这一点点课本知识。</p><p><br></p><p>也例举了班长说她总也过不了普通话测试的二甲——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个普通话水平测试。</p><p><br></p><p>说这些,只是希望他们用阅读扩大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关心的东西,从课本到其他书本,再从书本到生活,以至于社会。</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