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没有康健的肉体,何来灵魂的栖息地?没有灵动的四肢,你拿什么托举青春的梦想?”这是最近在运动朋友圈中对健康很有诗意的诠释。</p> <p>从17年前全国领军抗击非典到今天逆向而行武汉战疫,年纪不改其势的84岁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在国难关头,又一次奔赴沙场走近我们的视线,全国民众在崇仰其仁者之心、专业的医术时,无不惊艳于钟老挺拔的身躯和矍铄的精神。隔屏一见,一片惊叹!记者在采访时他说:我们要建立一种观念,就是要一辈子运动,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人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的活着。</p> <p>自从体育产生以来,强身健体自始至终是体育的主要功能。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p> 体育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一些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p>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途中摔倒受伤,他坚持着跑过终点时,其他所有选手在两个多小时前就都已经结束了比赛。艾哈瓦里一条腿缠着绷带,渗着斑斑血迹,顽强跑向终点。最后一段距离,他甚至是单脚跳着完成的。全场观众先是肃穆静默,然后全体起立有节奏地为他鼓掌,在他终于通过终点的那一刻,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比赛结束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放弃比赛,艾哈瓦里回答说:“我的祖国从两万多公里外派我来,不是让我来听发令枪声的,他们是要我来冲过终点的。”</p> 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体育运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 2014年8月15日 习近平在南京看望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强调,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希望通过你们在这届青奥会上的精彩表现,带动全国广大青少年都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法国哲学家卢梭名言: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p>“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让我们在课业虽重的情况下,摒弃“没时间”的借口,放下手中的“万能机”,走向山野、走上运动场,亲近自然,亲临山水,用青春的脚步去丈量远方、用如雨的汗水去浇灌青春,用健康的体魄去歌唱心中的那片海、去攀登那座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