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蜡烛之光—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东凯小学“课程重组、课堂优化和科研优化”整体改革项目圆满结束!

东凯小学教研

<p class="ql-block">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建设更高品质课堂,促进东凯小学教师育人水平与学校育人品质的共同提升,在整合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10月30日—10月31日,东凯小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合作推出“课程重组、课堂提升和科研提升”整体改革项目第二次活动,力求通过合作过程中的持续互动,有效提升学校办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10月30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首先聆听了四堂精心准备的研究课—分别为李玉玺老师执教的《麻雀》、王强老师执教的《温度计的秘密》、许义莹老师执教的《消费知多少》、孙双红老师执教的《我们的田野》。</p> <p>  10月30日下午,专家团队对四位教师的研究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可操作性非常强的意见,让老师们受益匪浅。东凯小学语文、数学、科学、艺体、润心德育学科带头人分别向专家团队汇报了本学科的课堂展示以及课程的建设情况,得到了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建议。</p><p> 同时,曹玉泮校长汇报了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以及学校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曹校长也阐述了学校今后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希望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东凯小学课程改革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奠基、蓄力。</p> <p>  10月31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邹杰英给老师们带来的《课堂教学导入的诊断与分析》报告让老师们再次拷问自己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报告中以东凯小学四节展示课为例,肯定了我校老师导入环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从几个切点进行总结,对老师们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p> <p> 接下来,李如密教授为大家做了《聚焦学生学习的教学变革》报告。李教授从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文化、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能力四个方面展开。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设置一系列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甚至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p> <p>  李教授强调: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教师要尽量少“告知”,给学生发现和创造的机会。正如韦斯林的教育哲学所说:要点燃蜡烛之光。</p> <p>  李如密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从“学为中心”教学的主要原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风格、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报告与当下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学为中心”的课堂建设不谋而合,李教授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构图再次引发老师们追问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相信在李教授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高度指导下和开发区分局“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推进下,我校课堂建设将会有更大的提升和发展。</p> <p>  10月31号下午,来自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洪晓翠博士带来了《德雷克课程整合的理念、框架与实施》报告,为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域和思考。洪博士从德雷克课程整合的核心理念、框架结构、实施路径三个方面展开有关课程整合的内容。洪博士的报告理念前沿、专业性强、功底扎实,对目前优秀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程整合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分析和实践意义分析,激发了教师们的探索精神。</p><p><br></p> <p>  最后,李玉玺老师对洪博士的报告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洪博士的报告对我们学校课程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让我们理清了课程整合和整合课程的区别,明晰了课程整合的根在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究活动,为东凯小学的课程改革征程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为东凯小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东凯小学将继续在课程改革的航程中笃定前行!</p>

课程

课堂教学

老师

东凯

学生

改革

教师

小学

课堂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