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去看你——登高俄座岭,俯瞰圣母天池(一)

╰蓝月..~_*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光阴像首诗,那么这个深秋的初雪就是这首诗的韵脚。惟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心怀素雪,轻握这素心如雪般的美好,且歌,且舞,且行,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北山羊,尾巴短小,那pigu扭来扭去,甚是可爱,同时也感觉到,北山这一片丰饶的土地,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牧场。那茂盛的草木、多样化的植被、甘洌的山泉、丰富的生态……将附近牧民的牛羊喂得都要走不动路啦!😄</p> <p>睡佛山。心中有佛,自然就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行,主要是登顶俄坐岭,其次是穿越天池,第三是景区打卡游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进入深秋,浪士当沟深处的干草和植被上结满了秋霜和冰晶。</p> <p class="ql-block">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只花色漂亮的雪鸡听见我们说话,扑棱着翅膀,快速飞到石崖上,落入乱石堆中,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你来我往,路人用虔诚和大小不一的天然石块堆砌成这样的玛尼石堆,祈福平安,祝愿健康,追逐梦想!常年,玛尼石堆,人人供奉,积少成多。</p> <p class="ql-block">眺望前方4150米的垭口和望池亭。垭口下面,就是湛蓝如洗的圣母天池(大小天池)和当地人供奉祈福时的俄博与经幡。</p> <p>望池亭</p> <p class="ql-block">回望刚刚爬上来的路,九曲十八弯。虽然,天空中飘有些灰色的浮尘,为湛蓝色的天空蒙上了一层面纱,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登顶的豪情与决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秋季,大地一片苍茫、万物一片沉寂与萧条。队友说,它们得沉睡将近六个月(十月中旬至次年的四月中旬)才可以真正的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我,发现世界,并用鲜活的生命来装点地球……</p> <p>队友指着远处被云雾笼罩中的太阳说,那里就是俄座岭的峰顶,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努力攀登的最终目的地、也是浪士当景区最高处——海拔高度为4307米。</p><p><br></p><p>队友还说,只要坚持,只要心怀美好,登顶,应该没有问题。因为,路况平整的话,车子可以开到大约4150米或稍低于4150米的地方,那么再垂直上升约157米或稍多距离,就可以到达顶峰……我遐想着,那里风光无限好!</p> <p>户外的路上,总不乏走着走着就会遇到一些,用心用情、认真走路、专注看景的人,谢谢方位图分享者。</p> <p class="ql-block">简单游览了望池亭后,从俄座岭垭口的阴坡——西北坡坡跟儿开始拾级而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没有什么“级”(台阶),全是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石块。因此,登山,全凭前面的引路人和自己积淀的登山经验。</p> <p>俄座岭的阴坡。最近几次落雪,周围区域的气温下降的厉害,植被大多萧条。从垭口方向吹来的冷风拍打着我们的脸庞和耳廓,一会功夫,脸部和额头就变得烧辣辣的,赶紧拿脖套护住,又几分钟后,饽套上呼吸过的地方,已经结霜并冻得硬邦邦了,呵,原来结冰了。只好取下,继续被雪风吹着,脸已经生疼生疼。</p><p><br></p><p>呵呵,我真是高估了高原的天气,帽子服装、手套、摄影等等都准备的不够到位啊!好吧,这节奏,登至峰顶,还不被冻成狗🐶了?哈哈!但为了不被落得太远,只好暂且忍耐😣着,毕竟北山十月中,再冷它能冷到哪里去啊……</p> <p class="ql-block">沿垭口的右前方(南面吧)上行,抬头看,怪石嶙峋,俯首间,巨石阵阵,举足时,砾石森森,碎石滑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在地壳运动、狂风骤雨中自然形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开始,还能依靠登山杖辅助前行。但攀爬了一会后,我们发现:上山根本就没有路,全是大小不一的石头运动后,堆积构成的斜坡与石墙,如何选择,如何上行,全靠自己的经验和判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好多地方被积雪覆盖,你并不清楚,积雪下面是石板,还是石块和石块搭配后形成的空洞、巢穴、也可能是一整块石板形成的光滑的浮有薄雪的坡面,那么你踩踏上去,很可能就滑倒,来个顺坡出溜或嘴啃积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薄厚不一的积雪中,大多只是简单的裸露出一部分石尖石帽,所以你根本不清楚状况,自然也没人告诉你。再说队友凭个人能力,前后分布在5米左右地方,根本无暇顾及他人,最多就是喊叫着提醒——“踩稳了!”“抓住了!”“踏实了!”“小心石缝!卡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户外的路上,大多时候,不能等、靠、要!靠自己最好!</p> <p class="ql-block">早上6:30出发,踏着深秋的晨光熹微,沿着省道?穿过沉水倦熏的村镇,喜看窗外飘过一草一木,翻过晨曦中的十二盘坡,循着大通河水的足迹向目的地前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巴扎乡、甘禅口、加定镇等,顺着大通河河道,向东南行100多公里,很快到达一河之隔的天祝县城对面的浪士当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程用时3小时(甘禅口吃饭30分钟),大概9:30前到达景区,后沿景区大道,盘山而上,往东南方向驱车十几公里,就能够看见一座高大的石峰——俄座岭,巍然耸立在眼前啦!</p> <p class="ql-block">一开始,我仍然佩戴的是夏季用的半指手套,因为毕竟要反复照相、录像,装进装出,半指手套呢,在不太冷的季节,不用反反复复脱取,既方便,又不容易丢失。</p> <p class="ql-block">越往上爬,发现雪越来越厚,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只能踩着前人的脚印和轨迹走,但是,前面的人爬的快,距离远的话,根本看不清路迹,也没有那个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就只能靠自己辨别、判断、择路了。</p><p class="ql-block">一会儿被石阵磕了膝盖,又一会儿石板卡住了脚,才想起来,自己的雪套没戴,护膝也没有绑上,半指手套根本在这里不顶事儿,手指头都要被冻得麻木掉了……哎呀,真是狼狈不堪啊!</p> <p>p🍎手机经不住气温骤降,一上山就出现状况,虽然充电宝一直不停的充着,但死活就充不进去,叮咚叮咚反复作响,电量浮动在10%以内,最后在垭口上段,结果还是关机了,当时心焦,顾着手机,景色都耽误看了,唉,一个人只能悄悄地郁闷着……</p><p><br></p><p>其实,上山途中,有好几处相当峻峭、相当险要,结果此次都没能拍上。一边叹息着自己的疏忽大意,一边感慨着俄座岭的壮美景观,一边疏解着自己——放下执念,发现美好。所以,要更加认真细致的欣赏着沿途风光,并一边用眼球纪录着,一边恳切地请身边队友捎带拍了几张“打卡照”“签到照”……</p><p><br></p><p>俄座岭之行,虽有稍许遗憾,但是俄座岭的最险要、最绝美处都留在了我心里,留在了俺的眼睛里……</p><p><br></p><p>也许,此遗憾,只能再找机会去弥补了!</p> <p>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没有忘记得瑟和留影,毕竟,与俄座岭的第一面很难忘,很有纪念意义!感谢🙏帮助照相的各位队友和同行者!谢谢你们的陪伴!!</p> <p>从俄座岭的腰际一垭口,俯瞰天池和远方的山山水水……</p><p><br></p><p>由于之前,有登顶马牙雪山和高海拔山峰的一些经验,加之领队的策划和组织,团队成员各择其路,左突右进,登的相对容易一些。</p> <p>十月底的青海北山,已陆陆续续下了三两场冬雪,虽然阳坡的积雪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但经过多次的雨雪累计加,阴坡跟(我们上山的路线)的积雪仍然很厚,好多地方,都没过了脚踝。</p> <p>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p><p>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p><p>……</p> <p>俄座岭的神奇在于,垭口之上基本为海拔4000米了,其山脉组织构成基本都是石灰岩巨石阵,鲜有土壤,植被无法扎根、繁衍生息,因此,即使在雨量充沛的夏季,俄座岭也是光秃秃的,反而凸显出他的傲然屹立的本质姿态!</p> <p>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跨越千山万水,走过艰难险阻,只为用洁白的哈达表达热情与美好。</p><p><br></p><p>登高就低,跋山涉水,亲手将带着自己体温的哈达敬献给神山神水,祈愿朋友与家人平安、健康、幸福、快乐,祈愿疫情早日过去,人们走向户外,亲近大自然的心意,才算完美旅程吧!</p> <p>俄座岭的险,在于其山势构成,大部分巨石强森,碎石滚滚。加之最近的几场雨雪,使得阴坡覆盖了一定厚度的积雪。</p><p><br></p><p>好多时候,你根本无法判断自己脚下是整块岩石,还是石块和石块堆砌形成的坑洞,经验丰富的的祁老师一直在前面引路,我们看到他一会儿拿脚将积雪踩平踩实,再上行,又一会儿用手中的登山杖试探着虚实……</p> <p>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而紧随其后的我们这些人则攀登的相对轻松自在许多,大多时候,你只要看准前面的脚印,拾级而上,步步为营,即可!</p> <p>“勿与同好争高低,立冬相携论山河!”山川岁月,如是我闻。俄座岭周边,此峰恋着彼峰,彼峰眷恋着此峰,默默守望,相互成就……我想,这也就是户外人应该学习,取长补短,并为之献上热情,奉上纯洁哈达之根本。</p> <p>西风阵阵,经幡猎猎,哈达飘舞,感慨万千,唯有歌之。</p> <p>西风阵阵,经幡猎猎,哈达飘舞,感慨万千,唯有歌之。</p> <p>另一路人马各自择道,纷纷向俄座岭峰顶推进中,一个个都被垭口的冷风吹得,帽子眼镜,口罩饽套,外加冲锋衣帽子,根本看不清谁是谁啊……😄</p> <p>峰顶玩耍拍照,等大部队大约半小时,实在是冷得不行,加之po🍎手机一直处于冷冻死机状态,似乎没着没落的,呆着没了心绪,就恋恋不舍地抓紧下撤了……</p> <p>祁老师和王哥开始沿着原路下山,撤回垭口。</p> <p>🙏🙏🙏此次俄座岭之行,于我而言,可谓是感谢、感恩、感动!!</p> <p>一、感谢。感谢互助人民的无私引领,引领我们20余人走近俄座岭博大的胸怀,领略其骄人风采;感谢西宁高海拔户外,真正的户外运动的代言人与强者,从群主、管理对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策划,到每一位参与者的齐心协力、互帮互助。</p><p><br></p><p>二、感恩。感恩浪士当的美丽景致——旋转的经筒、飞溅的瀑布、猎猎的经幡、悠闲的牛羊……无不展现出北山魅力,再次体现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p><p><br></p><p>三、感动。感动那俄座岭的俊秀挺拔与巍然挺立、感动圣母天池的洁净和甘洌。</p><p><br></p><p>可惜,沟通不畅,没能穿越,略微有点遗憾啊!!</p> <p>门岗瀑布。据说是人为将溪流改造成这种宽幅震荡的瀑布。总之,不管是人为还是天然,在离县城百公里的地方,能够见到如此振聋发聩的水流,大流量的瀑布,已经让人嘘唏不已了。难怪门票50个元加车票45个元,值当值当!!</p> <p>神龙滩瀑布。从石缝中倾斜而下,一年四季,水量随季节而变化,滋润着万物,呵呵,这个应该是天然的吧!</p> <p>耽误了穿越,只好无聊的看牛顶角了😜</p> <p>胡勒瀑布。</p> <p>树花?一种菌类,估计可以食用,还是先让吃螃蟹的人去品吧!</p> <p>注明:由于手机中途关机,此次美篇,其中部分照片与视频来自群里友友,在此深表谢意!!感谢一路有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