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p> <p>有这样一个孩子,与同学们一起去上海参加一个竞赛。在去上海的轮船上,同学们都上甲板观风景去了。只有这个孩子,到了该做功课的时候,独自回到船舱,拿出书本,若无旁人地学习起来。</p><p>“这就是习惯!” </p><p>学习习惯指的就是: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去学习。</p> <p>一次,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记者问:"在幼儿园学到什么?”</p><p>科学家平静地说:“学到的东西很多,比如:将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等。” </p><p>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说明了小时候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意义。</p> <p>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高不高,往往就是看这个人的习惯好不好。</p> <p>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期,12岁后,由于孩子形成了许多习惯,要想让新习惯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学会学习,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差的孩子,往往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一些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成绩,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习惯的培养,这是现在一些家长最大的误区。</p> <p>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p> <p>一、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般的情况下,通过奖励和惩罚(注意:绝不是体罚,“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反复几次,一个好的习惯就形成了。</p> <p>二、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 </p><p>习惯实际上是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某种动作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系统。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条件反射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p> <p>训练孩子自我控制习惯。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时不肯动脑思考,知难而退,或转向他人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攻克困难。这个时候,亲切信任的目光,热情富有鼓励的话,便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还可以跟孩子讲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他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p> <p>训练孩子定时学习的习惯。如放学后先写作业后玩,或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情绪,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同时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而不是学习时摸摸这儿、看看那儿或迟迟进入不到学习状态。这些孩子貌似学习,实际上学习效果极低,白白浪费了时光,又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思维迟钝,紧张度低,学业落后,做事拖沓。</p> <p>训练孩子不懂就问的习惯。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p> <p>训练孩子温故知新习惯。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新课打下基础。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习惯。</p> <p>训练孩子认真作业习惯。有的孩子做作业只图完成了事,常常出错,不是写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习题。教孩子作业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同时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p> <p>总之,习惯是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形成的。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 </p><p>事实表明,习惯可以左右人的成败,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