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习家池

张德明

<p>秋天是习家池最美的时候,我利用周末休闲时光再次游览习家池。习家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园林建筑之一,全国现存少有的汉代名园,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p> <p>习家池,又名高阳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南麓,是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的私家园林,延存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p> <p>六角亭,习家池地标性建筑,相传习凿齿曾在此“临池读书、登亭著史”</p> <p>溅珠池和半规池市连在一起的两个小池,中间有一条暗逗相通,溅珠池呈“日”形状;半规池呈“半月”形状,意为“天地共存,日月同辉”,又称“日月池”</p> <p>引白马泉泉水入池,至今仍养有金鱼。</p> <p>池子旁边有两棵老树,树龄800年。听说曾遭雷击,逐渐枯死。2012年春,突然发现枯木逢春,老树新枝!特殊的地点,大自然和时代相应,让人产生联想……</p> <p>习家祠堂,微派建筑风格。</p> <p>园内到处潺潺泉水。</p> <p>亭台水车</p> <p>小桥流水</p> <p>汉宫建筑,巍峨大气,门楼高耸、城墙威严,尽显“帝王之乡”风范。</p> <p>园内众多法国梧桐树,深秋,叶子呈锈黄色,和银杏叶的金黄相比,各有韵味。</p> <p>秋天的落叶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p> <p>亭台楼阁前满池碧叶睡莲犹如美丽的少女,在池中露出她如花的笑脸,宁静而祥和。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深受人们喜爱。</p> <p>园内林间小道,各种花儿点缀期间,给秋天层林尽染的色彩增添一份生机。</p> <p>园内林间小道旁的太湖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p> <p>白马寺遗址,残墙断壁,尽显沧桑。</p> <p>白马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p> <p>孟浩然:“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p><p>李白:“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p><p>“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p><p>“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p> <p>王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