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什么是“阆苑仙葩”

心中有梦想,世界有阳光

<p><br></p><p>《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第五回乃是书中预言之笔,对于整部书起到很大的驾驭作用。因此,历代红学家对第五回格外重视。</p><p><br></p> <p><br></p><p>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p><p><br></p><p>其实很明显说的就是黛玉,我们看红楼梦的开篇就可以抓到它的主题,什么主题,看看第一章是怎么开篇的吧,第一章开始就是作者自云自己如何任何的衰败,喊出的第一个口号就是和那个社会男尊女卑几千年来的传统相违背的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就是对男尊女卑的自我否定,不管社会是怎么样的千年老传统,反正我就是不如女子,这是红楼梦第一个和社会唱对台戏最明显的标记。</p><p><br></p> <p><br></p><p>接着写了宝玉美玉的来历,和写在玉石上的红楼梦巨著的来历,这就是两个必须交代的书和与书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道具玉石的来历。然后借甄士隐的梦来引出红楼梦两个最为关键的两个人物,也就是红楼梦的主角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出现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红楼梦的主题人物。</p><p><br></p><p>以及神瑛侍者为什么要下凡和绛珠仙草为什么要跟着下凡的原因。并借甄士隐的眼睛让我们大家看到了那块美玉上面写的字,那么所有红楼梦的情节都是围绕着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有条不紊的慢慢展开,还有一条主线就是围绕着真与假的展开,不过这条线应该是副主线,甄士隐和贾雨村同时在第一章出现,那么就开始了人世间真与假,善与恶,知恩图报和知恩不报不说还要落井下石之间的较量。</p><p><br></p><p>真与假,善与恶第一个回合的较量就以甄士隐家庭破败,女儿被拐,自己看破红尘而早早的出局,真的代表甄士隐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假的代表贾雨村得到了甄士隐无私的慷慨解囊而考中当官,还顺手牵羊娶了甄士隐家的美丽的丫鬟这样的一个结果宣告结束的,甄士隐还给我们大家解读了好了歌的人生终究是一场空的悲凉。所以第一章我们就应该知道了红楼梦的关键点在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这两个人物之上,它是神话但将引导我们进入真实的生活,但是有一点不要搞混了,就是神瑛侍者不是宝玉的前身,这和绛珠仙草就是黛玉的前生有点不一样。</p><p><br></p><p>这个情况是僧人告诉我们的,此事说来好笑。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因此这块美玉是借助宝玉的胎体下凡到了人间,宝玉是口衔这块曾经是紫霞宫神瑛侍者的玉石在贾府出生的。</p><p><br></p><p>而这块玉对宝玉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见到黛玉当然就会有一种魔力告诉宝玉这个妹妹是认识的,就是曾经给她浇灌过甘露的绛珠仙草的化身,那么宝玉是作为神瑛侍者的全权代表,而玉石有很多的魔力在帮助宝玉生活在人间,护佑宝玉,和黛玉要发生一段奇缘但最终无果造历幻缘。</p><p><br></p> <p><br></p><p>根据这么一个主题那么就好解释阆苑仙葩,不是仅仅从字面上来解释那么什么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还有李义山的“十二层城阆苑西”之句,以及《说文》中有“葩,华也”,“阆苑仙葩”之“仙葩”即仙花之意这一系列的解释也只是对阆苑仙葩字面上意思的注解,如果你仅仅想了解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些意思。而就红楼梦里的的含义当然就应该是黛玉的形象代言词,为什么这么说?</p><p><br></p><p>因为后一句是美玉无瑕,美玉无暇代表的是宝玉这个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对吧,那么在整个红楼梦里可以和宝玉相对应的就只有黛玉了是吧,有的人又说阆苑仙葩有海棠花的含义,海棠花对应的就是湘云,我感觉是不是太机械的思维了,那你要搞清楚湘云在红楼梦里应该是处于一个什么位置的人物,</p><p><br></p><p>也就是说曹雪芹把湘云是怎么定位的,是把她作为了要和宝玉发生一种奇缘的另外一半了吗?是红楼梦最主要的角色和宝玉对应的人物了吗?不是吧,湘云只是宝玉许多姐妹中的一分子,她和第一章里的神瑛侍者没有一点关系,她也不是宝玉心中最喜欢的带有爱情色彩的唯一的那一个对吧。</p><p><br></p><p>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对阆苑仙葩四个字里的含义有多种词义做生搬硬套去对号入座,必须要根据红楼梦里的主题人物之间的来龙去脉的关系来判定,这个地方的阆苑仙葩它能够对应的只能是黛玉,你换成任何人都不能和后面的美玉无瑕的宝玉相匹配。</p><p><br></p><p>而且后面的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是个什么意思,有谁相配</p><p>是什么人的特征相对应也只有黛玉才是唯一的人选,这个从冬流到夏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这个人一年四季都在流泪,都有泪要流,谁做得到,宝钗永远是天使一般的微笑,你看到她流泪了吗,少之又少吧,她流得最多的一次眼泪就是哭了一晚上,是她哥哥把她气得哭了一晚上,当然也可能有落选和自己和宝玉的事情进展不是那么顺利,还有家庭只有这么一个傻哥哥怕哥哥在江湖上有时候会上当受骗等等因素哭了晚上,三春会不会从冬天开始哭到夏天,没有吧,迎春虽然软弱但在贾府的生活还是快乐的和姐妹们在一起,惜春我说是贾府最无忧无虑的,最幸福,最单纯,最快乐的一个小妹妹。没有人算计她,也没有黛玉和宝玉的感情纠葛和烦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人会阻拦。探春有哭的时候在基本上还是非常快乐的人,湘云就直接过了她不认识哭,哭也不打扰她,她是阳光灿烂的小不点。</p><p><br></p> <p><br></p><p>好了吧,没有人可以胜任这样一个角色了吧,所以也只有黛玉可以做得到这点,从冬天流到到夏天,不仅如此,还要包括春天和秋天,她的泪是四季泪,可以说是说来就来,有点像说曹操曹操就到的味道。看到花掉了要哭,看到家乡的物品要哭,和宝玉一句话不对就哭,哭是黛玉的任务。</p><p><br></p><p>黛玉为什么要下凡间来找神瑛侍者看她自己的前身是这么说的,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黛玉不是一个人下凡的,是带了一个的水罐车下凡的,装的全部是泪水,黛玉能不哭吗,不把泪还完是有负人家神瑛侍者啊。</p><p><br></p><p>黛玉是要把自己一生的所有的泪都要还给神瑛侍者,那么一个人一生的泪应该是多少,大家的眼睛大约会在每隔6小时就分泌眼泪,两只眼睛流出的量大概是1毫升,如果我们在睡眠状态下,泪腺就会停止分泌。我们就以每人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计算的话,我们就有十六个小时是非睡眠状态的。如果按照80岁的人生时间来计算的话,那么就是16个小时乘以一年的时间,然后再乘以一个人80岁的寿命值,就等于467200毫升的量,换句话说,也就是467.2公斤的眼泪量,大概就有半吨的重量。</p><p><br></p><p>这只是一个平均值,黛玉是属于多愁善感性性格所以流的泪会更多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泪还完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黛玉见缝插针只要有点点可以勾起酸了悲情的东西或者事件,哪怕是风吹草动只要能和伤感联系得上的都要流泪。</p><p><br></p><p>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p><p><br></p><p>不管有没有奇缘,但是这个奇缘的过程是实际存在的,是发生了的,而最终的结果是虚化了,是没有成功,是来造历幻缘,至于成功不成功不重要只要过程不看结果,这就是当成神瑛侍者下凡来的一种所求,所以整个红楼梦黛玉和宝玉的只有善始没有善终也是第一章就定好调了的。</p><p><br></p><p>当时绛珠仙草对神瑛侍者是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缠绵就不应该是仅仅限于报恩的范畴了,是对神瑛侍者应该产生了一种爱意,那么就有可能在凡间经历了一段幻缘之后回到灵河岸边再度重逢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感情就与日俱增,就有可能两情相悦,花好月圆对吧。</p><p><br></p><p>而和其他人就根本就没有产生什么奇缘的情况发生,和宝钗没有奇缘吧,和湘云也没有奇缘吧,也只有黛玉和宝玉之间才产生了奇缘,尽管这个奇缘结局不太令人满意,但是产生过的,是有过去进行时的存在,宝玉就没有和除了黛玉其他任何人有奇缘的描写和情节是吧。所以这句也是可以佐证这个阆苑仙葩是黛玉。非他莫属。</p><p>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p><p><br></p> <p><br></p><p>黛玉冤枉自嗟,宝玉空牵挂这也非常符合两人的性格,黛玉的多愁善感就很容易产生自嗟的情绪,尽管很多时候黛玉表现得很幽默和姐妹们打趣,尤其是在诗社里活动的时候更是如此,但没人的时候就往往会独自一人空悲切,空忧愁,黛玉非常擅长调节他人的情绪,基本都是把姐妹们和宝玉的情绪调整到非常快乐和大喜的状态中,看看湘云就是被黛玉的笑料弄得差点从椅子上掉到地上,让宝玉笑得不停的拍打桌子。</p><p><br></p><p>她很多的话音刚落就是一片笑声,我倒很奇怪的是,她就是无法将自己常常是低落的心情调整到一个快乐的频道中来,她的幽默细胞远远高于宝钗,但好像这些都不是为自己准备的而是给无私的赠与别人,是不是笑星本身都是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的。</p><p><br></p><p>应该不是吧。反正我就没有看到过有丰富的笑料的林妹妹一次都没有把自己的多愁的心情变成湘云似的嘻嘻哈哈的笑声。这也是最为致命的弱点。如果她做得到的话,根本就用不着那么多愁,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争也没用。看看宝钗争来了宝玉到底还是一走了之,不属于你的啊,争有何用。</p><p><br></p><p>而宝玉却是个最喜欢牵挂的人,尤其是对林妹妹的牵挂。我发现宝玉为什么对女孩子那么细心那么无微不至的关爱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他像贾母说的本来就是一个女儿家投身,女儿的很多特性宝玉都具备,心细就是其中之一,他问黛玉的时候问的很细根本就不像一个男孩子,有哪个男孩子问自己的女朋友有宝玉那么细致,问黛玉晚上睡得好不,咳嗽几次,起来几次,晚上吃了多少,晚上睡得好吗,他的细心还要去看大夫给晴雯开的药方,还真发现了问题,袭人回来的时候还问路上累吗,饿不饿,渴不渴,还马上给袭人倒水,这样的男生是不是很少见。</p><p><br></p><p>第二个原因他很可能就是在袭人的感染下才很细心,袭人照顾他就是如此,读书前袭人对他千叮嘱万嘱咐,大毛儿衣服,我也包好了交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冻坏了你。</p><p><br></p><p>可以想象袭人就是这样对宝玉的其他方面照顾到了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地步。所以宝玉潜移默化的移植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们身上,尤其是对自己的小甜心黛玉身上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所以自嗟和牵挂对应的就是黛玉和宝玉。</p><p><br></p><p>从枉凝眉不太长的词语中我们反反复复看到了多处对两个小情人的对应句子,也说明了阆苑仙葩就是指的黛玉,也只有黛玉才非常符合对应的美玉如瑕。如果不是黛玉那么你找出来其他的人可以和宝玉这个美玉无瑕的男主角相对应的人来吗?宝钗?湘云?宝琴?都不可能是吧。</p><p><br></p> <p><br></p><p>结语:《枉凝眉》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首曲子主要描写红楼梦的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各种缘故最终破灭的故事,林黛玉泪尽而逝。曲子采用先扬后抑两相映衬的手法,表现了遭受封建社会迫害,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者的内心憋痛,不绝如缕地传达出伤感哀怨的情绪,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