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童话:寻找京韵那抹黄

湛蓝的天空

<p>  北国的城市,永远有着鲜明的四季。而四季轮替的五色盘中,北京的秋天最为热烈最为浓郁。</p><p><br></p><p> 不经意间,北京的秋天,就这样无声又炽烈地来了。这个时候,北京就不像是北京,而是回到了文人笔下的北平。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道:“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p><p><br></p><p> 北京人很喜欢银杏树,景点公园大街小巷都能见到它们的影子,别有韵致在心头。当下正是叶子和日子一起金灿灿亮闪闪起来的秋天,是北京最可爱的一段时光。</p><p><br></p><p> 如今霜降虽然已过,但秋未残,冬尚早。趁着天地还留着一份美好,我开始乘公交地铁去寻找京都的那抹金灿灿,不期然就走进了秋天的童话里。在京留居半年来,我学会了乘公交地铁,学会了刷码骑青桔单车,觉得特便捷,说走就走,随意舒心。</p><p><br></p><p> 虽然北京有很多地方都有秋意的凝聚,但我还是想亲临其境,用自己丈量的脚步来感受这份随处可见的秋天。真的,不用刻意去哪,也不用精心准备,不用攻略不用地图,只要有树和秋风的地方,就有北京的秋天。</p><p><br></p><p> 话虽如此,我还是选择了想去丈量秋色打卡银杏叶的几个目的地。想像着黄澄澄一片,一地铄金的壮观辉煌。先到的是钓鱼台,对,不是国宾馆,而是东墙外边的银杏林。这里有着“京城三大银杏道”之一的美誉,也是北京城内历史最为久远的秋景观赏点之一。我去了两次,都为时尚早,虽然叶子渐次染色,但远观还是一身戎装。这里是丹丹推荐给我的,她说如果去赏银杏叶,香山太挤,长城太远,不如去钓鱼台国宾馆的东墙外,有条银杏大道,近千棵银杏树在秋风里闪耀成金色的穹顶,异彩纷呈。虽然没见到叶子最后的绿意被卷入秋风中吹散,剩下的就是一片金灿灿的美,但能想见银杏叶渐次黄起来,最后落在大地上,形成了一片轮回的橙。这时候偶尔走过一个双手背后的大爷,人生的秋和年华的秋叠在了一起,像是秋风里飘来的叹息。</p><p><br></p><p> 一时间就沉浸在想象的画面里。</p><p><br></p><p> 第二个选择的是中山公园。中山公园的银杏,是长安街边最不易被发现的那抹金黄,但却是最值得一拍的风景。公园的银杏有两处,一处是进门口的西侧,也就是水榭景区。另一处是社稷坛进去往中山堂的那条路。我先去的是中山堂,此时午已过,太阳西斜,阳光下的银杏树黄绿渐变,叶片光影晶莹剔透,美如诗画。到此应该是我今秋看到的最美的银杏叶了。往南瞧,茂密的银杏叶下红墙有个拱门,透出雕琢雅致的阁楼红门,出拱门返身又看到被圈在门里铄金一片,别有一番韵味。公园里植满了古侧柏树,郁郁葱葱,正在浇水的水雾在阳光折射下出现了漂亮的彩虹,饶有兴趣地拍了张照片。孙中山铜像边有一棵槐柏合抱树,原来是古柏中心自然生长出一棵槐树,两棵树相拥一起,为北京古树名木之一。</p><p><br></p><p> 记得有水有银杏叶的水榭景区,一路找过去,原来就是故宫西墙外河边有几棵黄澄澄的银杏树,虽不是那么高大,也不是那么集中,但是与宫墙角楼水景互映谐趣,有一种别致的古风韵,分外漂亮。有两个年过半百的女画家正在调色板上挥墨描画,画面正是水映宫墙,金黄的银杏树与垂柳相互灿烂。也许她们已经画了很久,我在时她们很快就完成了画作,俩人手捧画作站在栏杆前留影,将手绘的作品与身后的景致重叠,好生让我羡慕。</p><p><br></p><p> 颐和园是我赏秋打卡的第三站。虽然颐和园是夏宫,但它的秋天,依旧美得让人流连忘返。其实早在乾隆皇帝建造它的前身清漪宫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成消夏专用的行宫。这座以西湖为蓝本制造的皇家园林,保留着清帝对于江南最真挚的向往,也体现了天家审美的一抹柔情。</p><p><br></p><p> 作为皇家散心的去处,颐和园自然不会像是故宫那么板着脸,反而处处留白,寸寸清闲。我是从西门入园的,沿西岸一路逶迤而来。一湖碧波,一梁虹桥,一个端端正正的小亭子,收揽了四周湖光山色看不完的景。这里是杭州西湖苏堤的仿制品,是一条建在水中的长堤,还有六座桥亭点缀其中,非常的唯美。秋色不亚于春天,虽然没有桃花竞相开放,但水天互映的斑斓秋色将整个西堤纷呈为一个梦幻世界。</p><p><br></p><p> 绕不开,躲不过,说起北京的秋天,总要留一个位置给这里。不止白日晴好,北京的秋天永远也不缺金灿灿的夕照。落日熔金之下,这一抹浓墨重彩的颐和园,倒真是有了几分西子湖畔“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底蕴。在这样一个秋阳半盛的午后,沿西堤一路走来的我,看到石舫船静泊在昆明湖畔,就好想也放舟水上,于是马上就购票登上游船,两岸秋色入怀,一川秋波荡漾。这样的秋天,是昔日帝王的解压秘境,更是我心目中的秋高气爽,极目远眺。</p><p><br></p><p> 下了游船转个弯就看到了颐和园中最大的石桥——十七孔桥,这也是我此次逛颐和园的目的地之一。桥有一百五十米长,有十七个桥洞,石桥的栏杆上有五百多只各种各样的石狮子,很壮观。据说每年冬至前后这里还有“金光穿洞”的奇景,虽然不到季节,我还是寻找角度拍了秋日下的十七孔桥全景。</p><p><br></p><p> 关于圆明园,网上有人嚷嚷着要重建,我却觉得没必要。毕竟余秋雨说过,“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但谁能想到,圆明园居然也有着自己的秋天。或许总有人觉得圆明园已经是一处废园,但野火烧不掉的,是这一川秋草,一水碧蓝的风高秋浓。</p><p><br></p><p> 是的,声名显赫的皇家园林,如今竟然如此荒芜又如此寂美。残荷无声,秋叶如火,这是帝国黄昏下,一派秋日的浓情风韵。有人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其实黄叶本身也是美。即使走在了修就如旧的园子深处,这里秋叶也是一种安静却动人心魄的美。不同于故宫的繁盛,颐和园的闲散,这里反而是一种人去山静的寂寥野趣。秋风的起落里,总藏着一两片落在石凳上叶子,悄悄地有着“闲坐说玄宗”的古意。</p><p><br></p><p> 不过倒也不用太感伤,走出绮春园向北,有一条黄灿灿的银杏大道,秋高气爽中,终究是换了人间天地。</p><p><br></p><p> 这是一条比较宽阔的银杏大道,绵延近千米,两侧整齐地挺立着数百棵银杏树。秋风乍起,金叶铺路。蓝天、青瓦、黄叶,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日美景。除了金灿灿黄澄澄的银杏叶,两侧围墙上还有红色的藤蔓缠绕。金黄映衬着火红,将这条路渲染得唯美且梦幻。漫步于此,如痴如醉。正在忘乎所以地拍照,秋风吹过,卷起漫天金黄,飘飘扬扬,复又落下,地面宛如铺上了一层“黄金甲”。拍摄中一位持佳能相机的小伙子和我搭讪,问我去三里屯了没,我说没有。他告诉我一定要去那一趟,拍银杏叶错过那里很遗憾。他热心地把座标地址定位给我,并说只有周末才能进入使馆区域里的银杏大道。这时我才知道不是那个时尚冷艳的三里屯,而是那个静谧淡然的使馆区。</p><p><br></p><p> 于是第五站就定在三里屯东五街。原来,在人山人海的太古里之外,这里藏着另一个安静又矜贵的北京。秋天一来,这里满街的银杏就开始变得金灿灿的,像是北京悄悄递给全世界的一张名片。</p><p><br></p><p> 走在三里屯东五街,秋阳化作秋叶细细碎碎的撒在地上,踏着秋的静默,车子,行人或者光阴,都成了大街的过客。秋叶下,使馆建筑让这里的秋天颇具异国风情。这是万国的秋日,也是京秋的诗意。街道两头都被铁栅栏围着,武警战士守卫在门前,我说不是周末可以进去吗?小战士说可以,出示一下身份证和健康码。很快就如愿走进东五街,放眼望去一街两旁的银杏树枝叶繁茂,树冠丰满,形成一条金色的隧道,很漂亮!风起叶落,满地流金溢彩。因为到的早,游客不多,一对年轻人在金灿灿的树冠下倾情演绎着幸福的时光,很唯美。 前边有两座使馆的外墙都是与银杏叶一模一样的橙黄色与金黄色,看门标是喀麦隆和刚果大使馆,我就驻足聚焦,把同色调的建筑与银杏纳入一个画面,就像把非洲的炎炎烈日,融进了北京多彩的秋天。</p><p> </p><p><br></p><p> 来这里寻找京都那抹黄的我,忽然就从自然走入童话的秋天。</p><p><br></p><p> 可能很多人总是嫌弃老气横秋的胡同,但它却从未在时光中黯淡下去。历史长河仿佛只是掠过了皇城根的一部分,在那些老城胡同里,一年一年,总有老物件固执地在秋阳下熠熠发光。怀着一颗寻找人间烟火味最浓最接地气的秋色的想法,我走进了锣鼓巷的胡同里。这也是我计划寻找京都的澄黄金叶的最后一站。</p><p><br></p><p> 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全长七百多米。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改称南锣鼓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p><p><br></p><p> 2020年秋日好像只是一个崭新的梦,我骑一辆青桔单车,嘎嘎吱吱的车轮响和车铃的叮叮当当,将我带进了远逝的旧时光。</p><p><br></p><p> 古人写春天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其实胡同里的秋天照样更锁不住。窄窄的胡同里,秋意借着树梢从四合院内探出了头来,像是好奇的小子,又像是灵动的姑娘。秋阳下,这条挺立了七百多年的胡同依旧笑得像个孩子,仿佛光阴从未亏待它,也似乎再长的岁月也不曾将其老去。老房老树老瓦片,秋阳秋叶秋海棠,金风一吹,新千年似乎从没来过,一切都是旧时最美的模样。</p><p><br></p><p> 这胡同里的秋,是属于普普通通每个人的秋。旅人或者居民,贫或者富,老或少,长或幼,新或旧,只要秋叶落到谁肩上,谁就沾到上了这北京城最惬意最人间的秋。真的,走北京的老胡同里的犄角旮旯,才发现这里的秋天也有着细腻的心肠。一叶一瓦,即是一秋一景,满目皆是秋色。那屋檐上的青瓦,在秋叶的映衬下格外明朗,就像如今北京的天,已是另一番美好。不时秋风乍起,明亮的黄叶或者红果落下来,惊了不知道谁家的猫,留给到访者的只是一份安安静静,又轰轰烈烈的美。</p><p><br></p><p> 秋到此时方正浓,唯有亲临好体味。从铜鼓巷出来,我继续骑着单车逛北京。踩着看着,不知不觉竟又到了什刹海,一串串老胡同,一片片老房子,三轮车队和我擦身而过,风起柳条斜,飘来京韵腔,最民间最人情世故的日子就在跟前。记得上次错过进文豪郭沫若旧居,何不借此了了心愿?刹闸停车驻足,一溜烟儿就进了这个深秋仍绿意盎然的深宅大院。到底是现代史上著名大文豪,不大不小却庭院深深,树木高大而葱郁苍桑,引人注目的仍是几棵树冠盈满的银杏树,金灿灿黄澄澄,风吹叶落,满地铺金,青黛色的郭沫若雕像安详地坐在树影婆娑里,有介绍说郭沫若很喜欢银杏树,和夫人周立群亲自栽树,并称之为母亲树,还说它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那棵又高又壮的应该就是母亲树了。</p><p><br></p><p> 踩着青桔转红尘,什刹海里漾秋韵。</p><p> 文人墨豪郭沫若,银杏树下写秋春。</p><p> </p><p><br></p><p> 真的,秋天的北京有着一整年最鲜艳的颜色。银杏金灿,秋枝深绿,这是最至纯的审美,也是秋之雅趣的深髓,更是溢金流韵的诗意清纯!</p><p><br></p><p> 二零二零年十月三十一日写于北京</p> <p>钓鱼台东墙外银杏林,一眼望断秋色。</p> <p>一周后又去拍的画面,银杏叶渐渐已黄。</p> <p>中山公园赏银杏叶的中山堂前路上。</p> <p>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旖旎秋光,引人入胜。</p> <p>圆明园秋日秋光秋色黄。</p> <p>三里屯东五街静谧的使馆区弥漫着异国风情的银杏树深邃似洞穿。</p> <p>老胡同濡染岁月春秋。</p> <p>现代文学史里文豪郭沫若旧宅。</p> <p>濡染经年流金溢彩,京华清秋雅韵流芳。倾情锦簇聚准橙黄,辗转忘机敷衍成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