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在观课中理解,在议课中成长—金华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读书活动(第十期)

Lsha.

<p>  10月31日晚,怀揣着对数学教学的殷殷期待,金华市小学数学骨干教研组又一次相约在云端,一同踏上“数学观课实践”之旅。</p><p> 当晚观课活动的内容是俞正强特级教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来自各县、市、区的数学骨干教师们,观看《搭配中的学问》一课后,展开了线上交流。本次活动邀请到了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章颖老师做专业引领,并由方晓晗老师主持。</p> 01 主题分享 <p>  李俊飞老师学习了俞特的《搭配中的学问》一课后,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分享。</p><p> 首先,李老师梳理了自己对这节课的认识,分析了常规课堂的基本教学环节为:从生活中引入搭配,再引导学生自主搭配,接着呈现搭配中有重复和遗漏的问题,再提出有序列举来解决问题,并进行方法的记录和优化,末尾再予以巩固和小结。看似完美的思路,但似乎缺少“韵味”。</p> <p>  在观课之后,李老师称道:俞特带来的这节课使他茅塞顿开,于是进行了归因与反思。常规课堂如何优化,变得更有味道?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以学习不重复不遗漏的搭配来理解排列与组合是否容易?教材呈现的材料,是否能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搭配穷尽的需要是否有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等。</p> <p>  结合以上的学习与反思,李俊飞老师指出:</p><p>1.这节课的素材选择要有趣,让孩子喜欢。</p><p>2.任务的交待要落实到位,交待不是“搭配”而是“搭配的穷尽”。</p><p>3.问题的交待要清楚,且打结要适时。</p><p>4.这节课,符号化思想不是重点,不要过多地去强化记录的方式,会记录就行。</p><p>&nbsp;即:</p><p>第一:精心选材,关注学生的视角;</p><p>第二:清晰立序,凸显数学的本质;</p><p>第三:有效操作,支撑学生的思维;</p><p>第四:适当延伸,开展有深度的学习。</p> <p>  黄惠园老师以“教对数学课—从明白到明白”为主题,从目标分析、材序架构、师生的明白、殊途同归、老师的慈悲这五个方面,带领老师们读懂了俞特的这节课。</p> <p>  教材本身呈现了搭配来自生活、符号化、有序思考这三大主旨,在俞特的教学中,得以全面的诠释。黄老师指出,即使俞特不断地强调这节课不提算式的方法,却在无形中落实了本节课的隐性体验点,即乘法原理的基本理解,这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p> <p>  教学的选材与立序,决定着课堂生成与教学效果。教学伊始,俞特对于“生活中的搭配”进行开放提问,再予以收拢并指向“搭配的学问”。通过1碗1筷1勺子、增加1筷、多了1个碗、对前两个环节比较这样的材与序,引导学生达到了会用符号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会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搭配,找到乘法的原型所在的目标。</p> <p>  俞特曾说:“教书,一种是将学生的明白改造成数学的明白,一种是将学生的空白变成数学的明白”。在黄老师的解读之下,老师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了俞特在这节课中,是如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改造到数学学科的明白的。</p> <p>  仍记得,关于理解的六个侧面提问,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对照俞特的这节课,黄老师带领老师们对于俞特的句句追问,一一进行了回顾与解读。原来,理解的六个侧面提问,已经被俞特运用得酣畅淋漓,看似殊途,却同归。</p> <p>  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出现了不少有意思的插曲,有只会跟着说跳绳中有搭配的孩子,有跟着猜一种两种三四种的孩子,有一定要用“C”表示叉子的孩子,还有坚持把“W”写在上面的孩子等,对于这些孩子,有些老师可能会选择忽视他们,甚至鄙视他们,造成这群孩子不敢言也不明白。而俞特怀着教师的“慈悲”,真正地将每个孩子装在心里,倾听每个孩子“不明白”的声音,使得每个孩子在循循善诱中想明白。</p> 02 互动交流 <p>  章颖老师随机抽选到了吕一江老师进行互动。吕老师表示, 俞特带来的这节课,以及李老师和黄老师的专业解读,令他收获良多。在俞特的课中,吕老师深刻感受到了有序思想、符号化思想、创新思想,这其中的教学艺术,将是他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p> 03 专家引领 <p>  对《搭配中的学问》一课的解读,章颖老师分别从目标定位、立序与选材、师生互动三个方面为大家做引领。</p><p> 在李俊飞老师和黄惠园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章颖老师补充道:理解搭配的作用也是本课一显性知识点;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理解乘法原理背后的“根”是本课的隐性体验点。</p> <p>  通过反复欣赏俞特的教学视频,章颖老师整理出了这节课的材与序,全方位地诠释了俞特在这节课上是如何引导学生从“活明白”,到“想明白”,再到“学明白”的。人天生是会“想”的,这个“想明白”的过程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教师只需要迎着学生最明白的地方去开展教学,然后选好材,立好序,在思辨中不断地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融会贯通,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p> <p>  在章颖老师的引领下,老师们又重温了俞特这节课中几个经典师生互动环节。不难感受到,俞特在互动中把“教师的慈悲”彰显得淋漓尽致,学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俞特对他们的善意和包容,才人人善思且敢言。</p> <p>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读俞老师的《种子课》,观俞老师的经典课堂!让我们追寻俞老师的足迹,实践种子课,把种子课思想传承下去!</p> 04 下期预告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时间:</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1月21日</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地点:</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金华市骨干教师钉钉群</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交流内容:</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经典名课</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主讲团队:</b>浦江团队</p>

俞特

老师

这节

搭配

学生

明白

教学

章颖

数学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