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二小 王晓英】让孩子的成长像呼吸一样自然——“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新教育线上培训

王晓英

<h3>  欲造伟大之国民,必自家庭教育始。 <br> ——英国 赫胥黎</h3> <h3>  万物始春,而成于秋。秋天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孕育着成功的希望。在这美丽的秋日周末,莒南二小的新教育同仁们在线上认真聆听、学习了2020年全国新教育第二十届研讨会培训——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本次培训由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承办,蓝枚院长主持。<br>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来自新疆的“新父母年度人物”年度母亲获奖者欧秀娟老师首先分享了她和孩子的阅读故事。从低段的绘本阅读启发兴趣,到中段每年采用阅读比赛来推动阅读,再到高年级为孩子们打造的“阅读树”,从单一阅读到科学、广泛、深入阅读......一棵棵阅读树扎根落地,枝繁叶茂。这,是孩子们阅读成长汇聚的最好见证。</h3> <h3>  除了阅读,欧老师和孩子还进行了古诗文课程的学习,通过朗读吟诵让孩子们“刷古人的朋友圈”,于轻松诙谐愉悦中了解诗人、理解诗文、浸润传统文化。</h3> <h3>  欧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他飞翔的羽毛,至于飞的方向让孩子自己决定,让孩子的成长“像呼吸一样自然。”这,是育人的哲学,更是家庭教育的智慧。</h3> <h3>  年度父亲吴俊伟老师的《万言家书抵万金》的分享,更是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以自己和女儿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家风。<br>  家风是什么?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较为稳定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守则规矩,代表着家庭或家族的传承,体现了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读书已成为吴老师家薪火相传的好家风,激励他们代代积极向上。81岁的母亲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日报等报刊,他和妻子也从小给予女儿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的熏陶,把爱读书,读好书的种子悄然根植于女儿的心灵。每天家庭的朗读时光,那是一家人与美好相遇的时刻。</h3> <h3>  阅读和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双翼。吴老师除了坚持阅读,还坚持每天写作。从2008年女儿出生,他每天写一篇日记来记录孩子的成长,用13年时间已经写下了330多万字的日记,《草根家书》记录下了女儿成长的每一瞬间。爸爸写日记的身影定格在小小年纪女儿的脑海里,也让女儿受益颇多。<br>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写作是为了更深度的思考。吴俊伟老师用读书和写作将家庭营造成温情脉脉的爱的港湾,将良好家风演绎的淋漓尽致。同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更加去深入思考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谆谆教导。</h3> <h3>  接着,苏州实验小学徐瑛校长向我们分享了《二十四节气里的生活智慧》。生活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天然的资源库,在教育孩子中,应教会孩子如何生活,如何衣食住行,如何有一种积极的生命的状态,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所以生活教育就显得愈发亟需。基于此,苏州实小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也就应运而生。</h3> <h3>  24节气的课程是开发与实践的一个生活教育的课程。那么,在家庭教育当中如何透过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来领悟家庭教育的智慧?徐校长给我们做了细细的讲述。</h3> <h3>  第一,我们从24节气当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是有节律的,其实父母教育孩子也是需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的。第二,24节气里的养生文化,蕴含父母的育儿之道。第三,24节气里的劳动生活,是父母陪伴孩子创造生活的最好路径。第四,二十四节气里的诗意生活,是提升孩子生活审美的美术馆。</h3> <h3>  其实,日常的烟火气就是最美的诗,就是最美的生活,就是最高明的教育。好好生活就是教育,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应该让孩子回归儿童生活,回归社会化生活,基于真实场景和真实问题,在具体的探究实践当中去实现孩子们的自主变革和自主发展。家庭教育尤当如此。</h3> <h3>  最后,孙云晓教授为我们做了“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分享报告。他从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细细的讲述。孙教授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对如何进行好的家庭教育提出了建议——让教育回归根本,进行基本的生活教育和劳动教育。</h3> <h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家庭教育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家长应该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育儿水平。同时,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孩子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未来才会更加繁荣璀璨。</h3>

家庭教育

孩子

教育

生活

阅读

成长

老师

家风

家庭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