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骆越人近代越南人的一支——京族

國繁

<p class="ql-block">  1,京族是古骆越民族的一支,祖居东南亚。京族的祖先大约从公元十六世纪初,从越南涂山等地陆续迁移来华,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澫尾、山心、潭吉发展。</p><p class="ql-block"> 京族为越南的主体民族,曾称为“越南人″、“安南人",瑶族称他们为“交趾人″。在澫尾村的乡约中,有先祖父洪顺三年(1511年,明武宗正德六年)从涂山漂流至此,立居乡邑的记载。此外据京族人口较多的刘、阮二姓追述,他们的祖先居住在越南的吉婆,后迁到越南的涂山沿海,以打漁为生。有一次,他们在北海湾追逐鱼群时来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巫头島,见这里荒无人烟,又有较好的渔场,便定居下来,至今约有16-17代人。至少也有500年的历史,这与乡约中所记相符。</p><p class="ql-block"> 京族在迁到江平之前已处于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迁来之后,在京、汉两族地主阶级的压迫和盘剝下,渔、农业生产得不到发展。在红坎村“哈亭"(今唱歌的地方)的碑文上就有:“官亊重役、不堪其苦″、“人民饥馑″等记载,反映了京族劳动人民过去悲惨生活的景况。</p> <p>  2,京族,越南语称:“京″或称“京人",又称“越族″或“越″。语言为京语,由于民族语言复杂,语言学家也难以确定其语言属系。</p><p> 京族主体在东南亚,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主要聚居于东兴市平江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島上,三島素有“京族三島"之称。京族有本民族语言,由于长期与汉、壮两族友好相处,绝大多数京族人都通用汉、壮语,(粤地方言)汉文。</p><p> 京族在历史上曾使用过“字喃″。“字喃″意为南方的字,即喃字,系十三世纪未,京族人民有利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前,在歌本和宗教经书中仍保留使用。巳知用京语哈歌(哈、京语即唱)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在整个京族三島中懂“字喃"的人,己缪缪无己。</p><p>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京族人开始发起对京族的语言和文字保护工作。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佔越南总人口的86%,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京族总人口28199人。</p> <p>  3,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江平京族地区一度被法国侵略者武装侵占。法国大量倾销西制商品,掠夺当地土特产和廉价劳动力,控制江平地区的经济命脉。在恒望竹山等地设置天主教堂,从精神上奴役麻痹京族人民,同时暗中收集和调查我国资源等阴谋活动,使京族地区的漁业、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p><p> 在帝國主义、封建主义、官辽资本主义长期统治盘剝下。京族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痛苦生活。勤劳勇敢的京族人民曾经和汉、瑶、壮族一起,进行了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法战争期间,澫尾、巫头等地的京、汉族数十人,在澫尾村京族杜光辉的领导下,毅然参加了“黑旗军",站在了反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前列。当法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江平京族地区时,京、汉族人民一起,组成了“江平抗法义军″,奋勇迎敌。1886年法国侵略者与当地官僚万宁洲官潘土木相勾结,烧杀抡掠,横征暴敛,魚肉人民,当地京、汉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终于把法国侵略者驱逐出我国领土,并处死了潘土木。</p><p> 国民党政府时期:在这个地区仍然继续推行高压的民族岐视政策,实行团董和保甲制度,抽丁拉夫,強迫京族人民缴纳“海盐税"、“人丁税″等苛捐杂税,京族人们曾经进行过多次的反抗。</p> <p>  4,早在大革命时期,我党深入京族地区,就成立过总工会和农民协会,领导京汉各族人民多次举行示威游行,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p><p> 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加入共产党在江平地区组织的抗日组织,开展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p><p> 1945年10月,中共广东南路特委派遺队开辟十万大山根据地展开游击战爭。后来南路特委改为粤桂边区党委。同时成立十万大山地委,领导万山区革命工作。京族人民诵跃参加游击队活动。为游击队送粮筹款,没收地主、富农财物。并密秘的帮助游击队做了很多的工作,从而也保存了革命力量。</p><p> 1949年初,粤桂边区纵队配合解放军,在短短的八个月时间里攻克了江平等据点,建立了防城县人民政府。1952年京族三島成立了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民族乡。1958年5月1日,在京族民族乡附近的十万山壮族、瑶族自治区(县级)的基础上,联合建立了东兴各族自治县。1956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年12月25日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p> <p>  5,过去京族内部有个叫“翁村"的组织。“翁村″含有村长的意思,由老人担任,负责监督执行村约、处理村内事宜,筹办“唱哈″,主持祭祀等。“翁村″下设“文祀″一人,翁管若干人,“文祀″协助“翁村"处理日常亊物。“唱哈"的时候担当司仪,管理文书帐目,保管村里财产。翁管负责管理山林和执行山林村约,“翁村“的村约第一条规定:村民必须交纳税赋、服兵役、违者受将受罚。</p><p> 村约曾是旧政府统治人民的工具,“翁村″等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保长、甲长之职,是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基层组织。</p> <p>  6,京族的宗教信仰多神教、道教、佛教、也有部分信仰天主教。京族三岛上最大的庙宇是“灵光禅寺″,寺内的铜锺铸于公元1787年,内奉观世音菩萨。此外还有三婆庙,内奉观世音,妇女多来此求子,还供奉汉伏波将军马援。</p><p> 京族每逢岁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神、祭祖、文娱和乡饮是京族重要的活动。“哈节″是京族岁时隆重的民族节日,哈节在各地建有的“哈亭″中举行,各村的“哈亭"选用上等木料,结构牢固,形式独特。屋顶的屋脊上雕塑有双龙戏珠的喜庆形象,“哈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上设有京家人信奉的各路神仙神坐。</p><p> 迎神:在“唱哈"的前一天,集队举旗擎傘,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 </p><p> 祭神;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的下午三点左右,祭神时读祭文。</p><p> 送神;“唱哈"完毕,就送走神灵,送神时必须念《送神词》。</p><p> 京族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也过中元节,早上家家户户煮糯饭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鸡杀鸭,煮猪肉等供拜祖先,然后大家进餐,饮宴称“坐蒙″又称“哈宴"。每席六至八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其余大部由个家各户轮流出菜,宴中听“哈妹"唱歌以助兴。</p><p> 在以前京族人家每到这一天,还要给祖先烧纸衣、纸船、纸钱、纸元宝等。</p> <p class="ql-block">  7,新中國成立初期,京族地区依然是缺田、缺粮、缺水的穷海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政府资助并组织群众搞大规模围海造田,建成防浪海堤十多海里。将三島与陆地连成半岛,围海造田增加了大片土地,同时将淡水引入海島。大力发展农业,改变了京族地区不能生产粮食的历史。在渔业生产上,京族渔民还添置了机帆漁船、风帆、灯光渔船和灯光网具、探器等,大大增加了产漁量。同时利用环境优势,釆集天然珍珠。还建立了人工珍珠养殖场,大力开展人工养殖活动。</p><p class="ql-block"> 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来,京族三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92年东兴开发区成立,同年国务院批准东兴为沿边开放城镇,国务院特区办公室批准东兴为边境经济合作区。此后渔业生产全面放开,中越边贸也得到恢复。这些都促使地处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群众,获得了千载难逢,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历史机遇。</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的京族人民改变了过去渔业生产模式,改变了思路开发和利用浅海水面三千多亩,大力开展海产品养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京族利用与越南人同祖、同源,同语言的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大力发展边境贸易。</p><p class="ql-block"> 至九十年代初的几年时间里,京族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掺与边境贸易,有的人家甚至全家出动。</p> <p>  8,京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多由父母包办。也有少数人自由恋爱,但必须征得父母同意才能结婚。“踢沙"和“掷树叶"是京族男女特有的试探对方式。在平常集体的“做海"或“唱哈节″这种传统的节日里,京族男子若发现意中人,并向那姑娘步步靠近,用脚尖把沙子撩向姑娘,或将木叶撕成条绺状掷给姑娘。如果姑娘有意可用同样的方式回给男方。最后还得征得父母同意,通过“蓝梅"(京语牵线之意,即媒人)出面,按礼仪程序方能结合。</p><p> 京族通婚以民族内部为主,也有与临近汉、壮族通婚的,民族内部严禁同姓、五服内、姑表亲通婚。京族不限制寡妇再婚,但由家庭缺乏劳动力有养育童养媳的习惯。</p><p> 京族人定婚十分慎重,其礼仪也相当复杂。其过程:男女双方的婚事经过父母同意后,便把年庚拿去算命,若命合男方将女方的庚贴放置于祖公的神案上来检测吉凶,否则叫媒人退给女方。京族称这一做作法称为“合同生″。如在规定的期限内,家里没有人畜生病,碎碟破碗则表明平安吉祥,可以确定两人的婚姻,此称“定彩头”。一经确定婚姻,通过媒人商议聘礼,所议的一般是酒、大米、猪肉以及姑娘的身价多少?然后由男方把聘礼送到女家,正式确定下这门亲事。</p> <p class="ql-block">  9,迎亲是京族婚礼中最隆重的仪式,过程也比较复杂。男方婚前数月,先请算命先生,择定迎娶和开容的时间,用红纸列举并由媒人将一、二块猪肉和一盒蒌(内有槟榔)送给女家。若女家感觉日期合适则收下红纸和礼物、此谓之“送日子"。</p><p class="ql-block"> 新娘在出嫁的前三天或前七天就开始哭嫁,俗称“哭朝",第一晚叫叹父母,诉说父母养育之恩;第二晚叫叹叔伯兄嫂,诉说年少不懂事,蒙各位长辈教育栽培。第三晚叫叹兄弟姐妹,诉说友情不忍分别。在新娘哭朝时父母兄嫂姐妹陪着哭,大多是依依难舍,不忍分离!</p><p class="ql-block"> 新娘出嫁的前一天,男方将颜面、粉盒、红线等礼物送入女家,这时女家煮猪肉拜祖,新娘哭一场后,由一儿女双全的夫妇搀扶出祖厅坐定,用一细线把睑上汗毛拔净,此称为“开容",意为从今住后以新的面容为人妻、为人媳。</p><p class="ql-block"> 结婚前夕,新郎家里捧出一托盘的槟榔和三百六十元的红色封包,到“哈亭″拜祖神。同时由香公连敲三遍祖鼓,以示全村知晓;明天,某某家要迎亲。这天新郎还要到女家,先拜女家祖先,然后拜见岳父岳母。礼毕,将携带的槟榔等礼品敬奉给岳父岳母、叔、伯、婶母等,并接受由叔、伯赠与封包然后回家,京家称此为女婿“认亲″。</p> <p>  10,新郎认亲回来以后,选好时辰,集合好队伍,带上两对男女歌手,向女家走来。这时的女家,紧闭大门,并在路口设下三道彩门;每道彩门都用彩带或红绳拦截接亲队伍;并派歌手守护,这是婚礼中的“歌卡″。第一重“歌卡"全由歌童把守,第二重、第三重“歌卡″由得力歌手把守。当接亲队伍唱着歌来到近前的时侯,“歌卡″的女方歌手就不断唱起“盘歌″向客人盘问,接亲的男方歌手也必须做答,直到对方满意为止。才能通过“歌卡″,三重歌卡通过后,女家才敝开大门;接着新娘由最亲的兄弟背出门外,与接亲和送亲的两股队伍合在一处,欢天喜地的向男家走去。新娘不坐花轿,这是京族的规矩。</p><p> 新娘将到男家时,男方则派人到离男家不远的地方迎接,并鋪好席子让新娘走进家门,随后举行拜祖公,又称“拜堂″。拜堂时新郎、新娘男左女右,一同跪拜祖公和父母,四拜祖公,三拜父母之后也是京族婚礼的高潮,由新郎新娘合唱《结义歌》最后新郎、新娘把托盘中的槟榔敬献给父、母、长辈及亲朋。</p><p> 礼毕,一对新人共进新房。新房内有一位儿女双全的妇女鋪床,边铺边说彩话以图吉利,最后由新娘送她封包表示谢意。当天晚上由新娘的陪嫁陪同新娘过夜。新娘到男家的第三天,新郎将染成红色的糯饭和猪肉、鸡鸭等礼品,夫妇同回娘家拜见岳父母,同住一晚上后返回,此称为为“回朝″。</p> <p>  11,京族的过去,家家户户都寄身于荒滩乱林之中。住房都是粗陋不堪的草庐茅舍,墻壁以粗糙的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再糊上一层泥巴,或用竹蔑㚒茅草,稻草等做墻壁,屋顶盖以茅草、树叶等,也有极少数人家才能盖以瓦片。房屋四角以大木或竹作柱墩,在柱墩上横直木竹交叉,架以木条或竹片,上面铺以粗制的竹蓆和草垫,形成“地板″,这种“草芦草舍″,京家称之为,“栏栅屋″。它带有百越“干栏″式建筑的古文化积淀,然尔因陋就简;地板上面住人,地板下面饲养家畜。</p><p>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京族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明显标志,代之而起的“石条瓦房"的普遍出现。“石条瓦房″是以石条、竹木,为原料,建筑牢固、耐用、方便、适用的住房。内设左、中、右三个房间,正中的一间称正厅,俗称“堂屋″,</p><p>其正壁安置神龛,俗谓“公棚″。正厅除节日用于祭神之外,平时接待客人以及吃饭、飲茶、聊天兼做客厅之用,左右两间为臥室和厨房。</p><p> 改革和开放以后,京族群众的住房又有了改善,大部分村民都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室内设施齐备、整齐、美观。民居周围种有果树、竹林、剑麻、万年青、仙人掌、椰子树,既美化了环境,又起到防风固沙作用。</p> <p>  12,京族主食以大米为主,也食用些红薯芋头,喜食鱼、虾、蟹、鱼汁及糯米制品。妇女则爱嚼槟榔。京族人最爱吃的、也是最会烹饪的是鱼虾。</p><p> 京族人家平时以小鱼淹制一种调味汁,叫“鱼汁",是京族地区独特的产品之一。鱼汁是京族传统的调味品,其作法是;将小鱼洗净,放进大缸或木桶中,分层加盐,圧实、加盖密封。待几个月后小鱼溶解分泌出一种红色汁液,即鱼汁。头道过滤后的鱼汁呈油状、香味浓郁、味道甘醇;第二遍过滤后的鱼汁,色味稍差;第三次过滤后,取出鱼骨及残渣可做饲料和肥料。鱼汁即可做调味品,也可作佐餐下飯。</p><p> 另外,京族男女爱吃一种香脆爽口的圆糍粑--“风吹饼"。风吹饼是用大米磨粉蒸熟,撒上芝麻风干,然后放炭火上烤制而成。</p><p> 京族人喜吃甜食,她们常用糯米糖粥来招待客人。</p> <p>  13,京族男子穿的是无领、无扣的袒胸上衣。腰间还系以一至二条的彩腰带,有的系到五、六条之多,并以腰带的多少,来显示自已的富有和能干。由于其衫长过膝,衫叉的裂旗又开得很长,所从平时就把两边的衣服撩起,打成球结,置于腹部。男衫的颜色是用浅青、浅蓝、浅棕三种。裤子习惯穿黑色,既宽又长,其裤裆相当于裤长的三分之二。</p><p> 青年女性穿,全白、青、浅绿色上衣,裤多为黑色或褐色,中年妇女喜穿青色或草绿色上衣配以黑裤。老年妇女多穿棕色衣或黑衣黑裤,其裤宽阔度与男子无异,乍一看就似飘动的长裙。女性与男性正好相反,很短,衫角仅至腰间,故有长不及臀之说。其衣无领而开襟,袒胸处则遮以一块绣有图案的菱形小布。这种小布称之为“遮胸",又称“胸掩″,是妇女常用的装饰品之一,京族妇女离村外出,赶圩入市,或探亲访友,还要加穿一件旗袍,以下摆宽阔,矮领窄袖,袒胸长衫。戴一顶黑色或棕色圆顶礼帽。(俗称“头箍″)</p> <p class="ql-block">  14,京族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给人们以思想营养和美的享受。主要有《镇海大王》、《宋珍和陈菊花》、《田头公》、《计叔》、《刘二打番鬼》等。</p><p class="ql-block"> 由于京、汉两族长期友好往来,相互影响,汉族的民间故亊《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的故事》在京族人民中广泛流传。</p><p class="ql-block"> “京戏"是京族传统的戏剧,又称“嘲剧″,独具民族特色。传统剧目有,《阮文龙英勇杀敌》、《等红娘》等。汉族古典戏《二度梅》等也在京族地区流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5,京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跳竹杠″、“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于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具有明显的娱神或娱人的文化功能。 此外还有现代题材的舞蹈,“摇船舞″、“纸马舞"、“酒舞″、“天灯舞″等等。</p><p class="ql-block">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乐器结构简单,所奏乐曲音调丰富。单色优美是“独弦琴"最大的特色,琴身用大半个竹筒和长方形木匣做成、长约三尺半、一端插上一根圆木柱子,与琴身垂直;另一端的把手系上一条弦线。与小圆柱子相连成“独弦琴″。独弦琴音量较小,曲音清雅,奏时用一根小竹片拨动弦线弹出声音娓娓动听。</p><p class="ql-block"> “ 独弦琴″和京族的“唱哈″、“竹竿舞"同被称为京族传统文化的“三颗珍珠″。</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 56--4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