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我们接受贾凯毅的盛情邀请,终于踏上了盼望己久的陕北游行程。同行共六人,从左到右分别是:陈润民、刘和(贾凯毅的爱人)、周珩、贾凯毅(我校高一的同学)、佟英茹、张式宜(贾凯毅同班同学)。我们从北京西站乘火车,直接到达包头以南的东胜,就是现在鄂尔多斯市的东胜区。 参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 到达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后,首先参观座落在大柳塔镇的大井工煤矿,该矿己经达到双井双千万吨的年产量。无论是年产量,还是设备、技术水平,目前均为世界第一。我们作为"贵宾",非常荣幸地能够参观该煤矿的中央控制室,直接由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我们作介绍。由于矿井里的采掘设备都是高级自动化的,所以参观者是无法安排到生产现场参观的。 在贾凯毅当年单独下乡曾经住过的小窑洞前合影留念。乡亲们都很想念贾凯毅,所以就把这个小窑洞保存下来留个念想。 神木县二郎山庙群景区,始建于明朝,其山势的险、峻、奇,与释、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景观浑然一体,非常有特色。 游览神木县的红碱淖,这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湖面很宽阔,面积达到41.8平方公里,临近毛乌素沙漠。 榆林城北4公里的红山顶上,有一座镇北台,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l”。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榆林市在面北地区的防沙抗风植树方面,一直都是中央表彰和推荐的重点地区。 游览榆林市佳县城南白云山上的"白云观”。 参观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榆林市米脂县城东南杨家沟的扶风寨)。<br> 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粥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杨家沟,1948年3月21日离开杨家沟,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1978年辟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米脂县城东二十公里的杨家沟扶风寨。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革命家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机关医院和新华社旧址等。<br> 游览位于米脂县北盘龙山上的李自成行官。 到达延安后,我们先到《谷溪书馆》拜访了当地最著名的作家曹谷溪。他请我们参观了他的极其丰富的存品储藏室,送给我们他的作品,还有习近平在延安地区插队时,在地区会议上所作汇报的复印件,中午请我们亨受了他的丰富家宴。 参观延安宝塔山。 参观延安枣园时,经过“特殊沟通”,我给刘和与陈润民现场抓拍了一张,模仿"中央首长"休息时的照片。 晚上,延安市常务杨副市长亲自宴请我们,详细向我们介绍了延安发展的光辉历程,以及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再次来到黄河壶口瀑布,陳润民高兴地对大家说,这次黄河水的流量,明显比上一次大很多,壶口激起的浪花更加雄伟、壮观,老天真的非常关照咱们! 参观黄帝陵。 黄帝陵轩辕庙全景,宏伟、庄严、肃穆! 我们是从西安返回天津和北京的,圆满结束难忘的陕北遊! 我们在陕北遊当中的2013年10月13日上午,游览了榆林市佳县的白云山。白云山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圣地。白云山白云观庙宇,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由开山道人李玉凤、总兵张臣、山主牛登弟组织修建的,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御马太监叶忠奏请神宗皇帝朱翊钧为白云观住持及道众请来圣旨一道,御制《道藏》4726卷,御赐“白云胜境”匾额一块,从此,白云观名扬四海。后经历代重修并增修,共有各类建筑99处,建筑面积为8.5万平方米,各代碑碣157块,匾额95块,壁画1300多幅,以及石狮、古钟、旗杆、龙盘等珍贵文物。充分体现了明清两代建筑、绘画、书法、冶炼等陕北民间艺术的精华。<br> 白云观依山势依次排列着山门、神路、石碑坊、木牌楼、五龙宫及四道天门。建筑区位于白云山中央地带,形成三条平行轴线。主轴线沿山脊从南向北排列有:真武大殿、三官殿、藏经阁、超然阁、玉皇阁、文昌楼、圣父圣母祠、五老祠、马王庙;玉皇阁西上一道石台阶,有三清殿,再往西有元辰殿、玉皇庙、魁星楼。第二轴线位于主轴线东侧下方,建有白云洞、七圣楼、三圣阁、碧霞宫、东岳大殿。再往东为第三轴线,建有戏台、关帝庙、财神庙、佛殿等。<br> 白云山全景照片。 白云山碑石。 白云山紧靠黄河岸边。 白云山大牌楼位于道路中间,将磴道分为上下两段,下段陡峭奇险有“鸟道”之说,游人到此须涉攀高之险。到达木牌楼回首俯瞰“水映山峦呈海市”仰观“云绕殿阁化蜃楼”。这种登楼之乐驱散了攀高的疲倦。木牌楼为四柱三门三楼牌楼,琉璃瓦顶,斗拱重叠,飞檐挑出,以合理的结构,独特的风格耸立在宫观前方迎着来往游客。上段坡度稍缓,但由于磴道两侧设置了勾栏式栏杆和四道天门,所以给人以越攀越高,升入仙境之感觉。这是一座纯木结构的木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高8.5米,四柱三门三楼,正楼单檐,歇山式顶,升龙正吻,琉璃吻兽,蓝色琉璃瓦覆顶,更显得脱俗肃雅,通座牌坊无依无托,搏击风雨400余年,依然如故,它特殊的结构和构造,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 白云观全景。 登山阶梯。 五龙宫为白云观的底层建筑,也是白云观重要建筑之一,建于1690年。五龙宫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组成整齐的小四合院在古柏青松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庄严。五龙宫也称“五龙择圣宫”,是道教追溯真武大帝脱胎成仙的宫殿,殿内供奉着赤、黑、白、黄、绿五条龙,象征五龙择圣。 白云山庙碑。 白云观共有四道天门,一处高过一处,上接云天,如人天宫。这是二天门,为单檐硬山顶带后廊建筑,左右供有开道神方弼,显道神方相,这两位神源于《封神演义》。 真武祖师殿,俗称正殿。白云观的中心,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真武祖师殿由前后两殿组成,古建筑专家考证,后殿为明代建筑,建于1605年。前殿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风格。游人迸大殿院首先看到的是一株参天古柏,冠盖如云,一对石狮雄踞院中。正殿两厢建有五祖祠、七真祠,祠南是相对而立的钟鼓楼,正殿对面是彩绘乐楼,真武祖师殿处处显示着主殿的威严,整个院落错落有致,古朴幽深。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真武大殿院内的古柏,已活了300余年,树上长满瘤节。 白云观的住持特意以省级贵宾的待遇,给我们每人奉上一份金色的哈达! 三官殿坐落在高出地面一米的平台上,单檐歇山式,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大家看到金字匣额“三官殿”上悬前檐,这是著名书法家吴三大手迹,殿门两侧橱联上书,“天地水三官之灵纲纪造化,上中下三元之气流行古今”。三官殿建于明代,三官又称三元。这里供奉着上元赐福天官,中元赦罪地官,下元解厄水官。其职责为掌管鬼神升迁之事,和人间祸福在三元节下界考校记录人间善恶,对照考校结果,分别予以赐福、赦罪、解厄。对三官的信仰源于古人神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殿内壁画为《三官出巡地狱图》。 天官赐福。 三元考校。 藏经阁是一座牌楼,建于1618年,悬山式砖木结构,坐南面北,内立“圣旨”碑,龙首碑额,龟跌,上刻神宗皇帝给白云观颁发的圣旨,圣旨原件保存完好,现藏于佳县档案馆。 文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二层走马楼。文昌本指紫微垣中的六颗星辰,古代视为神座星辰,文昌帝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科举士子的保护神。文昌君两旁的侍从一为天聋,一为地哑,所谓“闻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玉皇阁西侧还有马王庙,对面有圣父圣母词,北面为五老祠。 三清殿位于白云山山巅,是白云观最早的庙宇,扩建于1642年。三清,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道教的三位至尊天神。殿内壁画有明代艺术的绘画风格,以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中国历史上代代相传的老子八十一化的故事《太上老君八十一论图说》。三清殿东西两侧有南斗词、北斗祠、玉皇庙等建筑。 超然阁是座重檐歇山式木构方亭,风铃声声,清风习习,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之感油然而生,于是烦恼顿消,顿觉天地之大,胸怀无量,豁达超脱。 元辰殿建于1992年,这是座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面阔7间,面积近500平方米,殿内正中塑斗姆及左铺右弼,四周塑60元辰。斗姆即星斗之母,60元辰乃60甲子,为道教信奉的的位置宿神,每位神名用天干地支循环相配而得,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游人礼拜和自己生辰相同的本命元辰祈求吉祥,名为顺星。 找到和自己生辰相同的本命元辰,礼拜并祈求吉祥。 玉皇阁,建于1605年,是白云观主要建筑之一。三滴水十宇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四面回廊,阁分上下两层,三层挑檐,楼脊八卦攒顶,飞戟刺空,玉皇阁内供奉着民间信仰的玉皇大帝。传说中的玉皇大帝是万神之主,所以玉皇阁高出群宇,以示玉皇之尊。 这里也有九龙壁。 祈求风调雨顺。 中午回到佳县,看过白云山的文字介绍才知道,当年毛泽东与蒋介石都曾来白云山朝拜过,虽然不是同一年,但却都是在九月九登的山。据说,毛泽东在白云观求得“上上签”,而老蒋却是“下下签”。 根据记载,毛主席在1947年转战陕北期间,曾经两次登山赏景。<br> 1947年10月18日,毛主席在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的陪同下,游览了宏伟壮丽的白云山。当毛主席看了白云山的古建筑物后赞叹不已,说:“白云观的山不高,庙还不少,烧香的人也不少。”并给当时中共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做了指示:“这些都是文化遗产,都要保护下来,不要毁了,你明天就出个布告,要保护。”<br> 同年10月22日(农历9月9日)那天,是真武大帝修成仙体飞升之日,毛主席和周恩来、任弼时再次来到白云山。整个山岭上布满了熙熙攘攘的人整个山岭上布满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万头攒动,旌幡飘飞,一派圣地景象。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随着人流走进真武大殿,看着道士们在圣像面前,诵经礼拜,上表祝愿,净斋念供,在一阵悠扬动听的道教音乐演奏声中,善男信女们随道士们行跪拜之礼,整个大殿内沉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当时大殿中放有签筒,善男善女们纷纷抽签,毛主席看到这种情景,也颇有兴趣的从签筒里抽出一支签。见上面写着:“第四十三签上吉——日出扶桑。”毛主席满怀喜悦地将签递给周恩来任弼时的手中看过,三人相视一笑。抽完签,毛主席还曾在这里与民众一起观看晋剧《反徐州》,并以“亚洲部”的名义向剧团赠旗一面,书“与时并进”。当时道长请主席中间坐,主席说我个高,坐中间会挡住后面的人看戏,毛主席是站在老乡后面看的啊。<div> 此事有碑为证!<br></div> 经过现场查看日历,我们每个人都大吃一惊,今天竟然也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日!我们又经过互相之间的问询,才知道这次奇特的安排,绝对没有任何人事先进行过筹划,难以想象,真可以说是上天的特意安排!<br> 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细算起来,我已经度过70几个重阳节了,真正进行登高的应该只有那一次,而且还是与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不同年代的同一天登上白云山,这个重阳节过得太有意义了,令人难以忘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