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培养少先队员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加强少先队员们对红领巾的热爱,激发少先队员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了解老区革命历史,了解老区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以“行”促“知”,让少先队员们在“行”中感受红色基因的伟大,在“知”中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10月29日,田东县第三小学根据《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要求,开展主题为"重温革命历史,同讲红色故事"研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p> 整装待发 <p> 10月29日上午八点,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刘银花老师组织,学校党员教师代表及48名优秀少先队员代表集合完毕,个个精神抖擞。在接受安全教育后,队伍整装待发。</p> 追寻红色足迹 <p> 有一种追忆,叫红色的追忆,</p><p>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p> 足迹一:二牙码头 <p>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少先队员们来到了邓小平爷爷踏上广西田东的第一个红军码头——二牙码头。“瞧, 这就是二牙码头与邓小平率部押运军械的船,以及码头上的红军亭。1929年10月20日,邓小平抵达田东,从二牙码头第一次踏上了右江的土地。从此,右江大地风雷激荡,革命烈火映红南疆……”在讲解员叶老师的娓娓道来中,一颗红色的革命种子悄悄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p><p><br></p> 足迹二:红军广场 <p> 追寻着邓爷爷的足迹,少先队员们来到了红军会师广场。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1”字型纪念碑矗立在广场正中央,纪念碑下,是当年会师大型纪念碑情景雕塑群。</p><p> “孩子们,雕塑群由17个人物和纪念碑组成。17个人物分别是:邓小平(党代表)、张云逸(警备第四大队队长)、叶季壮(介绍人)、雷经天(见证人)和一些负责搬运武器弹药与警备第四大队汇合的士兵、壮族民兵及妇女干部。而纪念碑以简洁、刚毅的阿拉伯数‘1’字为造型,‘1’字造型代表田东在革命史中的六个‘第一’, 纪念碑高12.11m代表了百色起义发生于1929年12月11日,纪念碑有向上突破的感觉,最高部分的材质为铸铜,与代表禁锢的石材产生强烈的对比,表现平马会师这一历史事件有石破天惊的寓意……”铿锵有力的解说中,革命的火种在孩子们的心中开花了……</p> 重温革命历史 <p> 继续追随着红色足迹,少先队员们兴致勃勃来到广西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田东经正书院。“孩子们,这里是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的前身,是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年的一所学堂,在辛亥革命后这里被改为‘经正学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1929年12月,百色起义宣告成功。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书院召开。大会一致通过关于成立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决议,并通过施政纲领……”在讲解员叶老师的精彩讲解中,少先队员们还参观了书院里设有的旧址原状陈列馆、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在恩隆情景广场……,再次体验革命先辈对理想的追求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在叶老师的精彩讲解中,队员们开启了百色起义红色革命历史的学习之旅。</p> <p> </p> <p> 在一件件展品前,队员们驻足观看;在一幅幅图片前,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通过红军时期留下来的文物,队员们一定对百色起义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p> <p> 队员们看到革命先烈简介、工具武器等的演变,禁不住热泪盈眶,为之动容,感叹革命先驱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坚持学习和斗争的不易!队员们的灵魂被震撼,被洗礼,同时表决心要大力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把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转化为自觉学习、增强本领的实际行动,争做时代先锋。</p> 同讲红色故事 <p> 最后,全体师生齐聚新华书店,开展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故事分享会。少先队员代表个个精神饱满,热情洋溢,落落大方。他们感情真挚朴实,生动地演绎了《小兵张嘎》《儿童团团长王朴》《小战士孙大兴》《闪闪红星》《海娃巧送鸡毛信》等经典故事。在一个个革命故事中,少先队员们深深感受到抗日小英雄们敢于牺牲的精神,深刻领悟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感。</p> 心愿寄语 <p> 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心愿和感想承载着队员们的梦想和希望,更饱含着对先烈们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p> <p> 通过今天的研学实践活动,少先队员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