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山西省革命文物工作暨“文明守望工程”推进会在武乡县举行。10月30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润民出席。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乡县委书记胡坚,长治市副市长郜双庆,县委副书记、县长阎新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高怀碧,副县长李颖在下北漳实地考察。</p><p> 他们先后深入李伯钊旧居、鲁迅艺术学校旧址、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救国总会旧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旧址、中苏文化协会晋东南分会旧址等地,详细了解文物保存现状、旧址修复、展陈布展等情况。聆听了鲁艺后人著名音乐家马可之女马海莹、安波(《兄妹开荒》作者)之子刘嘉绥深情讲述父辈在太行山的战斗生活,观看了中央民族乐团合唱团团长、国家一级指挥阎伯政指挥太行红色文村下北漳村鲁艺文艺团排练的文艺节目,品尝了小米咖啡、小米饼干等武乡特产。</p> <p> 应县文物中心、县文联、县书画协会等单位邀请,兴宁版画“太行行”精品展也在现场举办。该展览是前鲁艺学校校长陈铁耕及曾经在我县战斗生活的老艺术家黄山定家乡的版画精品展示。抗战时期,陈铁耕、黄山定等老一辈艺术家在太行山上,以笔代枪,参与抗日、宣传抗战,创作了大量的版画艺术作品,为全民抗战和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来自他们家乡的版画艺术家谢景文、罗远娟、梁侃、陈浩等带着40多件版画精品再次走进下北漳,为老区人民献上了一顿精美的艺术大餐。</p> <p> 版画艺术家们现场演示了版画的制作过程,并和我县的美术爱好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将现场创作的作品赠送给我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驻足观看。</p> <p>合影留念</p> 下北漳简介 <p> 前方鲁艺下北漳旧址位于武乡县东部,距县城东20公里处的浊漳河畔。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文化抗战的主战场。202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1941年间,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以及一切的力量为抗战服务为宗旨,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立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推动和领导广大文化工作者以纸笔为武器,积极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去的号召。李伯钊,陈铁耕,牛奔,罗工,柳安波等一大批文化艺术界的名人,放弃原本的优越生活条件,从四面八方来到太行山,来到武乡县的下北漳村,先后成立了晋东南文救总会、文协分会,特别是1940年1月1日成立的前方鲁迅艺术学校,在根据地形成一支拿笔,一只拿枪的两支队伍,众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这里诞生,传播,最终以燎原之势影响了全中国,使下北漳村成为了当时华北抗战前沿的文化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