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以赛促教共成长”</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督杨实验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b></h1> 为进一步提高督杨实验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督杨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此次优质课竞赛活动将青年教师共分成了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政史地生组和音体美信组。<br> 其中,音体美信组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和自身优势及学校自主教育特色,以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展示了每个人深厚的课堂教学功底和教学思想。各位参赛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各显身手。他们还结合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的学习行为,为在座的评委、老师们展示了各具特色、富有张力的优质课堂。<br> 此外,我校领导及教师怀着谦虚的学习态度,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听课并认真做好记录,为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h1><ul style="text-align: center;"><li><b>音乐组</b></li></ul></h1> 在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王绘芳老师在教学中更注意愉悦性,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在学习《大鼓和小鼓》这一首曲目时,王老师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积极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真听课的孩子们</h1> 音乐是歌唱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初一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是价值观,世界观,是非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音乐正是把德育要求的通过音乐这种学生更容易,更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培养。<br> 李有为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这是一篇耳熟能详,但每次却给人带来震撼的歌曲。进行曲式的风格,更能体现中华人民抗战顽强不屈,不畏艰险,勇于抗争的精神。李老师首先通过国庆阅兵视频带领学生体会天安门下,军民共唱国歌的壮美画面,体现了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引导着学生发现本首歌曲的重难点,并通过亲身示范,带学生更直观的学习重难点。此外,李老师通过对比《我和我的祖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两首不同风格的爱国主义歌曲,提高学生的欣赏辨析能力。最后,李老师提出了在21世纪,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同学们更应该发奋图强,掌握更多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情感的升华。这一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观念,也让学生课程的最后依旧满怀激情,热血!!!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老师的精彩课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l><li><b>信息技术组</b></li></ul></h1> 王凯丽老师执教的《硬件系统我揭秘》一课是一节信息技术的理论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王老师先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导入新课,其次王老师又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王老师将本节课分成了五个小节进行展开,逻辑非常清晰,一步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还将计算中的硬件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结合,通过例子指出学生在使用电脑硬件时的注意事项。课堂接近尾声,王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非常有意思的科普小视频,彻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老师课堂实录</h1> 初中信息程晓宇老师的《硬件系统我揭秘》一课以复习巩固的方法导入新课。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出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展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设计思路新颖,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程老师的课结构完整,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加分制激励那些回答问题积极地同学,课堂气氛活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起学习,一起进步</h1> <h1><ul style="text-align: center;"><li><b>书法组</b></li></ul></h1>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被视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练好基本笔画是写好每一个字的基础,每一笔画都要有起笔、 运笔、收笔。 <br> 在写字前,张梦迪老师先带领学生观察笔画的结构,让学生说出汉字“三”有什么特点,然后思考短横从哪起笔、怎样运笔和收笔,教师示范书写与播放视频讲解等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最后再认真动手写。学生写字时播放的轻音乐,营造了浓厚的书写氛围,学生按照正确的书写姿势,认真书写着,张老师边巡视边指导纠正。最后在本班中评选出书写漂亮的字进行展评和鼓励。展评鼓励环节激发了学生的书写兴趣,增强了学生想要写好字的欲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老师的耐心讲解</h1> <h1><ul style="text-align: center;"><li><b>美术组</b></li></ul></h1> 李雪梅老师带领一年级可爱的孩子们学习了《下雨啦》一课。课堂气氛活跃有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十分生动,环环相扣。<br> 在课堂导入环节,李老师运用与美术课相邻的音乐课上刚刚学到的一首歌——大雨和小雨进行导入,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科间的渗透。孩子们听完前奏,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并齐唱这首歌,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音乐导入,此方式更加新颖,贴近孩子们的实际,更好的激发孩子们学习这一课的欲望。<br>李老师在整个课堂设置了三个环节,运用闯关的形式,结合一年级孩子们的特点,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分析作品时,又结合前几课所学的知识,复习到前几课的内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加深孩子们的记忆。<br> 在课堂的最后,让孩子们自己讲收获了什么,李老师总结并升华了主题,对于孩子们情感的培养有了提升。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美术课,给孩子们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老师走进孩子们中间</h1> 冯雨老师与同学们一起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初中美术课——《小伙伴》。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为面部添画五官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在素描作品欣赏环节,冯老师并没有局限于课本图片,而是借助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为学生展示了许多名家名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课程结束前,冯老师又以问题的形式询问学生这一节课收获了什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把今天的所学进行回顾总结,以此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冯老师的精彩课堂</h1> <h1><ul style="text-align: center;"><li><b>体育组</b></li></ul></h1> 体育课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div> 李承龙老师带领同学们上了一节非常有趣的体育课。李老师首先明确了本节课的任务,把课堂分为复习和新授两部分,复习千字文国学操前四节,学习第五节。本节课多个环节环环相扣,从教师镜面示范,到选出领操员带领全班同学练习,将体育与国学紧密结合,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的游戏环节设置男女同学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气氛活跃,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身体素质。</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老师在和孩子们做游戏</h1> 白亚楠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小学体育课。在课堂中白老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在学生的练习之处做出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同时白老师在课堂中,思路清晰,示范动作标准优美,给学生的学习动作起到必要的作用。白老师的整个课堂纪律非常好,始终用表扬的语述,鼓励孩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师生一起做国学操</h1> 在张强老师的初中体育课上,对课间操的复习以及课间操的学习做的非常好,同学们做的非常整齐,非常规范。并且,张老师在动作的讲解上非常细致,把每一个动作分解开,把每一个动作做的非常规范,身体协调性很好,带动同学们把课间操做会做好做整齐。在张强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步步学会了本节课的课间操动作。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真做操的孩子们</h1> <p> 张鹏老师的课组织有条有序,语言简单明了,刚开始慢跑,热身。然后细心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示范到位,并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并且,张老师在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寓教于乐。整堂课学生反馈情况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老师在给孩子们耐心示范</h1> <p> 任课教师为了展示这节公开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各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及时跟同组教师交流、讨论,老师们的课无论在目标设计、重难点的处理还有练习题的选择上都很合适,经过同组老师评课后,授课老师不仅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听课老师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督杨实验学校</b></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2020年10月30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