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胜利 立国立威之战

春和景明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是世界近代史上以弱胜强的一场经典战争,这场战争名副其实地成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立国之战和立威之战,意义可谓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先,这场战争中国人民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中国人民不挑事但也不怕事。刚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着长期战争造成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对着各方面极为严重的困难,在朝鲜处境危急、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领导集体敢于决策出兵,同不可一世的美国在朝鲜较量。这充分表明了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决心,表明了中国人民国际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高尚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正气,这一举动本身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严厉地教训了美国,消除了国内外一些人的“恐美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敢于同国际霸权主义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同时,对于亚洲和世界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也是极大地鼓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使改编为志愿军的人民解放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和考验,特别是取得了依靠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优势装备之敌的宝贵经验。先后共有27个军、空军10个师另3个大队、炮兵10个师又18个团、高炮5个师10余个团和60多个独立营、装甲兵8个团、铁道兵10个师又1个团、工兵10余个团等部队,经受了这场战争的锻炼。我国<span style="font-size: 18px;">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五,志愿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国内人民,从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中国原计划三年的经济恢复,于1952年按时完成。更重要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证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进行和完成,为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期安全和平的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是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为副司令,解方任总参谋长。至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分批从朝鲜撤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毛泽东主席</p> <p>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牌</p> <p class="ql-block">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彭德怀</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彭德怀视察部队</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在前线</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和副司令员邓华、陈赓在一起</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以及第二任司令员邓华</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以及第三任司令员陈赓</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p> <p>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宋时轮</p> <p>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任司令员杨得志</p> <p>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任司令员杨勇</p> <p>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右)和志愿军参谋长解放(左)合影</p> <p>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p> <p>“三杨开泰”——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上将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p> <p>毛岸英烈士</p> <p>黄继光烈士</p> <p>邱少云烈士</p> <p>杨根思烈士</p> <p>杨连弟烈士</p> <p>罗盛教烈士</p><p><br></p> <p>上甘岭战役</p> <p class="ql-block">上甘岭英雄阵地</p> <p>长津湖之战</p> <p>冰雕连战士</p> <p>冰雕连战士生前照片</p> <p>松骨峰之战</p> <p>在这场战争中,张桃芳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p> <p>  1951年,刘光子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在第五次战役中,一人活捉63个英国俘虏。</p><p> 荣获朝鲜最高人民委员会授予的“十级战士勋章”和“二级孤胆英雄”称号,受到朝鲜劳动党总支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的接见。</p><p> 1952年刘光子回国后,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p> <p>魏巍所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p> <p>蒋兆和《把学习的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中国画 1953年 中国美术馆藏</p><p>蒋兆和先生积极投入了抗美援朝的主题创作中,完成了《鸭绿江边》《把学习的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给爷爷读报》《两个母亲一条心》等一批具有现实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尤其是《把学习的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一幅,选取少先队员向前线的志愿军叔叔报告学习成绩这一寓意深远的情节,寄去了对战士们的感谢和怀念之忱。这幅作品印制了近30万张,张贴在朝鲜战场的前沿坑道、医院、包扎站等处,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p> <p>蒋兆和《鸭绿江边》中国画 1950年</p> <p>蒋兆和《两个母亲一条心》中国画 1954年</p> <p>伍必端 《枪在这儿》 纸本速写 1951年</p> <p>侯一民抗美援朝时期战地速写</p> <p>罗工柳《来一个杀一个》 素描 1952年</p> <p>罗工柳 《出击之前》 素描 1952年</p> <p>林岗《志愿军,人民军,一家人!》</p> <p>古元《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素描 1952年</p> <p>古元《写给敬爱的毛主席》版画 1952年</p> <p>伍必端《中朝部队并肩作战打击美国狼》年画 1953年</p> <p>戴泽《和平签名》布面油画 1950年</p> <p>邓澍《保卫和平》年画 1951年</p> <p>艾中信《全力支持抗美援朝志愿部队》宣传画 1951年</p> <p>生产战线上的捷报 1953年</p> <p>王式廓、周令钊、侯一民、梁玉龙、洪波、伍必端、顾群 《人民踊跃支援前线》宣传画 1952</p> <p>彦涵《攻克天险的志愿军》版画 1951年</p> <p>彦涵《刚刚摘下的苹果》版画 1954年</p> <p>朝鲜画家金顺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局部,2008年作</p> <p>还原真实的战场画景</p> <p>上图,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张积慧。</p><p>下图,被张积慧击落的美空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p> <p>在抗美援朝空战中,王海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先后荣立过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空军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所带领的“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p> <p>生死攸关的铁原阻击战</p> <p>  第五次战役的后半段,志愿军由于战线过长和后勤补给薄弱,被早有准备的美军用磁性战术抓住了弱点。</p><p><br></p><p> 联合国军在新任总司令李奇微的带领下进行全面反扑,利用快速装甲集群的穿插、空降部队机降和地面主力齐头并进的组合战法,试图截断志愿军主力的退路,将其全歼在三八线以南。</p><p><br></p><p> 此时的志愿军正在快速收缩防线,向三八线以北撤退。</p><p><br></p><p> 一个向前猛攻,一个向后撤退,无疑这是一场时间与速度的较量。但是志愿军的两条腿毕竟跑不过联合国军的履带和车轮。</p><p><br></p><p> 这时双方的最高指挥官彭总和李奇微都把目光盯住了同一个地方——铁原。铁原既是交通要道和必经之路,也是三八线以南最后的地形屏障。</p><p><br></p><p> 李奇微命令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以最快速度拿下铁原,切断志愿军主力的退路。此时的彭德怀则给志愿军63军下了死命令,哪怕把整个63军全部打光,也要坚守铁原半个月,为志愿军主力安全后撤和构筑新的防线争取时间。</p><p><br></p><p> 这一场铁原大战,双方的实力差距非常悬殊。志愿军63军全军共计2.5万人左右,只有火炮240门,没有飞机或坦克,而且已经是疲惫之师。</p><p><br></p><p> 对面的美军则有接近5万人,1300多门火炮,还有约200辆坦克,可以随时召唤空中支援。美军的指挥官范弗里特向志愿军阵地疯狂地倾泻炮弹,其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上限的5倍以上。这就是著名的范弗里特弹药量。</p><p><br></p><p> 在美军的火海战术下,志愿军的189师和188师先后投入到阻击作战中,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拖住了美军几天时间。此时距彭总下达的阻击期限还有一周时间,美军一直在不断突破,63军手里只剩下了最后的预备队187师,而187师能投入作战的全部兵力也只有一个团。</p><p><br></p><p> 师长徐信赶到预定地点接防时才发现,经过多日的鏖战,志愿军现在甚至连一块完整的阵地都没有了。战斗进行到这个阶段,志愿军已经没有办法组织起一条完整的防线,再想进行常规式的防御作战已经没有可能性。这时的徐信师长再一次发挥出了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战术运用堪称奇特,他想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既然根本守不住,那索性就攻出去。</p><p><br></p><p> 在之前的阻击战中,63军仅剩的240多门火炮一直没有使用。一来是因为弹药量和威力不够,不敢多用,二来是因为没有防空力量,一用火炮就会导致美军呼叫飞机空袭将火炮炸毁。因此这无意中给美军造成了假象,误以为志愿军已经完全没有火炮了。</p><p><br></p><p> 徐信师长找到了军长傅崇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如果187师在使用单纯的阵地防御战,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伤亡,而且还很难完成任务,只有反守为攻才能给美军以重创。从当时的战局看,美军在189和188师的轮番抵抗下,已经人困马乏,美军高层不可能预料到死守铁原的志愿军还会对美军发起反攻。因此187师对美军的反攻从战术上就能达成突然性,军长听完后狠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干了!</p><p><br></p><p> 于是他把全军所有的各类火炮,包括喀秋莎火箭炮全部交给了徐信师长。这个喀秋莎火箭炮营是整个63军的镇馆之宝,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动用的,而现在就是万不得已的局面。</p><p><br></p><p> 如果187师再守不住铁原,美军就很可能直接越过铁原,进而威胁到志愿军的几十万主力部队。徐信下定决心,187师的反攻必须打,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p><p><br></p><p> 当夜凌晨两点,反击开始了,徐信把所有的炮兵进行了科学部署,在一线部署迫击炮,二线部署喀秋莎火箭炮。</p><p><br></p><p> 随着一发迫击炮弹作为黄色信号弹打上了天空,随后所有的炮兵以猛烈的火力向美军开火。炮兵接到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炮弹都灌进美军阵地,一发不留。</p><p><br></p><p> 一时间,黑夜宛如白昼,喀秋莎火箭弹像一串串火流星砸向了美军的阵地,志愿军的炮兵万箭齐发瞬间把美军阵地化成了一片火海。</p><p><br></p><p> 当时在铁原的美军为了抵挡志愿军可能发起的夜袭,他们将坦克和装甲车摆在外围,布成了龟壳阵。被炮击的美军阵地上一片混乱,美军士兵纷纷豕突狼奔,想逃出火海,然而围在外面的装甲车和坦克此时此刻却成了逃跑的障碍。</p><p><br></p><p> 志愿军的炮火直接打中了美军阵地的储备弹药库,引发的一连串爆炸,甚至比志愿军的炮火更加猛烈。</p><p><br></p><p> 战斗英雄唐满洋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他回忆:美国人的阵地上那不是一般的爆炸,是整个一片在燃烧,那是一种红的、黄的、白的掺杂的火,是铁在烧。</p><p><br></p><p>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187师突击队兵分多路开始对美军展开进攻。一时间美军阵地上人仰马翻、死伤惨重,志愿军的这一场反击打得酣畅淋漓,过瘾至极。</p><p><br></p><p> 志愿军发起反击的战报送到了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的手里,他长叹了一声,知道自己想在三八线以南全歼志愿军主力的计划已经破产了。李奇微随即下达命令,联合国军各部停止进攻,转入防御,并向志愿军方面发出了和平谈判的信息。</p><p><br></p><p> 在这场残酷的铁原阻击战中,63军以伤亡一万一千余人的代价,阻挡了近五万余人的美军钢铁洪流,死死扼住了美军的攻势,并让对方也伤亡一万五千余人的战绩,使主力部队得以在三八线建立起稳固的防线。63军力挽狂澜,改变了整个朝鲜战局的走势。</p><p><br></p><p> 在铁原阻击战结束一个月后,板门店停战谈判正式启动,朝鲜战场迎来了和平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铁原阻击战</p> <p class="ql-block">有关书籍</p> <p class="ql-block">有关书籍</p> <p>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志愿军一日》</p> <p class="ql-block">《慰问最可爱的人》,李慕白,1954年。</p><p class="ql-block">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校园里,一株株绿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宽阔平坦的操场上绿草茵茵、润泽丰茂,一下课,这里就成为孩子们无忧无虑的乐园,像一只只欢快活泼的小鸟,有的玩排球、有的踢毽子、有的做游戏,整个操场沸腾热闹起来了,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p><p class="ql-block">教室里,几个红领巾小伙伴围拢在一起,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商量着,正在给志愿军叔叔写慰问信,他们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像志愿军叔叔那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p> <p>以贺龙元帅为团长的祖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p> <p>和平万岁纪念章</p> <p>抗美援朝纪念章,1951年全国政协颁发</p> <p>抗美援朝战争态势图</p><p> 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是一次伟大的胜利,绝不仅仅是因为志愿军军事上的成就。事实上中国投入这场战争之前,被普遍认为不具备参战实力。只需要看看主要交战国中美两国当年的国力差距有多大,就能清楚地知道抗美援朝具有什么样的难度。</p><p> 1950年中国的国民人均收入约为24美元,甚至没有一个准确的世界排名,因为我们当时实在是太穷了;而美国当年的人均收入在1600美元以上,排名世界第三位,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第一。</p><p><br></p><p> 1950年中国国内年产钢60万吨,美国当年钢材产量近8800万吨,高居世界第一,不光数量是中国100多倍,在钢材质量和特种钢材等细分方面更是有着巨大优势,一些武器、装甲不是普通钢材能够达到的标准,美国具有中国短时间内无法赶超的优势。</p><p><br></p><p> 除了钢材,中国当年的原油产量为20万吨,同样和美国不成正比,美国产量2亿6千万吨,也是世界第一,这一项甚至比钢材的差距更显著。</p><p><br></p><p> 中国当年无法依靠自主能力生产哪怕一辆汽车,而1950年美国国内的汽车年产能力已经高达600万辆,又是一项悬殊的对比。</p><p><br></p><p> 电能方面,中国一年发电不到45亿度,美国同期超过3800亿度,同样无法直接对比。</p><p><br></p><p> 由此支撑起的军工和装备生产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同样差了多个水平线。比如二战后美军拥有航母和护航航母近100艘,排水量5万吨以上的舰艇数十艘;中国则没有一艘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军舰。中国所有的空军战机均为国民党军和日军侵华时期所遗留。美军则拥有最新式的喷气战斗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碾压我国空军。</p><p><br></p><p> 总体来说,抗美援朝是一场交战双方完全非对等状态的较量,中国能最终取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奇迹。</p><p><br></p><p>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朝军队伤亡628 000余人。其中,整个抗美援朝期间,仅我国就有197653名人员牺牲。这个数字包括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支前民兵民工、支前工作人员,以及停战后至志愿军回国前帮助朝鲜生产建设牺牲和因伤复发牺牲的人员。加上受伤等原因共计战斗减员390 000余人。</p><p><br></p><p> 美国和联合国军:伤亡合计1850816人。美国和联合国军共计死亡683079人,受伤1167737人。其中,美国军队共计阵亡33 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 600余人,负伤103 248人,被俘后遣返3 746人,另外尚有8 142人失踪,估计也只好归於死亡一类。共计减员169 300余人。</p><p><br></p><p> 以上资料说明,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都是巨大的,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高於中国军队十多倍,技术条件又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仅就伤亡对比来看,中国军队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战斗效能,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司令及将军——左上:麦克阿瑟,是一个出身名门、声望显赫、战功卓著、狂傲自大的人物。在这次战争中,成功地组织指挥了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逼入绝境。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被打得晕头转向,致使联合国军节节败退。最终被美国总统解除司令官职务,为他的军事生涯画上了非常难堪的句号。右上:李奇微,是一个精细认真、稳扎稳打、有章有节的人物。他接替麦克阿瑟的司令官职务后,很快发现了志愿军的礼拜功势奥秘,这就是由于后勤保障的短板,志愿军所携带的物资、弹药只能维持一个礼拜。他针对这一发现而采取的反扑给志愿军造成一定的麻烦,但面对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他那四平八稳的战法也是难有作为。左下:范弗里特,在美军疯狂的反击中,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采用了“火海战术”,即在作战中所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五倍以上。记者们将之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尤其是他制定实施的某次战役,险些将志愿军和人民军分割包围,但因为志愿军指战员顾全大局,不惜牺牲,主动迎战,顽强阻击而使他的美梦化为泡影。但不可否认,他还是给志愿军遭成了一定的损失和麻烦。右下:沃尔顿·哈里斯·沃克,曾经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第20军在他指挥下推进迅速,所以此军便有幽灵军之称。在朝鲜战争时,在釜山环形防御圈打败朝鲜人民军,但在清川江战役遭中国人民志愿军侧袭而失利。1950年乘着吉普车败退汉城北郊,打算在38线进行重整时,发生车祸而身亡。</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战争的停战谈判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中朝方面除了在战场上针锋相对,绝不让步外,在谈判桌上也是有勇有谋,不让分毫。</p><p class="ql-block"> 中国和朝鲜出席谈判的人选,朝鲜首席代表为总参谋长南日大将等,中国是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和参谋长解方。</p><p class="ql-block"> 这场谈判的决策者是毛主席,实际指挥者是李克农。李克农虽然不是在一线战场上冲锋陷阵,但他在特科情报工作方面是一个神奇的人物。人送称号“特工之王”,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当他得知要进行停战谈判的消息后,以自己多年从事情报工作的敏锐嗅觉已提前加入了这场没有枪声的较量中来,而正好毛主席也选中了他。</p><p class="ql-block"> 这场谈判经历了两年多,两次改变地点,五次中断。甚至有一次谈判时,双方都长时间沉默不语,我方代表在无可奈何时悄悄地请示幕后的李克农,李克农沉着冷静地说出三个字:“坐下去”!李克农身为幕后的指挥,以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谈判技巧终于按照我们的意志推动了谈判的成功。因此被大家称为“板门店背后的隐形巨人”。</p> <p class="ql-block">  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在回忆录中的哀叹。而比他更沮丧的,是美国二战名将布莱德雷,对这场战争的美国式评价:“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当时,许多人觉得只有苏联才能有和美国一战的可能,不过在抗美援朝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一“不得不打”,为此后的新中国打出了少有人敢与我们兵戎相见的国际环境!</p> <p>依依惜别</p> <p>  这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毛泽东主席接见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照片中,扑在毛泽东怀里的是年仅19岁的志愿军某部一等功臣——解秀梅。</p><p><br></p><p> 1952年5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健步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在代表们的欢呼声中,一位献花的女代表跑上前去向毛主席献花。她向毛泽东大声说:“毛主席!志愿军同志们问您好。”毛泽东微笑着回答说:“好,谢谢同志们!”看到毛泽东慈祥的笑容,她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一下子扑到了毛泽东的怀里。</p><p><br></p><p> 当时,在场的人都很吃惊,摄影师吕厚民在惊讶之余,迅速按下了快门,敏锐地捕捉了这个精彩的瞬间。</p><p><br></p><p> 照片上,解秀梅比毛泽东矮多半个头,她踮着脚,大胆地用左臂紧紧地揽着毛泽东的脖子,拥抱着毛泽东。毛泽东对这突如其来的拥抱似乎有点矜持,略微低着头。</p><p><br></p><p> 事后,吕厚民了解到,这位扎着两只发辫、大胆拥抱毛泽东的女代表,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等功臣解秀梅。在解秀梅的右上臂上,还留有一个铜圆大的伤口。</p><p><br></p><p> 在朝鲜战场,解秀梅像战士们一样爬冰山,卧雪地,为战士们唱歌,为战士们演戏;后来,前线需要护理员,她又义不容辞从文工团来到了医院护理伤员。一天,解秀梅刚从山上打柴回来,敌机来了,解秀梅一看汽油弹把病房烧着了,马上丢下木柴,钻进火里,背起一位重伤员就往外跑,刚跑不远,敌机又俯冲下来。伤员急切地说:“你放下我赶快躲开,别为一个受伤的人你再受了伤。”解秀梅安慰伤员道:“有我就有你。”正说着一颗炸弹又落了下来,解秀梅毫不犹豫地伏在伤员身上掩护伤员。敌机过去,伤员没再受伤,但是解秀梅的右臂鲜血直流。其他伤员知道后,一定要护理员把她们的指导员请来,亲自给解秀梅请求记功。解秀梅在朝鲜前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推荐参加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团。</p><p><br></p><p> 解秀梅给毛泽东献花后,特意请毛泽东为她签名留念。</p> <p>毛主席为解秀梅签字</p> <p>志愿军凯旋回国</p> <p>1958年10月,毛泽东主席接见志愿军归国代表</p> <p>抗美援朝已过去70年了,战争的硝烟和炮声渐已远去,但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那些用鲜血换来祖国安宁和荣誉的英雄和烈士们,他们的英名将与天地共久,日月同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