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神秘——埃塞回眸之一: 别样的圣诞狂欢 (上)

章劲

<p><br></p><p><br></p><p>提起埃塞俄比亚,人们常会联想到非洲的落后与贫穷,然而这个千年古国,却也因其独特迷人的野性魅力,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往探秘。</p><p><br></p><p>2020年1月5日至21日,整整16天,我们5个人跟随摄影名家孙成毅老师,来到埃塞,与当地民众度过该国两个最隆重的节日——圣诞节与主显节。此间,我们还乘越野车翻山越岭,到多个原始部落采风,收获满满。</p><p><br></p><p>埃塞俄比亚是一个迷人的国度:她拥有近三千年的漫长历史。这可是非洲 大陆上仅次于埃及的文明古国。</p><p>她是人类进化的摇篮,大约是320万年之前,第一批直立行走的智人就从埃塞河谷低地里起源——而今,有着“人类祖母”之称的露西的化石,就在埃塞国家博物馆展出。当你在非洲这片原始的土地上与露西面对面,也许你会喊一声“Hi”,给这逝去的 300 多万年!</p><p>她又是咖啡的原产地,咖啡从这里走向了世界。提起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会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p><p>1500年的东正教悠久的信仰历史,再加上从未经历西方国家殖民,使得埃塞的基督教传统与众不同。</p><p>除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古老文明,埃塞俄比亚还是非洲的“美女之国”,这里孕育了众多婀娜多姿的美女,在不少国际选美大赛中,都有埃塞俄比亚姑娘获奖的身影……</p><p><br></p><p><br></p><p>从埃塞回来,在美篇和QQ空间,零星发了几篇东西。因种种原因,大部分图片,堆到电脑里,没能顾得上去整理。直到最近,因缘俱合,才又“闲里偷忙”,将数千张图片,较完整地过了一遍,挑出一些图片,拟分五期,在美篇刊出。</p><p><br></p><p><br></p><p>一、大幕即将拉开,人潮汹涌</p><p><br></p><p>与多数国家不同,埃塞因独特的历法,圣诞节并不是每年12月25日,而是来年的1月7日。迟于其他国家的圣诞节十多天。</p><p>每年的1月7日——埃塞圣诞节,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涌向古老的教堂里祈祷。</p><p>印象中的圣诞节,肯定少不了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如果你抱着这样想象来到埃塞,一定会很惊讶——整个节日期间,没有一株圣诞树。到处可见教徒们满满的虔诚,到处可见埃塞圣诞的别样风采。</p><p><br></p><p> 我们一行6人,赶在埃塞圣诞平安夜的1月6日,来到埃塞北部一个叫 拉利贝拉的小镇采风。</p><p>拉利贝拉,基督教徒心中的圣城。</p><p>这天,居住人口不到3万的小镇,涌进十万信众。▼</p><p><br></p> 二、烛光照亮圣诞夜——<br>  <br>1月6日的圣诞夜是重头戏,人们涌入著名的岩石教堂。<br>教堂里面的人挤满了,信徒们就围坐在教堂外面。活动是通宵达旦的,有些像在守夜。<div>广场上有神职人员拿着麦克风唱礼,多数时候人们只是手持着火烛,静默不语,有时也会跟着唱礼声拍掌应和。</div><div>基督徒手中高举的蜡烛如繁星点点。▼</div> 三、拉利贝拉岩石教堂<div><br>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始建于公元12世纪后期拉利贝拉国王统治时期。<br>传说12世纪埃塞第七代国王拉利贝拉,按照神谕,在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动用2万人工,花了24年的时间,将巨大的岩石,直接凿出一座座岩石教堂。<br>其开凿之艰难,雕刻之精细,创造之独特,配得上巧夺天工四个字。<br>被誉为“非洲奇迹”的岩石教堂,成为了基督教文明在埃塞俄亚繁荣发展的非凡产物,也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br></div> 四、到处都涌动着象征圣洁的白衣服——白色服装一片耀眼<br><br>大清早,人们就披上传统的白色围巾、白色长袍。前往教堂。<div>节日期间,在教堂,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涌动着象征圣洁的白衣服。</div><div>他们修长的身影,配着白衣飘飘,在非洲大地上显得特别的纯净飘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