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富的美篇

富富

<p>  寻根问祖 缅怀亲人 </p><p> (三) </p><p> 流连高邮</p> <p>  在高邮的日子,有生于斯、长于斯、熟知高邮文化史实、精神矍铄的俊梅嬸陪同,有“三代读汪”的学者指点,我们进一步熟悉了高邮,感受到我们的祖辈与这块润泽土地的情感相依 、血脉相连的关系。</p><p> 在高邮,目睹了汪曾祺先生的家乡人追忆汪曾祺的动人场面和他的作品在高邮父老中产生的共鸣,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一点不会过。</p> <p>  节假日,“扶老携幼”排长队,走进汪曾祺纪念馆,读他的书,品他的画。</p> <p>  汪曾祺的散文“真我、真性情、真境界”,将中国传统文化“化入”一种纯真无邪、清澈明朗的意境。</p> <p>俊梅嬸陪我们看“大淖”,介绍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大淖记事”。</p> <p>  我们在茶馆、饮食店,看见汪曾祺的书画仿真品悬挂其间,以至在大街的墙壁上,也有汪曾祺头像的宣传画,食品店热销汪曾祺笔下的“蒲包肉”;我们穿行在高邮城古老的小巷,看百年老店,品尝始创于光绪二十年的焦家巷饺面店的面条,品尝“春来茶馆”的蒸包;我们拜访汪曾祺故居,与其家人交谈、合影;与当地文学界的资深老人及其节日回家探亲的女儿、女婿、外孙女座谈,互赠纪念文物……高邮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作家、诗人,我们还驱车去了高邮湖彼岸的安徽省天长市,拜访了节日回家探亲的“天下第一汪迷”苏北及他的文学密友群。这群八十年代的热血文学青年,几十年孜孜不倦地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如今变成了“壮年”,但壮心不己。以钱玉亮为首的青年作家群,如今硕果累累,令人好生感动!</p> <p>  当年的文学青年,现安徽省天长市文旅局艺术总监钱玉亮,成功的杰作——天长市旧城墙保护,足见他的史学功底和文学特长。</p> <p>  长辈、亲友,数次让我们品尝淮扬菜系的家乡菜。 中秋、国庆传统的丰富的高邮菜品:醉虾、长鱼(黄鳝)、狮子头、汪豆腐、凉拌干丝、……</p> <p>  用心良苦,菜肴不重复:醉蟹、大麻鸭、盐水鹅、高邮双黄鸭蛋、凉拌五香干……</p> <p>  亲友团聚,浓浓深情。</p> <p>  我们数次漫步高邮湖畔,感受夕阳倒映湖面的无限风光。</p> <p>看高邮湖波光万顷、一望无际的壮阔图景。</p> <p>  气势磅礴的古老大运河,如今仍是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苏北运河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航运水道。</p> <p>  始建于唐僖宗年间(公元874—888)、僖宗之弟举直禅师在此修行、园寂的镇国寺宝塔。</p><p> 1956年,大运河拓宽,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让道保塔!大运河为之改道,从而在大运河上留下了一块40亩的河心小岛,被誉为“南方大雁塔”的镇国寺宝塔,千百年过去了,至今仍巍然屹立。</p><p><br></p> <p>  高邮确实历史厚重,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秦王赢政在此筑高台、设邮亭;康熙、乾隆六下江南的必留之地。秦少游、苏东坡在此饮酒论文的“文游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1945年12月26日在此举行的受降仪式,是日军向新四军投降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仪式);万亩芦苇荡湿地公园……。</p><p><br></p> <p>  我们住“汪氏客栈” 、品“祺菜”、看“汪曾祺纪念馆”、逛“汪氏书巴”、逰“汪園”,中秋之夜,在客栈顶楼品茶,明月高照、桂花飘香,在高邮,渡过了难忘的美好时光。</p> <p>  我们从泰州专程带来了古老制作的草炉烧饼,堂弟杨捷给我们送上了高邮湖的双黄鸭蛋和“蒲包肉”,父亲在文集里念兹在兹的家乡特产,祖母念念不忘的鳜鱼、虾仁……我们带回了满满的故乡情谊。</p><p> 古有北宋秦少游“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今有汪曾祺脍炙人口的“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p><p> 我们,实现了祖父母、叔叔、姑妈的夙愿,回到了高邮,贴近了我们的故乡。</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