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堤角公园。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2058号。是武汉市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综合型公园,全园以江南园林风格的仿古建筑、品种繁多的葱郁花木、玲珑富丽的花街铺地、精美雅致的照壁石景和韵味隽永的楹联书法等为主要特色。徜徉其中,您能享受到融入自然的轻松愉悦,体味到文化长廊的厚重悠长。</p><p> 2020年10月28日,我和朋友去武汉知音文化研究会办事,正好经过堤角公园。我第一次走进这座公园,公园里茂盛的植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办完事后,送走朋友,我就到公园里四处溜达,结果越看越舍不得离开,公园风景如画,楼台亭阁颇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仿古建筑。最使我印象深刻地是撰刻在亭台楼榭门柱上那些韵味隽永的楹联书法,彰显了堤角公园的文化魅力。</p> <p> 堤角公园南门气势恢宏,两个石狮子镇守大门,朱红色门柱上由陈东成撰书的:“春满丹池总揽江南春色 霞飞堤角频收海内奇观”楹联用金色草书,苍劲有力。南门中庭门柱上又有一幅楹联:“忙里偷闲到此神形俱爽 闹中取静何故物我两忘” 落款为:闻楚卿撰 魏辉泰书</p> <p>“堤角公园”四个大字是由武汉市书协主席黄德琳题写</p> <p> 堤角公园前身是武汉市种苗场。1956年开办作为苗圃。1999年开始改圃建园。2001年4月命名为体育公园。2004年9月19日开园。2004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免费开放。</p> <p>堤角公园和文化题记</p><p> 堤角,长江大堤与府河张公堤交汇之犄角。</p><p> 此地乃绿色之源,三百亩园圃培育万千种苗为都市布绿,岁岁不绝,达半世纪之久。西元千年之始,政府改圃建园,历时五载。</p><p> 都市游园皆非天然之景,实乃人工建造理想胜境,而堤角尤胜。春风和畅时日,游人融入绿荫曲径,闻鸟唱蛙擂,享和光天色,如闲步世外,是园而非园矣。</p><p> 该园以“和”为主题,于园内数添新景,为其注入文化底蕴。</p><p> 和育万物,以和为贵,乃中华世祖力倡之处世哲学。滤取几千年华夏文明精髓,弘扬“和文化”精神,促社会团结和睦,佑民族生生不息,可谓千秋功业。公园粉墙黛瓦,蓬岛仙阁,琼楼玉树之江南园林气象,亦更显和合相生之文化传统。</p><p> 如今园墙之外,早已街巷纵横,楼宇摩天,桥梁道路凌空交错。虽为尘嚣闹市,一片忙碌,但却秩序井然,车水马龙四通八达,千家万户安宁祥和,尽现融融和谐之城市景象。园中,春樱夏荷,秋桂冬梅,碧水丛竹,烟柳漫漫,千木万卉齐汇一园,却各得其所,各享尊严,和谐共生,相互衬映。更有票友琴弦和鸣,绸带红扇伴翩翩舞姿;小径深处,少妇推子漫步,摇蓝车中幼儿抱瓶自乳,其情悠然。</p><p> 现代城市庭院,风和,水和,草色皆和。</p><p> 任蒙</p><p> 二0一六年七月</p><p> </p> <p> 春有樱花夏有荷,豆梨花开惊百合。</p><p> 樱花是堤角公园园花。全园共有600余株。堤角公园与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晴川阁江滩一起被市民称为武汉的四大赏樱圣地。</p><p> 正值重阳节后,公园里的玫瑰花娇艳欲滴。回头望去,南大门柱上一幅金色楹联跃入眼帘。“春藏丹水池边进园似见江南盆景 客至张公堤角登岛如临世外桃源”。落款为:涂怀珵撰 陈雪泉书</p><p> </p> <p> 闻风阁属公园标志性建筑。阁名源于“闻风而兴,四面风铃常报喜”。楼高三层,门面三面,36根大柱立地而起。翘角二十层层凌空,角上悬挂铜铸风铃,黑色琉璃瓦古色古香。</p><p> 门楼牌匾:绿海寄光</p><p> 门楼楹联:万树樱花燕剪春风新入画</p><p> 三通桥畔客依蓬岛妙登楼</p><p>落款为:徐光雍撰联 李慕韩书</p> <p> 闻风阁西面,牌匾上用草书写着:“夕照飞虹”,门联:“不让西湖北达南通东逝水 好凭时序晨花午蝶晚来风”</p><p>漆顺昌撰 大别山人书</p> <p> 闻风阁北面,“北窗高卧” ,“闻风而兴四面风玲常报喜 揽胜而来八方胜友总联欢”</p><p>阁内一石刻碑文如下:</p><p><br></p><p> 游堤角公园记略</p><p>春藏丹水池边,进园似见江南盆景;</p><p>客至张公堤角,登岛如临世外桃源。</p><p> 相传有客至远方来。路遇一妇人担水而行;客问此处地名,妇误答曰“担水吃”,客亦误听谐音为“丹水池”,美名遂由此而生;至今公园内有一洗衣妇塑像,即当时称“担水吃”者。然公园何不以“丹水池”名,却冠以“堤角”云云,因此处有大名鼎鼎张之洞所主持修建之“张公堤”在;至今登园内闻风阁,向西北眺望堤角,令人肃然。念及张公任职四十年,官居一品,逝世时“竟至囊橐箫然”,</p><p>其清正廉洁之风,不亦荣耀此园乎!</p><p> 名下无虚,堤角公园气象万千,既灵秀且新奇。</p><p> 园内最能充分展示江南园林秀色者,当数“蓬莱宫在水中央”景区。沿湖滨小路蜿蜒而前,湖边垂柳密茂,轻风摇曳如翠浪翻空。碧湖环绕蓬岛逶迤而围,师法自然,将江南园林景色纳入其间,绿光隐隐,涟漪粼粼;堂以宴,亭以憩,楼以眺,廊以吟。唱晚亭前两尊塑像栩栩如生:檀板轻敲,启唇唱出圆圆月。琴弓徐动,信手拉来淡淡风。品茗堂中:客来微笑花常好,人走深情茶不凉。揽胜楼头:胜友相逢谈天说地,高朋互答鉴古评今。历此景如登仙界,领此情如归故乡。游兴所至,又觉胜趣在水。一湖碧玉,两岸垂杨,天阴多云时,轻烟笼水,舟移湖面,倒影迷离,如梦如幻:霎时云破而丽日当空,满湖斑灿闪烁似铺锦缎,客乘游艇穿梭于天光水色之间,饱享“霞光映波碧 ,秋色入心清”之舒畅。真所谓秀色可餐也!</p><p> 至于此园之奇,数有三处。一曰“二绝满园”:楹联乃中华特有之文学艺术形式,世称一绝;法书汉语文字,往往成为艺术珍品,历千载而不泯,经百代而长新,历称中国一绝;将此二绝集为一体,几乎有景必有联,满园文化氛围何其高雅!二曰“照壁观景”:西园设有左中右三座照壁,窥壁中窗口,喜见湖石与绿树交织相映,步移景异,遂成大观。三曰“阁名闻风”:园东滨湖矗立三层之高阁,翘角二十,层层凌空,角上挂有铜铸风玲,登楼观景,满园秀色尽收眼底,名“闻风阁”。吾友郭公登阁作歌曰:“闻春风而百花齐放,闻秋风而硕果满仓;闻疾风而劲草皆知,闻柔风而神怡心旷;闻清风而晶莹两袖,闻贪风而怒发冲冠!”妙哉,此前贤宋玉《风赋》之遗响也!但我更愿闻高空之罡风,激飏熛怒,如雷如霆,扫天下之不平,护世间之人本。快哉此风!善哉此阁!美哉此园!乐哉此游!</p><p> 涂怀珵于甲申荷月</p> <p>地震宏观观测</p><p>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生物异常等。</p><p> 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宏观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水位突升突降、井孔变形等。</p><p> 地声异常: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p><p> 地光异常: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p><p> 生物异常:许多动物的器官感觉特别灵敏,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对于地震前生物的异常现象人们总结如下: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p><p> 二0一四年九月十日</p><p> 江岸区民防办公室宣</p><p><br></p> <p> 2020年10月29日,我再次拜访堤角公园,正值下午,游人稀少。</p><p> 在闻风阁旁的小树林边,遇见一位老人,正兴致勃勃的吹着唢呐。在我和老人聊天的过程中,才了解到这位老人,今年71岁,是一位化工厂的退休职工。</p><p> 他结合这次疫情防控,讲述了吹唢呐的好处。一是有利于锻炼肺活量,增强人体免疫力。二是即游览了风景,又放松了心情。三是提高了唢呐吹奏技能,陶醉于悠扬的曲声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p> <p> 这位古稀老人精神矍铄。他吹奏的两支曲子,我都听出来了,一支曲子是《小白杨》,另外一支曲子是《天路》,我成了他的知音。他笑着说:“是的,你对音乐还蛮在行的。”当时,我脸都红了,其实,我是个音乐外行。</p> <p>留云馆外景</p> <p>“留云馆”三个大字由任蒙题写,楹联由涂怀珵撰,徐杰书。“乍见垂花于画里 方知游客在诗中”</p> <p> 原产于墨西哥的弯子木</p> <p>弯子木的树叶黄绿交织像一幅画</p> <p>月季花</p> <p>亭亭玉立</p> <p>木棉树花含苞待放</p> <p>白墙黑瓦蓝天</p> <p>一地金色树叶</p> <p>园内花瓶雕塑</p> <p>银杏树叶与竹叶交相辉映</p> <p>翩翩起舞</p> <p>竹林竹叶竹节,鸟声风声雨声。</p> <p>儿童游乐场</p> <p> 虽然临近初冬,但堤角公园依然春意盎然。</p> <p> 为了打造堤角公园江南水乡景致,1998年堤角公园开挖了约3.2公顷的人工湖。湖畔种植了垂柳、夹竹桃等植物。湖中种植荷花、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水生植物,即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又丰富了湖岸生态。</p> <p> 堤角公园为了保证湖水的水质,专门聘请专业公司,对湖水的水草进行定期打捞,以保证湖水的水质清澈,明亮。</p> <p> 荷塘里残荷依然风姿绰约,不禁让我想起李商隐的名诗:“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p> <p> 赞美残荷的诗句</p><p> 《白莲》唐•陆龟蒙</p><p>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p><p>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p> <p> 蓬岛位于公园中心地段,四面环水,环境幽静。有品茗堂、藏珍阁、唱晚亭、揽胜楼等景点组成,高低错落有致,自然成趣。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观景的最佳场所。</p> <p> 进入蓬岛山门,“荡水舟头柳浪莺梭频织锦 怡情岛上琼楼玉树共争春”(癸未年 涂光雍撰书)。走过“烟柳桥”后,才算正式来到蓬岛境地。</p> <p> 秋意浓浓的堤角公园:柳浪闻莺,红日初斜。鸟惊环佩响,残荷临水阁凉亭。败叶走庭除,修竹扫苍楹。唯嫦娥与人无世情,一路繁花相送,卷西风星月明。</p> <p> 唱晚亭已成为人们练声练唱的好场地,“静听渔歌唱晚 闲看松眼垂青”。</p> <p> “品茗堂”走廊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品茗堂”三个字由钟鸣天书。楹联 “把盏茗香情连四海 迎宾堂雅发结三江” 由涂光雍撰书。</p> <p> “揽胜楼”三个大字由陈玉良书。闻楚卿撰联,刘万金书。“悦目赏心绿柳垂丝风织锦 怡神入画碧波摩镜浪翻花”。</p><p> 侧面又有一幅楹联:“异石成龙跃飞天公 奇花化蝶争上楼来”。——涂怀珵撰 高洪斌书</p> <p> 揽胜楼旁,一位老人正在抖空竹。楼内还有许老同志下象棋,打乒乓球,玩的不亦乐乎!</p> <p> 2003年11月吉日,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由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人士共同携手,栽种中日友好樱花林,并树立和平纪念碑。</p><p> </p> <p> 图为园内的樱花林——晚樱</p> <p> 堤角公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公园水面达3.2公顷,占总面积的16%。湖畔种了排排柳树,依水成景,颇有特色。园内道路迂回曲折,竹林小径随地势起伏,亭台楼阁各具风采。颇有苏州园林移步换景的特色。公园有两大小两个不同的湖,蓬岛、闻风阁、望荷园、留云馆都是精美的仿古建筑。成片成片的竹林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p> <p> 为了方便游客观赏,公园对道路绿化和湖岸线绿化进行改造,形成了银杏林、玉兰林、缀花草皮区和湿地景观区等特色林区,合欢路、樱花小径、海棠小经、桂花路等特色道路。整个公园一年四季花果飘香。</p><p> 公园还计划在三通桥至临水长廊百米坡地打造早春花卉景观长廊。届时将呈现桃、李、杏、樱、海棠等早春花卉成片次弟绚烂的动态美景。</p> <p> 临水长廊内,有一位唱歌爱好者正在录制歌曲。</p> <p> “岁岁好春光,年年花竞开。赏樱何处去,堤角待君来。 ”秋色的堤角依然五彩斑斓,公园内几株银杏树叶已经开始慢慢的变黄了,金黄色的银杏叶和银杏果落满一地。</p> <p> 银杏叶像一把把公主的扇子,绿的掛在枝条。一阵秋风吹过,片片金黄色的银杏叶轻轻地从树上飞了下来,有的像身披金纱的蝴蝶,姿态轻盈,有的像顽皮的孩童,兴高采烈地扑进大地母亲的怀抱。</p> <p> 槭树,红色树叶映衬着蓝天,色艳如花,灿烂如霞。又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景色。</p> <p> 堤角公园内绿树成荫。你看,这郁郁葱葱的竹林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p> <p> 公园里还有健身锻炼的场所,一位年青人正在里面锻炼身体。</p> <p> 当我走进堤角公园新二门,突然发现江岸区图书馆堤角公园分馆在新二门的左侧一栋红墙黑瓦的仿古建筑里,门联写道:“聚山川灵气 收日月光华” 陈东成撰联,任蒙书</p><p> 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图书馆,只见几排书柜摆放着一些书籍。偌大个图书馆只有一位老人临窗阅读。征得图书馆管理员同意,我开始翻阅放在书柜里书籍,不经意间,竞意外发现了一本196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翻开一看,毛主席画像熠熠生辉。</p> <p> 这本《毛泽东选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翻印,并出版发行,时间是一九六七年于北京。</p> <p>伟大领袖毛主席</p> <p> 离开图书馆,正对公园新二门的一处园林建筑的门联上写着:“园林底蕴藏吴越 堤角风光耀楚荆” 落款处:郭有非撰 任蒙书</p><p> 我就觉得堤角公园不一般。</p> <p> 2015年9月,堤角公园被武汉市委宣传部授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p><p> 2017年12月,堤角公园荣获“市级健康主题公园”称号。</p> <p> 图书馆对面是游客中心,由张应明撰联的:“和拨心弦曲径吟风堤角上 梦飞仙境环廊拾韵月牙边”悬掛大门两边。</p><p> 游客中心一位工作人员递给我一张“文明旅游宣传资料”,其中,最后一段写道:</p><p> “让我们一起行动吧,热爱武汉从爱护这片生态文明之地做起!让我们真诚祝福吧,祝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增辉!”</p> <p> 当我游览完堤角公园时,已是夕阳西下时,脑海里不时闪现着堤角公园靓丽的“两岸垂杨夹碧水 一园芳草锁琼楼”的风景,和那份“笑语常关天下事 清茶亦醉座中仙”的洒脱。</p><p> 我和春天有个约定。明年三月天,堤角看杜鹃。我一定会再来看万紫千红的堤角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