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画廊”羌藏美 惊艳雪霁"小九寨"‘一一去往心中的稻城亚丁(三)

华衮(国文)

<p>按照我们的川西游攻略,我们从新都桥去往稻城亚丁,圆满结束游览后,又原路回到了新都桥,也基本结束了我们头疼的高原反应。</p><p>新都桥镇很小,小得一般地图找不到,普罗大众也不知晓。然而,她却是无数摄影师、准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们心中的圣地,不少人每年必至,而此镇至塔公草原之间的十里长廊,亦称“十里画廊",就有了“摄影家走廊”的美誉。</p><p>“十里画廊”两旁,藏族崇拜的金色和黄色是主调,缀满一望无际的草原。这里最独特的景观,是“水玛尼"一一长长的塔公河中随处可见的,是藏家人祝愿祈福的堆石。稍大点的石头都刻有藏文,有一块大石还被打磨成一本藏文书的模样,十分令人敬仰。</p> <p>其实依我看,岂止是"十里画廊"?应该叫"百里画廊"!因为在以后的百余里行程中,都是处处有景有风情!</p><p>中巴继续前行。不久,我们来到了塔公寺。</p><p>"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塔公寺,全名“一见解脱如意寺",被誉为川西藏区的“小大昭寺"。是康巴地区藏民朝拜的圣地之一。</p> <p>塔公寺内保存有一尊与拉萨大昭寺相同的释迦牟尼像。</p> <p>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在寺里二楼拜佛时,竟然发现了一座大唐文成公主的舍利塔!</p> <p>塔公寺外的喇嘛们。</p> <p>藏民一家进寺烧香参佛。</p> <p>继续前进,不久,我们极目远眺,看到了海拔5820米,被藏族人尊为九座神山之首的雅拉雪山。雪山如同一座银塔矗立在塔公草原,与藏区第一神山贡嘎雪山遥遥相向。</p> <p>远山有一处植被剝尽裸露的岩石,图案像一朵花,据说藏人尊这种裸岩为圣石。</p> <p>傍晚,中巴驰进了距丹巴县城6公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古镇古村之首的丹巴甲居藏寨。</p><p>甲居藏寨可不那么好进,寨门口就有碉楼守卫,海拔高度也提高不少,只有一条盘山路进出。全寨几百幢藏舍,在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依山就势而建,错落有致地融入于大自然中。</p> <p>在藏寨观景台,无论朝哪个方向远远望去,都是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p> <p>今晚我们借宿于一户藏族民居,安排甫定,在门口照张合影。笔者因为最年长,占了C位,当了一回老大。</p> <p>同行女同胞,岁数数字倒过来都成了"十七岁女孩",其中三位穿戴好民居主人提供的藏族服饰,兴致勃勃跳起了"巴扎嘿”。</p> <p>藏家一楼"堂屋"。</p> <p>晩上,喝着青粿水酒,吃的是热腾腾、香喷喷的老鸭锅煲。</p> <p>第二天一早下山途中,大家又请小雷师傅临时停个车,意犹未尽地跳上观景台拍照。</p> <p>本来,我们的旅游计划是从丹巴途经小金赶去闻名遐迩的四姑娘山,可惜一早得到消息,因昨天下了一天雨,引发多处土石滑坡,这条路己几乎完全阻断,我们只能改道317国道,前往阿坝州首府马尔康。</p> <p>途中,我们看到了川西最高的一座藏族碉楼。</p> <p>一条大河河畔绿树遮映的佛寺,神秘而美丽。</p> <p>我们先参访了马尔康附近的卓克基土司官寨。这座官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被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1935年,红军长征曾路过此地,在这座官寨里召开了卓克基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在寨中借宿了整整一周。</p> <p>同行中的"五朵金花",都是当年就读一个小学的"发小"。</p> <p>与土司官寨隔河相邻的西索民居,则是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保持了先民垒石为舍的传统建筑风格,在所有藏族民居中颜色最丰富,造型最精美,独具嘉绒藏族文化特色。</p> <p>民居里的几条幽深小巷,吸引着摄影师们的眼球。</p> <p>两位为寨中藏民做佛事的喇嘛。</p> <p>我们离开西索民居继续前行,不久又来到了甘堡藏寨,寨子很大,但因时间紧迫,大家也只转了转,拍点照就上车赶路了。</p> <p>在马尔康住宿一晚,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今天要重点游览的毕棚沟风景区。</p><p>毕棚沟被人称为"小九寨",与臥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走廊共同构成"世界自然遗产",尤以观赏红叶、欣赏秋色为游览特色,这,很是令我们向往。</p><p>可是,在中巴行驶时,天上竟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有人道:"完了,红叶,秋色都赏不成了!"引发大家一片惋惜。</p> <p>然而,当我们抵达毕棚沟的第一个景点上海子时,一跨下车,大家都懵了,然后一阵欢呼:眼前竟是一片茫茫雪海!</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这时,我莫名记起了岑参的那段名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记起自己同县老乡的诗画大师郑板桥的咏雪诗句:"</span>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p><p>一一好美的雪景啊!</p><p>毕棚沟以湖光山色见长。秀山,一座连一座;明湖,一湖接一湖。湖光山色本就美,添上秋色更加美,而再披上一层白雪,那就格外美了一一毛泽东的诗句讲得好啊:银妆素裹,分外妖娆……</p><p>白雪,是上天对湖山林溪的恩赐,是送给万千游人的惊喜!</p><p>我实在无力用语言赞美眼前的雪景。一定要赞美的话,我只能借上海人口气说一句"美得一塌糊涂",或者借用东北人的口头禅:"美得不要不要的"!</p><p><br></p> <p>雪,让原本美丽的更美丽,不美丽的也变得美丽。</p><p>雪色,叫水天一色都增添了一种特别的朦胧美。</p> <p>湖光山色本就美,蒙上细雪霏雾,更是雅致迷人。</p> <p>这个合影,背景别致。</p> <p>要的就是水中婆娑倒影!</p> <p>简直两幅完美的水墨丹青!</p> <p>哇!太棒啦!</p> <p>秋色毕竟遮不住,白雪更添红叶红。</p> <p>老夫聊作少年狂。</p> <p>四位50多年前一起在乌苏里江畔独木河插队的“插友”,在这里合影时,是否勾起了当年战风斗雪的艰辛回忆?</p> <p>这一次,夫妇俩笑得很开心噢。</p> <p>依依不舍告别雪后“小九寨",我们继续上路前往汶川。在离汶川大约十来公里时,途经一座羌族村寨。</p> <p>这座羌寨是2008年5月经历那场特大地震后,选择新址异地重建起来的。原址老寨己几乎无存,寨民告诉我们,照片中稍远处那个高台上,有些许仅存遗垣残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