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教研互动,道阔相伴同行——记育才二小立德校区语文互动教研活动

Juan

<p>秋风暖阳与共,诗意远方同行。在这深秋时节,育二立德校区迎来了惠济校区雷春主任带领的五年级教研团队,沉静的校园顿时变得热闹起来。</p> <p>10月28日上午,来自育二惠济校区的戚怡老师在立德校区二楼多媒体功能室执教了五年级《太阳》一课,三个校区二十多位语文老师参与了听课。此次教研活动还特邀育二特聘专家、省特级教师马红老师现场点评。吴校长、张校长也莅临现场,和老师们一同听课及教研互动。</p> <p>记得10月初在立德校区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我们曾针对前期听课反映出来的语文课堂上热闹多、务虚多的问题,提出了“如何上好家常课,让语文要素落地”的教研思考。而在这节互动教研的课堂上,戚怡老师用扎实的课堂训练、有效的朗读指导、多样的评价语言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语文课上的语文要素该如何落地。</p><p><br></p> <p>课堂上,老师围绕“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将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说明白的”这一主问题作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巩固快速默读,勾画批注等语文学习方法,抓住关键句子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初试身手,试着用学会的说明方法写一写“晴川桥”“仙人掌”等身边的事物。整节课堂环环相扣,步步走实。</p> <p>在随后的评课环节,惠济校区五年级备课团队的三位老师首先作了发言。陆怡老师介绍到这节课历经多次试课打磨,不仅是个人教学能力的提现,更凝聚着整个备课团队的力量;何凌老师谈到这篇说明文隶属于习作单元,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单元为视角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尹昊老师则从青年教师的角度谈到要将课堂落实扎实就必须功在课前,钻研文本,每一次研究课的打磨都使自己在团队中得到迅速成长。</p> <p>三位老师说完,吴校长忍不住“抢”过话头,她说既感动于育二教研团队的精心磨课、送教立德,三个校区共进互研,同时也要直率地指出“问题”: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之外,更要将重点放在如何引领学生通过词句品析体会到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后的好处,课堂要放过学生的“已知点”,着力于“重难点”。只有这样通过每节课的层层铺垫渗透,才能使单元的习作训练水到渠成,为学生搭建习作训练台阶,真正做到轻负高效的学习。</p> <p>“这节课老师的心里有语文要素、有单元要求,对于老师来说重点要研讨落脚点在哪里。要重敲课后练习的三句话,在习作单元要让教学目标指向习作”。马专家在对这节课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给老师们分享了教研习得的重点所在。</p> <p>听完老师和专家的发言,张卫红副校长有感而发:感谢育二教研团队远道而来,毫无保留地倾授教学方法,立德校区的老师在多年的坚守中从未放弃对教学教研的坚守,积蓄着自己的力量,现在借助江岸教育优质扩容的机遇,我们既要“等风来”更要“随风起”,抓住机遇,多学习,勤反思,“好风凭借力”,舞出自己的精彩!</p><p><br></p> <p>  这场教研活动在老师们的回味与思考中结束了,但我们的教研仍在继续……送走专家和教研团队的老师后,吴雅玲校长又深入五年组,和两位老师共同探讨接下来再怎么上这一课的第二课时。</p> <p>老师们在交流中纷纷感慨,育二的优秀教学质量源自这样务实的课堂打磨,这样的教研活动不走花架子,是实实在在地带领老师走实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我们深受启发,也会将这样的打磨精神带到自己的课堂上!&nbsp;</p> <p>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课堂也是如此,这个“磨”,磨的是我们的教学技艺,更是对心的历练,只有实实在在将学生放在心上,将文本落在心中,才能始终精进、磨砺、提升。</p> <p>相伴结永恒,道阔天地明。语文课堂的魅力使我们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我们也将继续携手同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打磨出更加轻负高效的课堂!</p>

教研

老师

校区

课堂

立德

语文

习作

教学

团队

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