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领略白墙黛瓦的江南烟雨古镇——朱家角

<p>  总想远离都市的尘嚣,远离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冷漠,远离现实的浮躁与不安,于清晨的霞光罅隙中看露珠在草叶上闪动;于灿烂的阳光下看花间蜂追蝶舞,嬉戏花丛;于黄昏聆听一朵无名花开的声音,感受轻柔晚风拂面;于夜间仰望星空,遐想连篇,闻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听几声虫鸣与蛙叫,任大自然的气息在肌肤上亲吻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p><p> 走,去一个清幽的地方——朱家角古镇。</p> <p>  每逢节假日,看电视里的新闻播报,中国的每个景点都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所以到了朱家角这个本该宁静,悠远,古朴,清澈的江南水乡看到如此拥挤的人流,繁华的商业倒也不足为奇了。而去千年古镇毕竟不是去市区的商业步行街,人流如织,便破坏了探古寻幽的雅兴,所以我向来最不喜欢节假日扎堆出游的。</p><p><br></p><p> 踩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窄窄街道曲径通幽,石板条路逶迤不断,明清式民宅鳞次栉比,房屋临水而建,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错落有致,倒映水中,水岸交融,展现了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p> <p>  江南,水多,自然桥就多。一座座古朴的石桥,横卧于水面之上,像一位饱含沧桑的老人在静静聆听着岁月的诉说。岸边杨柳婀娜多姿,春花烂漫。河里,一首首小船载着游人穿梭而过。只是河水已不是那么清,那么绿,也不似那么灵动。浑浊的水上漂浮着些许垃圾,让人有些不愿亲近。小船行驶的也有些浮躁,船家急着把这一批游客送走再迎下一批的游客,一天之中都是如此匆忙的在水上往复……</p><p><br></p><p> 弄堂两边的一个个的小小店铺里出售着各种古色古香的小商品,虽然门庭若市,但丝毫不影响每个小店铺里流淌出来的古色古香的情怀。蜡染的织品,韵味十足的扇子,各式各样的茶具、酒杯,让人想像着古人簪花弄酒,颇多雅趣;古色古香的乐器店里,陈列着各种各式的乐器,有乐师微闭着眼睛倾情弹奏,哀筝伴水,清灵悠远,缕缕不绝,似诉衷情。一切都似乎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暗掺在里面,使人产生有关于前世今生的恍惚,仿佛是穿越到了前朝。</p> <p>  江南的美,在我的印象里是朦胧而古朴的,是树下悠然落棋,是花间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竹蒿,穿行在青山绿水中,看水面溅起的小小浪花,听竹蒿翻动水面的声响,闻远处有身着斜襟碎花小褂的村姑展示醉美的歌喉,吴侬软语的歌声顺着青山绿水萦绕开来,是不是别有一番韵味呢?</p><p><br></p><p> 这种情境让人心态平和,宁静,纯朴,恬淡。</p> <p> 而今,古镇,那个年代留下来的遥远的印记:一簇簇古老的房子,一架架古老的石拱桥,一条条逶迤不断的石板路,千年的修炼,千年的造化,千年的风雨矗立,千年树立的神话和灵气都被一个个商业贩子商业化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桥还是那座座饮尽千年风霜雨露的石拱桥,水还是那个年代流淌过来的水,总之两岸是历经风浪的斑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浊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p><p><br></p><p> 一切的一切没有了幽,没有了静,仿佛也就没有了灵气,但古镇还是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