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现代戏《八月十五月儿圆》选段欣赏

老书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八月十五月儿圆》介绍</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源:河北新闻网</p><p> 剧种:秦腔</p><p> 演出单位: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背景音乐</b></p><p class="ql-block">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p><p class="ql-block">原唱:苏凤丽&李小青</p><p class="ql-block">翻唱:君子会芳&老书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男:别嫌少莫推让,萤火之光力薄绵</p><p class="ql-block">女:滴水恩当涌泉,雪中送炭非增添,非增添</p><p class="ql-block">男:博大的人性</p><p class="ql-block">女:久别的甘甜</p><p class="ql-block">男:纯净的付出</p><p class="ql-block">女:少有的欣欢</p><p class="ql-block">男:无私的母爱,超越了血缘</p><p class="ql-block">女:难得的挂牵,驱散了辛酸</p><p class="ql-block">男:厚德并非书中见,相形见绌我汗颜</p><p class="ql-block">女:久别的泪水今又淌,清明雨后百花鲜,</p><p class="ql-block">清明雨后百花鲜,百花鲜</p><p class="ql-block">男:红柳啊,你可知青春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女:为儿女逝去华年我不觉冤,心中有爱情无限</p><p class="ql-block">男:你是女中一大贤,你是女中一大贤。</p><p class="ql-block"> ……………………</p> <p>经典唱段(剧中)</p> <p> 剧情简介:</p><p><br></p><p> 腊月三十年关到……</p><p>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那个物资匮乏,“无票证啥都卖不来”的艰难岁月里,一个来自甘肃农村的“小保姆”——红柳,在善良初心和女性本能的驱使下,毅然承担起了抚养一对龙凤胎弃婴的责任……</p><p><br></p><p> 正月十五雪花飘……</p><p><br></p><p> 为了不给靠“定量”度日月的邻居们再添“煎熬”,性格倔强的红柳”带着一对弃婴,冒着漫天飞雪踏上了寻找人生希冀的不归之路……,途中遇到了古道热肠的“窑嫂”,幼小的生命得到了关照……</p><p><br></p><p> 清明时节雨纷纷……</p><p><br></p><p> 星移斗转,岁月如梭。十五年后,靠蹬三轮,卖苦力来养育一对弃婴的红柳偶遇当年的房东唐云天。红柳博大的人性和超越血缘的无私母爱感动了唐。唐心生敬慕,发出了“但愿冰心对玉壶”的感叹……</p><p><br></p><p> 九九重阳菊花黄……</p><p><br></p><p>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又一个十五年后,当年的“小保姆”已做了奶奶和外婆……,面对“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妹为了小孩吃几口奶而反目的无情现实,母亲发出了“有奶吃的要想着没奶吃的”呼唤,呼唤着人间真情的回归……</p><p><br></p><p> 八月十五月儿圆……</p><p><br></p><p> 年年垂照的明月依旧高悬在夜空。又一个十五年后的中秋节,面对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追讨“生母”留下的遗产——“红木雕花盒”,母亲的心碎了……,她含泪打开“红木雕花盒”后,儿女们跪在了母亲的脚下……</p> <p> 主演简介:</p><p><br></p><p> 苏凤丽,女,汉族,生于1971年12月5日,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甘肃省地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曾在《梨花情》、《飞将军李广》、《玉堂春》、《铡美案》、《探窑》、《锁麟囊》、《敦煌恋》等剧目中饰演主要角色。曾先后荣获第一、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新创剧目调演一等奖、文化艺术人才银飞天奖、首届红梅大奖赛“红梅大奖”、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优秀表演奖、首届中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表演金奖、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金奖、第六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等奖项。</p><p><br></p><p>责任编辑:王嵩</p> <p>经典唱段(剧中)</p> <p>赏析| 无私真情传递人间大爱——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p><p><br></p><p>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由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出品,梅花奖得主苏凤丽主演,取材于苏州方言滑稽戏《顾家姆妈》。作为一部礼赞人性伟大的时代大戏,它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不平凡的光辉形象。</p> <p>经典唱段(苏凤丽&amp;高二强)</p> <p>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资料</p><p>剧中女主人公红柳含辛茹苦拉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长大,质朴温婉、坚韧果敢的形象打动了很多观众。红柳的扮演者苏凤丽老师,面临着从25岁到70岁整整45年时间跨度的巨大挑战,在一出戏里尝试不同戏曲行这对她来说也是第一次,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一个女人从年轻到年老过程中声线变化的准确拿捏。苏凤丽老师究竟是如何把握,这期间又发生了哪些难忘的故事呢?</p> <p>观众看戏,欣赏的是戏剧的艺术之美,包括美丽的舞台人物、悦耳的戏曲唱腔、令人愉悦的整体舞台呈现等,但归根结底,一部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它的灵魂永远是思想,是它所传达的价值观念。文化嘉宾、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于涛老师认为,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红柳身上所传达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女性甘于奉献的美德,正是这部剧体现出的人性光辉。</p> <p>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出逃》片段,从人物心理到肢体语言的表达都有很大的难度,期间有大量程式化的动作和大量的唱段,真可谓是唱做并重。接下来请大家欣赏苏凤丽老师的学生罗娜表演的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出逃》片段。</p> <p>经典唱段(苏凤丽&amp;李小青)</p> <p>简评:来自戏曲大观园</p><p>作者:圣柳先生 2017-03-16 13:32</p><p><br></p><p>看了甘肃省秦剧团新创作的现代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感触挺深,时代的变迁,主人的命运推动,超越血缘的博大母爱,矛盾推进的扣人心弦,悬念设计推动矛盾进入高潮,矛盾的化解,包袱的甩开更是一个秒笔,让观众从自己预想的思路突然转开,解开了剧中几个预埋的疑团。</p><p><br></p><p> 剧中凤丽老师从25岁演到70岁,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代,诠释同一人物不同的心情情绪和坚持不变的博爱。特别是剧的高潮儿子回家讨要认为是母亲留给他们的盒子时,凤丽70岁的人物表现的贴切,逼真,超越自我,忘记自生,从身,形,意的表现让全场观众几次落泪。</p><p><br></p><p> 剧中年轻演员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作为很少演现代戏的高二强在剧中的唐先生也在时代的变迁人物命运的变化演的非常好,传统戏的年轻演员能够沉下来,真的不容易。</p><p><br></p><p> 音乐的设计也是大家的风范 ,全剧人物的命运虽然跌宕起伏,但是唱腔的设计没有太多的高亢,而是就像普通百姓普通事一样用真情演绎,在剧的高潮部分,也是只有几句高腔,而更多的唱腔和音乐都是非常平静的阐释,与人物特征,性感特征,朴实的品格相依相彰。</p><p><br></p><p> 不过作为一部大戏,刚刚上演还需要打磨,个人认为开场的戏群众人物过多,有点乱糟糟的感觉,作为戏曲,只要张开每个人的语音应该是清晰的,这要在剧本和导演的设计上应该很明晰。在红柳夜逃的戏中,程式的东西过于生硬,现代戏需要程式(戏曲就必须有程式),但是需要和生活结合。</p><p><br></p><p> ——圣柳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