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再同框,共忆同居好时光。

贫踪瞎影戴文胜

<p>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三十三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一九八七年有七个翩翩青年相聚于西安的西北纺织学院,共居一室成为各自人生中的上下铺兄弟。二O二O年十月二十九日,兄弟们又从全国各地聚集于长沙,共忆大学时期的欢乐时光。</p> <p>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来自广东,湖南(2人),湖北,福建,陕西,河南的七个莘莘学子挤过高考独木桥,成为象牙塔的一员,因缘际会到同一宿舍—男生楼410,在此同居四年,共同渡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光。</p><p><br></p> <p>当时考入大学,意味着端上铁饭碗,吃上国家粮,西安的标准是:每个学生每月有34斤粮食,其中细粮22斤,粗粮12斤,副食补帖每月12元。别小看这12元,当时学校制作的菜票最大面额才三毛钱,像我这中下生活水平的学生,早餐一毛,中晚各三毛,一天伙食七毛钱足亦。</p><p>当时国家政策好,上大学不用交学费,书费,基本伙食有保障,确有困难的有助学金,成绩好的有奖学金。还有令人羡慕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学生的副食补帖每月有四十多元。记得那时我们村的民办老师工资才二十七元。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很多农村的穷孩子是无法完成学业的。</p><p>还有一个好政策: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p> <p>那是八七年的第一场雪,宿舍成员中多是南方人,看着校园草地,雪松树上厚厚的雪,就忙着借相机,买胶卷准备去堆雪人,打雪仗了,因而有了三十三年前的照片。</p> <p>(长沙初冬没有雪,更没雪人,为拍同框相片找个石狮子代替雪人,按三十三年前的造型姿势拍照留念!)</p><p><br></p><p><br></p><p>学校拍照后,觉得雪不够厚,不够多,跑到兴庆宫再拍。</p> <p>下面同框相片是华山迎客松的三人合影</p> <p>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p><p>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p><p><br></p> <p>在毛主席的故居,在毛主席铜像,在橘子洲头留影。</p> <p>下面二张忘了摆拍同框相片的旧照片。</p><p>下图一:拍于华山</p><p>下围二:拍于华山北峰</p> <p>最后来几张有家属的集体照。</p> <p>从风度翩翩青年,经三十三年时光的洗涤,至大腹便便中年。这几个油腻大叔聚会中经老大倡议后共同决定:</p><p>一:以后每年相聚一次,尽量带上另一半。</p><p>二:从左邻右舍中增补二三位候补舍员。</p><p><br></p><p>花絮一则:某一年寒冬,有一舍员深夜饿醒,再难入睡,想起早几天他自己弃于床底的半个馒头,起身从床底找到,将馒头周围掰抹一遍,食之,过了饿劲,然安睡。</p><p>(当时冬天校内外的小店很早就停止营业的,宿舍没暖气,寒冬时节,馒头在床底是不会变质变坏的。这是410宿舍的真人真事,不是煽情)</p><p>花絮二:我们宿舍老大有才,有组织能力,有号召力。刚入学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工合作,七个人只买四份菜,这样既能省菜票,又能吃多几个口味的菜,还能省人力,二人打饭,二人买菜,二人提开水,还有一个机动人员,这样坚持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我们宿舍的团结和包容可见一斑。</p><p>花絮三:舍员老七,有孪生兄弟,读川大,有一日凌晨至宿舍,吾起床时,见床上一老七,去公共洗刷间洗刷时,又见一老七,大惊:咋二个老七。(时通讯不发达,加上有段非常时期,从四川不期而至,受一惊吓)</p><p><br></p><p><br></p><p>此文配乐:由吉他手老六指定为《光阴的故事》</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