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不尽,总是“语”关情——记耀邦红军小学青年语文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

邵婷

<p>“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十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两天,耀邦红军小学语文组真是硕果累累的好日子,耀小语文组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呈现出了一堂堂充满个性、富有创新的课!老师们的课优点可真多:一、充分发挥了课件的优势,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利用图象的感染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二、老师们以各种读的形式来理解文章,达到老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情感共鸣。三、在教学中,把思想教育和人文情怀紧密地结合起来……课堂上老师们用课堂实践的过程展示了他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p> <p>10月28日这一天上午,语文老师们齐聚在多媒体教室,观吕盈盈老师对四年级《麻雀》的课堂演绎。吕盈盈老师用那播音员般的语音亲切的和孩子们互动,教学设计紧紧抓住了课文重难点,品味麻雀、猎狗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到了语言的特点,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强大力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语文的六要素轻松的穿插在这节课当中。</p> <p>周雨芬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更是用她以读促读,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让学文言文的课堂也生动有趣,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读诠释了语文课堂的新课标,有自读,范读,化节奏读,合作读,演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把古文教学上的有声有色。</p> <p>张丹老师的《慈母情深》,这一课听老师娓娓道来,用她那柔和的声音深深地渲染着情感,充满感情的过渡语显示出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她用贴切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着自己对文本的心灵体验,也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每位学生和老师。</p> <p>黄荣建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以他创新的构思方式,从字到句,再到篇对文言文教学课堂学习的诠释,为文言文的学习另辟蹊径,非常富有创造性。</p> <p>郝心钰老师,课堂设计思路明确,重难点突出,她和学生通过文本产生共鸣共情,向老师们展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盗取天火,受尽苦难,誓不低头的英雄形象。</p> <p>王丽君老师的《少年中国说》再次展现了国家命运与少年的命运息息相关,热情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辉煌灿烂。在读中对少年们寄于无限希望。课堂上学生那朗朗的读书声,磅礴的气势,赢得了老师们阵阵掌声。</p> <p>杨燕玲老师以一首绝唱《高山流水》带着我们领略了《伯牙鼓琴》当时的画面,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知遇之恩而喜,更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离去而蔚然长叹,悲切伤感的神情。也让在座的每位老师深深的感受到了知音难求的那种渴望和失落!</p> <p>占伟凯老师以他那轻松幽默的语调带领二年级的小朋友们领略了一番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奇妙之旅。在他和二年级小朋友的演绎下,《夜宿山寺》这首古诗又有了别一样的趣味!</p> <p>殷乐乐老师的《黄山奇石》能够抓住题眼,通过一个奇字,把握了文中的重点,使整堂课的学习都围绕这个字展开,层层深入精读文本,时时穿插了黄山的各种风景,欣赏奇石,让孩子们在课堂中领略了一番黄山的奇景。</p> <p>评委老师们认认真真的听着课,仔仔细细的品着课,享受着堂堂视觉盛宴,每位语文老师都有了丰厚的收获,在座的语文老师对部编版语文教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p> <p>比赛活动到10月29日下午结束,两天时间整整九堂课,让评委们对青年教师的才气啧啧称赞。秋风萧瑟,书声琅琅在校园上空传送孩子们的情感;青年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孩子的情感;语文文本字里行间感染着孩子们的情感。这真是“秋风吹不尽,总是‘语’关情”呀!</p>

老师

语文

课堂

文本

情感

青年教师

学生

伯牙

文言文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