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8︱抗美援朝第一仗:首战两水洞,纪念开国少将张玉华将军

朱祖阳文集

<div><br></div><div>红色传承8︱</div><div><b>抗美援朝第一仗:首战两水洞,纪念开国少将张玉华将军</b><br></div><div><br></div><div>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今年(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b><br></b></div><div><br></div><div>2020年10月23日,<b>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b>: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b>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b>,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br></div><div><a href="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256156532875965573&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feed&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5256156532875965573"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点此进入浏览全文</a><br></div><div><br></div><div><b>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b>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专门提到了志愿军这5场英勇作战,给出“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这一高度评价。<b>国防大学军史专家围绕志愿军这5场作战进行深入解读</b>,系列短视频被新华社以通稿形式播发后,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div><div><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XwQBRoaeGFPcHK9qFgEw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点此进入浏览全文</a><div><br></div>志愿军将士雄赳赳跨过鸭绿江,回望烽火硝烟,让我们一起高唱红色经典《英雄赞歌》,致敬最可爱的人!“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div><br></div></div> <b>■张玉华将军率部赴朝作战</b><br><br>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做为首批入朝作战部队,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夜行昼宿,于10月25日在朝鲜温井西北两水洞地区,与李承晚军(韩国)步兵第六师一部进行遭遇战。这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歼灭战。此次作战,志愿军第118师采取前堵后截、拦腰斩断的战法,取得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战后毛泽东致电:“庆祝你们初战胜利。”<div><br></div><div>这场战斗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br><br>《浅谈抗美援朝第一仗》是开国少将张玉华将军(时任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政委)为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所写的文章,《人民日报》以《抗美援朝第一仗》为题于2000年10月14日发表(刊发时内容有所删减)。<br><br>张玉华将军2015年9月3日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为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成员,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2016年2月7日,百岁老将军张玉华赴北京参加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7年9月10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周岁。<div><br></div></div> ▲开国少将张玉华将军<div><br></div> ▲入朝作战初期,穿着朝鲜人民军军装的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政委张玉华(右)与师长邓岳(左)合影<div><br></div> ▲入朝前第四野战军第40军118师师领导合影,前排左起:师政委张玉华、师长邓岳,后排左起: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师参谋长汤景仲(1952年5月15日牺牲于朝鲜战场,时年35岁)<div><br></div><div><br></div> …………………………<div><b><br></b></div><div>■<b>浅谈抗美援朝第一仗<br></b>□<b>作者.张玉华</b><br><br><div>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在取得国内革命战争胜利之后,为了抗击侵略,保卫祖国,维护东方与世界和平,而被迫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一年,迫切需要一个持久的和平环境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自己的国家。</div><div><br></div><div>可是,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妄图侵占朝鲜,继而侵略中国,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美帝国主义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力量,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中国人民懂得中朝唇齿相依的关系,决不会对友好邻邦的安危置之不理。</div><div><br></div><div>毛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高举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旗帜,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毅然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击美国侵略者。中朝军队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罪恶图谋,终于以中朝人民的胜利与美帝国主义的失败而結束了这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美帝国主义搬起的石头砸了它自己的脚。<div><br>朝鲜战争爆发时,四十军正在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后的凯旋北上途中。毛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高远瞩,未雨绸缪,根据朝鲜局势的发展,决定四十军不去河南休整而直接开往东北,参加组建东北边防军,以保卫祖国的安全和在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以后随着朝鲜局势的恶化,又决定四十军和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二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梯队,首批入朝作战。四十军是四个军中唯一没有经过休整而从国内战争转入朝鲜战争的部队。四十军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共歼敌43365人,战果卓著。</div><div><br>入朝时,四十军一一八师师长是邓岳,我是政治委员。一一八师于10月19日傍晚跨过鸭绿江,经过5天的日宿夜行抵达北镇地区。24日黄昏向温井方向行进,途经朝鲜金日成首相统帅部和彭德怀司令员指挥所的驻地大榆洞。彭总指示我们要随时准备同敌人遭遇,独立自主地果断处置,打好志愿军出国的第一仗。</div><div><br></div><div>部队行至两水洞地区时,得知敌人已先占领了温井,便就地宿营,准备天明后伏击敌人。25日早上,南六师的1个加强营进入两水洞地区,伏击部队当即发起攻击,猛打猛冲,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仅两个多小时即将其全歼。共毙伤俘敌486人,缴获火炮12门,汽车38辆,各种枪163支(挺),并生擒美军顾问赖勒斯。毛主席获悉后,特致电祝贺。</div><div><br>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千百次战斗中,两水洞战斗的规模和战果都不为大,但它是抗美援朝第一仗,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抗美援朝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div><div><br>这一仗,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决心和能力。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以后,对中国政府的再三警告置若惘闻,认为中国出兵参战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出兵也“不足为患”,它“赢定了”这场战争。两水洞战斗给美帝国主义当头一棒,它才如梦方醒,惊呼中国已经出兵参战,对中国人民保卫自己国家和友邦的决心及能力不寒而栗。</div><div><br>这一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美军倚仗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有恃无恐地疯狂北犯。它自仁川登陆后,没有遇到过有效的抵抗,气焰更加嚣张,分兵冒进,长驱直入,扬言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进入两水洞地区的南六师加强营,一路上嬉笑打闹,如入无人之境,甚至违反常规地把火炮放在步兵前面,可见嚣张到何等地步!两水洞战斗狠狠地教训了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有高度战斗力的部队,是不可小视、不可战胜的对手。一一八师进行的两水洞战斗和一二0师同时进行的云山战斗,阻滞了北犯敌人的前进势头,为志愿军各部队的战役展开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div><div><br>这一仗,鼓舞了志愿军指战员的斗志。抗美援朝是在异国作战,面对的又是新的、强大的对手,打起仗来不如在国内那样得心应手,那样容易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指战员们敢打必胜的信心,有待于通过实战来进一步提高。两水洞战斗给志愿军指战员打了一个“示范仗”,他们心中更有底了、更踏实了、敢打必胜的信心更强了。两水洞战斗同敌人第一次交手,就取得全歼敌1个加强营的胜利,说明我军过去在国内打仗的基本战法,只要结合朝鲜战场的实际灵活机动地加以运用,仍然是克敌致胜的法宝,照样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div><div><br>这一仗,保卫了中朝军事首脑机关的安全。南六师打着如意算盘,预定10月25日窜至鸭绿江畔,如果顺利通过两水洞地区,下一个必经之地则是大榆洞地区,而那里是朝鲜金日成首相统帅部和彭德怀司令员指挥所的所在地。从两水洞地区到大榆洞地区仅20公里,对于机械化装备的南六师来说,并非遥远的路程,不是指日可待而是指“时”可待的目标。不过,南六师的如意算盘并不如意,前头开路的加强营在两水洞地区遭到伏击而被全歼。如果当时的情形不是这样,一一八师没有打上这一仗,或没有打胜这一仗,阻滞不了敌人的北犯势,那么必将会对中朝军事首脑机关带来严重的直接的威胁。因此,两水洞战斗胜利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歼敌1个营的战果本身、保卫了朝鲜统帅部和志愿军指挥所的安全是它更重要的意义。<br><br>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这一天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0年10月25日,虽不是志愿军出国日期,这天所进行的两水洞战斗的规模和战果都不为大,但它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第一仗”,而且打得干净利落,打出了国威军威,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所以党中央把这一天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div><div><br>两水洞战斗的胜利,是毛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英明决策的胜利。朝鲜内战爆发不久,在朝鲜人民军南进十分顺利占领了大半个***的时候,毛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就预见到侵略成性的美帝国主义不会善罢甘休,可能会大规模地插手朝鲜战争。那样的话战局的发展可能会危及到我国东北的安全,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加强防卫,以防不测。同时,决定四十军加入东北边防军序列。果然不出中央所料,大批美军于9月15日自仁川登陆,朝鲜战局急转直下,朝鲜战争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由朝鲜南北双方的内战变为朝鲜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div><div><br></div><div>10月初,事态发展得更加严重,美军竟然越过“三八线”,大举北犯,彻底暴露了占领全朝鲜、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罪恶图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由于党中央、毛主席早有预见,早有决策,早有部署早有准备,所以当朝鲜战局发展到中国非出兵不可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变,说出兵就出兵,立即把东北边防军约4个军首先投入朝鲜战场,迅速控制了局势,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div><div><br></div><div>志愿军入朝后的作战方针、部署、各部队应到达的位置、寻歼的对象,毛主席都有指示。10月21日这一天,毛主席发的4份电报,多次提到四十军。志愿军各个军各个师的战斗力都很强,都有整团整营歼灭敌人的能力,一一八师能在两水洞地区打上抗美援朝的第一仗,完全是毛主席提供的机遇。如今从《毛泽东军事文选》中读到这些电文,对毛主席“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高超指挥艺术仍然感慨万千。</div><div><br>两水洞战斗的胜利,是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正确指挥的结果。10月24日夜晚,邓岳师长和我见到了彭总,我们是他出国后最早见到的志愿军师职干部,我们十分惊喜,他也非常高兴。彭总告诉我们要随时准备同敌人遭遇,并说:“你们四十军是先头部队、要打头阵。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风,打开局面,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掩护我军的集结和展开。</div><div><br></div><div>目前还要按原计划,争取赶到顶定地区进行防御,如果情况有变,你们就要独立自主,果断处置,不失时机地歼灭敌人。彭总的指示言简意赅,字字落地有声,句句铿锵有力。他给我们分析了敌情,要做好随时同敌人遭遇的准备;他对我们强调了初战的重要性,要一定打好出国第一仗;他赋予我们果断处置的权力,要不失时机地歼灭敌人。我们师级指挥员能够见到彭总的机会不多,能够直接聆听彭总指示的机会更少,能够在彭总亲自指挥下作战的机会更是难得,邓师长和我十分珍视彭总的接见。</div><div><br></div><div>我们回部队后传达了彭总接见的情景和彭总指示的精神,指战员们万分激动,一致表示:我们是志愿军第一个出国的部队,是志愿军第一个见到彭总的部队,一定要打好彭总亲自指挥的志愿军出国的第一仗。一一八师实践了自己的誓言,用两水洞战斗的胜利向彭总递上了一份满意的战报。</div><div><br>师团各级指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把握战机,合理布阵用兵,是取得两水洞战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一八师打的两水洞战斗,虽在敌情不明、地形不熟,又因保密需要通讯设备实行静默而与军部和友邻部队联系不上的情况下,同新的作战对象第一次交手,但因师团班子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独立自主地果断处置许多复杂情况,还是打赢了这次战斗。</div><div><br></div><div>当判明敌人继续北犯必经两水洞地区时,师部根据当地地形决定采用伏击的手段对付敌人,当即分配各团任务,要求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随时准备参加战斗。当敌人进到伏击区时,担负主攻任务的三五四团没有拦头阻击(那样可能打成击溃战),而是把敌人放进来打,创造打歼灭战的条件。</div><div><br></div><div>当敌人全部进入两水洞地区时,师侦察连迎头阻击,三五四团合理使用兵力,三营拦头,二营拦尾,一营断腰,打得敌人进退不得,无法招架,虽有优势装备也无法发挥作用,连榴炮未及开架即被歼灭。</div><div><br></div><div>当战斗打响后,三五三团迅速组织部队出击,沿公路南侧夹击敌人。当战斗结束后,由于战斗分工不同而没有打上敌人的三五二团,积极向师首长请求下一仗让他们打头阵,打主攻,歼灭更多的敌人。一一八师果断处置各种情况取得两水洞战斗的胜利,说明我军各部队的班子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锻炼成长起来的智慧集体,他们能够驾驭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灵活机动地指挥作战,不失时机地歼灭敌人,用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div><div><br>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两水洞战斗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的优良传统,高度的政治觉悟是我军的强大优势。一一八师进驻安东后,随着朝鲜战争形势的发展,在抓紧军事、后勤准备的同时,逐步深入地进行了战争政治动员。</div><div><br></div><div>当美国出兵朝鲜,朝鲜战局日趋复杂,我国出兵的可能性日益增大的时候,进行备战动员,加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主要解决“该不该打”的问题。当美军在仁川登陆,突破“三八线”,疯狂北犯,把战火烧到东北边境,我国到了非出兵不可的时候,进行临战动员,分析我军战胜敌人的有利条件,主要解决“敢不敢打”的问题。</div><div><br></div><div>当美军继续北犯,朝鲜岌岌可危,毛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时候,进行实战动员,研究同美军作战的战略战术,主要解决“会不会打”的问题。志愿军指战员们解决了“该不该打”、“敢不敢打”和“会不会打”的问题,更加坚决拥护党中央派兵出国作战的决定,更加有信心有决心打败美国侵略者,在世界战争史上创造出又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div><div><br></div><div>同时,各部队还运用全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的愤怒声讨,对志愿军各方面的大力支援,以及美帝国主义对中朝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等现实材料,进行实际的生动的思想教育,也有很好的效果。志愿军指战员经过深入的政治动员和生动的思想教育,都是带着全国人民的嘱托、带着朝鲜人民的期盼、带着对美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带着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而出国作战的。因此,他们在两水洞战斗和后来的无数次战斗中,都是无比英勇顽强,许多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这些活着回国的老兵,对当年并肩战斗、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们,至今仍有不尽的敬佩和怀念。</div><div><br>抗美援朝战争早已结束了,但这场战争留给人们的启示有着长远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世界大战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打不起来,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战争根源并未消除,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div><div><br></div><div>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狂轰滥炸,再清楚不过地告诉人们: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只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存在,人们就要时刻提高警惕,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一直在不懈地为维护世界的和平而奋斗。但是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如果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者把战争强加给中国人民,那么我们就将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那样,不惜用自已的鲜血和生命来保卫伟大的祖国,为捍卫世界和平而战。<br></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 <div><br></div>为了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朽!八路军、新四军、志愿军、解放军都是在民族危亡、国家危难时刻诞生的,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中流砥柱、民族英雄!<br><br>致敬先辈,丰碑永存!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永铸军魂!<br><br>——<b>朱祖阳</b>(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铁流》编委,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校友会1985级校友)<div><br></div>